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儿在抑郁休学里躺平两年,终于“重生”!我总结了3个关键点,实用有效

教育   教育   2025-02-06 12:20   河北  


关注我 设星标

——妈心理学员分享——

01

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并不要求孩子成绩出类拔萃数一数二,但是,对孩子的成绩也会不断提出要求。

现在回想,当时我们总是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苦口婆心地要求她取得好成绩。

哪门功课考试成绩下滑了,就盯着哪门功课唠叨不停。

从初二开始,女儿的变化悄然发生,她变得越发沉默寡言,一回到家就紧紧关上房门,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

那时,我们并非没有察觉到女儿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只是天真地认为这或许只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毕竟我们自己也都经历过青春期,不也顺顺利利地走过来了吗?

到了初三那一年,女儿的学习状态终于稳定了下来,成绩也逐渐向好,考上了高中。

然而,高中生活比想象中困难。

一次期中考试,她考试成绩非常不理想,老师们都很惋惜,且觉得是女儿最近有些懈怠,于是公开批评了两句。

这看似平常的批评,却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女儿的心。

她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全盘否定,内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在她过往的成长经历中,努力总是能换来正面的反馈和赞美,所以她一时难以接受努力却得不到认可的残酷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在学校里开始出现频繁的头痛、恶心、头晕和胃痛等症状,她开始害怕参加考试,请假次数日益增多。

勉强熬到了第一学期结束,她也没有参加期末考试。

新学期开学后,她又开始经常提出请假的要求。

就算去了学校,可能也只能坚持半天,甚至只有两个小时,就会让老师联系我,说身体不舒服要回家。

我只好一次次请假,开车去接她。

时间久了,还是在家的时间多过上学的时间,到最后就又几乎不去学校了。

在老师的再三劝说下,我终于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我们最后的幻想 —— 女儿患上了抑郁和焦虑

我们小心翼翼地征求女儿的意见,她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坚定地说出了想暂时休学的想法。

添加老师预约心理咨询
你的育儿路上
让我们相遇

02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痛定思痛,想弄清女儿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接下来该怎么教育她。

通过在妈心理报名《打败厌学提升学习动力父母成长训练营》,我开始一点点去探究,去反思,逐渐意识到孩子变化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

1、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打压太多,鼓励太少,孩子失去了学习自信

女儿是个慢性子,从小学起写作业就速度较慢,到了初高中,随着作业量的大幅增加,她完成作业的时间越来越晚。

再加上学习压力日益增大,竞争愈发激烈,女儿一时间难以适应,内心产生了逃避和畏惧的心理。

然而,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如何正面引导她,反而每天紧盯着她的作业,给她报各种补习班,不停地催促、逼迫、吼叫。

我本是希望她能改正行为,做到最好,可万万没想到,这种负面的管教方式却起到了反作用,极大地加重了女儿的厌学情绪,让她在学习的道路上渐渐失去了自信,变得越发迷茫和无助。

2、缺乏沟通,亲子间的信任悄然崩塌

长时间单方面的打压,以及对她缺乏共情和理解,使得女儿对我的期望和信赖逐渐消磨殆尽,最终对我关上了沟通的心门。

我发现女儿特别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

每次她付出了努力,却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就会觉得自己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整个人都变得特别消沉。

之前她在学校被同学不公正对待,可她从来没跟我们说过。

她总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一个人默默承受着这些委屈。

直到这次休学在家,做了好多次心理咨询后,她才把那段经历告诉我们。

她好像一直有个错误的想法,觉得只有比别人更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得到别人的喜欢,不然就没有活着的意义。

在她心里,好像空闲时间都是不被允许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得过得有意义才行。

看着她这样,我真的特别心疼,也很担心她的未来。

添加老师预约心理咨询
你的育儿路上
让我们相遇

03

我开始从过去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入手,给孩子补充底层的心理营养。

1、无条件接纳

女儿刚休学在家时,我们还在为如何向亲朋好友解释这件事而发愁。

但后来发现,只要简单说明情况,大家都能理解,毕竟现在身边有类似遭遇的孩子不在少数。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方式对待孩子了。

仅仅提供物质条件远远不够,如果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犯下大错。

要是在女儿初中阶段,我们就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早点进行干预,或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不再过多地责备女儿不上进、不懂事,其实她已经非常懂事了,甚至懂事得让人心疼。

在最艰难的时候,她还在考虑我们的感受,强忍着身心的不适,坚持上学。

懂事的孩子往往还会对父母心怀愧疚,他们也希望能用成绩、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父母。

既然如此,我们父母为什么不能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孩子呢?

