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桌前的台历,还有不到10天的时间就过年了。过年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心中也许有不一样的答案。春节在中国人心中有无法撼动的地位,无论成和败、得与失、聚与散,春节是一个新的起点,它意味着归零、更新、重启、向上!
人到中年的我,现在有点喜欢回忆过去。儿时的“年”充满着新鲜感和惊喜感,还有满足感。虽然那时的生活条件不如现在,物资也十分匮乏,那却是我心中美好的记忆。过年前必须打扫卫生,家里彻底来个“大扫除”,大家美其名曰:掸尘。过年的年货也是必买的,瓜子、糖果、零食所有好吃的要买一大堆回来,准备过年期间好好享受。依稀记得小时候过年时天气非常寒冷,但天气却格外的晴朗,从初一到正月半,亲戚们轮流着请客吃饭,各家都展现自己的厨艺,不管烧得好不好吃,大家都会夸赞“非常好”!那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纯朴、纯粹、纯真,小时候的我最盼望的就是过年时天天吃吃喝喝,平时学习紧张,正好趁过年好好放松一下。我想,年的意义也许就是身体与灵魂休憩的港湾,为自己充电,以迎接来年的一个又一个新的、更大的挑战!
随着时光的流转,四季的轮回。现在过“年”的意义已经不止停留在吃吃喝喝这个层面上了,它已经变得多元化且有个性化了。央视春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现在,依然是国人们除夕的精神大餐。只不过,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除夕春晚已不是大家的首选。现在的人们很多选择在过年时出门旅游,可能是前几年的疫情把大家“闷”坏了,也可能是平时工作繁忙的原因,过年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正好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何乐而不为?这些年,我们全家也在过年期间去过不少地方:去过南国厦门的鼓浪屿、登上过灵秀的雁荡山、看过风景独特的溱潼古镇,饱览着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时代的变迁中体验着幸福,体会着不一样的“中国年”!
人生需要仪式感,而过“年”正是这种仪式感的完美体现,不管是春节祝福信息、拜年电话或者是网络视频,它都让人与人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心与心贴得更近,“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黏合剂”。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过年的意义应该就是人生中的加油站,既是对身心的修复,也是一次精神的进补。过年的意义也许就是积蓄力量,为来年迸发力量,让我们追随光、成为光,照亮别人与自己,让新年里的每一段历程都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