春节期间,执行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正行驶在南大洋上。蛇年的春节,大家要在南大洋上度过了。
南大洋上过春节会是怎样一种体验?许多队员目前最深的感受是“忙”。自当地时间1月13日从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港口登上“雪龙”号开始,大洋队队员就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大洋调查的名项准备工作。
1月17日一早,南大洋调查作业正式开始,“雪龙”号启动了按照船时和调查站位、不分白天黑夜开展工作的大洋调查模式。
大洋队队长秦川介绍,大洋调查主要开展海洋水文、化学、生物、底质、大气、海冰、污染物等综合调查项目,为掌握南大洋海域基础生态要素及生态状况,深化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能力提供基础支撑。南极的夏季作业窗口短暂,若要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完成南大洋的调查任务,就要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于是,“雪龙”号甲板部和轮机部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全天候派员进行绞车等科考支撑设备的操作。操作这些设备经常要在露天进行,即使一直在吹冷风,船员们也寸步不离,及时消除隐患、排香故障,保证科考支撑设备正常运行,顺利完成大洋调查作业。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按12小时一班轮班操作实验仪器,驾驶台每天也会根据当日调查站位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航线。
“报告驾驶台,磷虾网已出水,可以开往下一个站位了。”每当完成一个站位的调查,甲板作业区域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就会向驾驶台通报。“驾驶台收到。”回答后,当班驾驶员便操作船舵驶向下一个站位。
从一个调查站位航行至下一调查站位所需的时间,就是大洋队员们的休息时间。这个休息时间可能只有一个半小时,也可能有八九个小时,全部按任务开展情况确定。实验室里备有躺椅,来不及回宿舍休息的队员只能在实验室里小憩。
在“雪龙”号的厨房里,5位大厨为保障队员们能吃饱吃好,抚慰大家“思乡的胃”,变着花样做好吃的。每天凌晨四五点,他们就要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按点供应早、中、晚、宵夜的基础上,确保所有作业人员的餐食24小时保温供应。
海上的春节,忙中也有乐。大家一起采集、分析样品,让这个忙碌的春节别样热闹。在工作间隙,队员们赏月、观鲸、拍冰山--尽享独特的南极风光。
茫茫大洋,有谁来恭贺新春?看看“雪龙”号的周围,鲸豚、花斑鹱和企鹅,这不是都陆续来造访了嘛。
即可前往学习强国“i海洋”强国号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