2、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别再总盯着孩子

父母休息好了,情绪好了,才有可能好好扛起这个家,进而给到孩子最好的支持。

‍对父母来说,最好的状态是有力而放松。

刚开始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告诉我:

我们需要先接受孩子很焦虑这一现实,并且承认自己对此无能为力。

要把改变的责任还给孩子,你不必认同孩子的无力感,孩子面临的困境是很困难,但不是没办法解决,只是现在没办法解决而已。

美国心理学者苏珊·施蒂费尔曼,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育儿观念: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妨试着把孩子当成成年人,把自己当成孩子来对待。

我一点点地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己身上。开始看书学习,跑步跳操,锻炼身体。

我的这些改变,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精彩,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女儿,让她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3、教会孩子认识情绪,逐步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她常常被情绪左右,却不知道如何应对。

比如,当她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会陷入极度的沮丧和自责之中;被老师批评后,又会产生强烈的委屈和愤怒。

这些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正确的认知,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最终压垮孩子。

为了帮助女儿认识情绪,我开始和她一起阅读有关情绪管理的书籍,通过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让她了解不同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我们还会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捕捉情绪的 “小信号”。

比如,当她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而生气时,我会引导她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是愤怒、委屈还是其他情绪。然后,一起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对方的行为是不是真的让她如此生气,有没有可能是误会。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她逐渐明白,情绪是对事件的一种反应,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除了认识情绪,增强抗挫折能力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在女儿的经历中,一次考试的失利、老师的一句批评,都能让她陷入长时间的自我否定和痛苦之中,这说明她的抗挫折能力还比较弱。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创造一些 “小挫折” 让她去应对。

比如,在玩游戏时,不再总是故意让着她,而是和她公平竞争;当她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不再立刻帮她解决,而是鼓励她自己想办法。

每当她成功克服一个小挫折,我都会给予她真诚的肯定和鼓励,让她逐渐积累战胜挫折的经验和信心。

慢慢地,女儿开始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面对挫折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脆弱和逃避,而是能够勇敢地去面对,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女儿已经告别了在家躺平、摆烂的日子,重新回到了学习的正轨,静下心思来学习了。
最让人欣慰的是,她现在每天都乐呵呵的,放学后还会主动跟我聊起学校里的趣事。
走过这段路,我真心想告诉各位父母,只有不断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明晰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向,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顺利度过青春期。
如果你孩子也出现厌学、躺平摆烂、不想上学、情绪不稳,整天沉迷手机,一提学习就发脾气,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同学,隔三差五就想请假......

都可以找我聊聊,我跟你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问题,给你一些有效的建议,尽我所能帮助你跟孩子!

👇扫码添加老师👇
我会根据你的情况、要求和问题
给你提供最合适的方


END


《妈心理父母成长训练营》致力于帮助孩子与家长减少焦虑与痛苦,给孩子和家长带去内在的力量与希望。

专家团老师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现实案例,具体分析青春期青少年问题,告诉家长如何不打不骂,解决青春期孩子暴躁、厌学、不听话等问题。    




添加老师咨询

---推荐阅读---


《亲眼目睹15岁女儿“厌学、摆烂”全过程,终于明白:你有多对,就有多错》

《16岁女儿休学抑郁后,我才发现,她不止一次的发出过求救信号》

《青春期的孩子厌学,是真的在“摆烂”吗?》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华内妈心理
专注于10-18岁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和厌学破解,通过对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动力1对1在线视频辅导,帮助学生唤醒自我装配学习动力;通过向家长提供破解孩子厌学症状的在线音视频课程,疗愈家长焦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