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心理学员分享——
我后悔不迭
2022年9月底,老师给我打电话,16岁的女儿自己不打一声报告,溜出学校了。当时我正在开车,脑子嗡了一声,我把车开到路边,从脚尖到手指,我突然不能动了,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笼罩过来。女儿一直不接电话,我赶到派出所调去监控,也没能找到她的行踪。这时候收到了女儿的微信消息,我只能通过聊天慢慢安抚她,劝她把位置发给我。这一天到来的前两周,女儿在家里哭闹,要求我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当时被确诊为“轻度抑郁”。孩子爸爸不能接纳这个事实,打算瞒着学校,让孩子继续上学,最起码完成学业。他总重复一个观点:自己同事天天打孩子,哪个孩子都没出现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女儿会出现问题呢?女儿反驳他,自己和他同事家的小孩不一样,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我想的是孩子是轻度,应该还是能继续上学的,即使三天两头的请假也比彻底休学要好,所以说服女儿继续上学。然而,女儿溜出学校这件事让学校也知道了她的情绪状况。我们的生活被切割成了两段,一段是白昼,一段是黑夜,一段充满希望,一段是无边的绝望。而切开两段生活的那个瞬间,听起来无比残酷,却那样毫无征兆的到来。在刚确诊的时候,我后悔不迭:为什么不知道孩子的求助信号?我尝试描述一些模糊的“征兆”,却都和“学业压力”“青春叛逆”这些平常词汇搅在一起,无从分辨,无从拾起。![]()
在陪伴女儿的日子里,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走到这一天。不是没有线索,每一个画面都在事后才清晰起来:女儿一直抗拒上学。上初二以后,女儿曾在穿过马路时,说出自己不想上学的愿望,我记得她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表情很不好。随后,哪怕是对于本该休闲放松的事情,女儿也失去了积极性。可后来有几次,临上课前,我帮她梳起辫子时,她的表情总是会无端变得失落,并央求我取消网球课。我摸不着头脑,还是顺着她。我以为是这个年龄的女儿青春叛逆,心里藏事,父母应当尊重,不多问。结果她拖成了轻度抑郁,原来痛苦早已超过她的身心极限,但她就这样沉默着坚持了很久。即使搜索所有的经验,我有时还是不能完全共情孩子,我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痛苦,也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现在莫名的东西里难以自拔。我总想“做点什么”,让那个会笑、知上进、懂生活的孩子回来。可所有的努力,在去年一年,像投进深渊的石头,没有回响。最终,全家坠入了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孩子连命都不要了,我还能拗过她吗?![]()
在妈心理的群里,我了解到中国有广大抑郁症群体,虽然病因千差万别,但症状基本都是相同的,主要体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无快乐感、精力减退等。首先,她性格要强,自尊心极强,也很敏感,凡事都追求完美,这种性格特质的人做事认真、执着,但很容易钻牛角尖,遇事不会变通。上小学时,为了激励她更上进,我曾半开玩笑地说,到18岁就要她自己独立了。不承想她竟然当真了,这给她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为她之后的患病埋下了祸根,对此我追悔莫及。其次,由于从小体弱,家人给她无微不至的呵护,使她缺少接触外界锻炼的机会,缺乏挫折教育,一路顺风顺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过分的宠爱并非好事。再有就是外婆的严格要求,加上父亲对家庭的责任心不强,与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少,我们还总是吵架,这样的生活环境给女儿造成了心理创伤。还有小学三年级的“突发事件”--曾相隔半年两次在学校操场上遭到高年级同一名男生无缘由的殴打。虽他事后道了歉,但对女儿的伤害已经形成,从此她变得胆小,上课不再积极发言,这成了她患病的直接导火索。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想我应该能知道怎样做,怎样使女儿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成长。尊重、包容和爱才是治愈女儿的良药
在陪伴抑郁症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有很强的自控力才能有余力去帮助孩子。首先,接受孩子患病这一事实,并且用积极的心态带孩子进行治疗。那是,她总是紧闭着卧室房门,仅在去厕所和吃饭时才会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我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按时做好饭,不说教,也不指责,她有任何想法我都积极响应。其次,父母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因为孩子生病表现出来的种种而情绪失控,这样只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狗狗本身1800元,再加上食物、保险什么的,合计花了3000元。刚开始的时候女儿每天忙前忙后的照顾狗狗,无奈刚养没几天,女儿又开始表现出病态的焦虑,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好它,天天一脸挫败。三千块就要打水漂,以及对小生命不负责的态度,我心中的怒火差点喷薄而出。而我已经在妈心理学了好几个月,心性较之前已经坚毅很多。我劝自己,女儿这个年纪,做出错误决定是很正常的,人生就是不断试错、改正、再不断强大的过程吗?所以,我心平气和地同意了女儿的请求,没生气,也没唠叨。经此一事后,女儿一脸愧疚地向我道歉,并表示以后坚决不乱花钱了。到目前为止,她都一直信守承诺,没有提出乱花钱的要求。抑郁症患者很普遍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价值感低,父母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独一无二和存在感,这会给他注入重要的生命能量。一旦孩子跟父母之间有了爱的情感流动,那么孩子就离康复不远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女儿变得越来越理性和通情达理了。中午在外用餐,她会考虑到省钱,主动提出并张罗打包;没叫到车,女儿可以饿着肚子,大中午拖着行李,在烈日下步行半小时,却毫无怨言,情绪非常稳定;上台阶时,还会主动帮我拿行李;还会经常拿出账本,计算收支,力求收支平衡。最近女儿又开始养猫了,她会在炎炎烈日下去取回快递--猫粮、猫砂、猫罐头。
出门前,她还会特意倒出猫砂,清洗猫砂盆,并顺便把垃圾提下楼。
每次她打开猫罐头,放在小猫面前,看着小猫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都会露出慈母般满足幸福的笑容。她跟我说:“小猫吃得高兴,我也很开心。吃苦受累也值得。”
我在女儿身上看到了流动的爱--营造爱,感受爱,传递爱。
女儿也开始对我嘘寒问暖起来,让我有什么不舒服要告诉她,要早些去治疗。
她还要求我五月份去体检。
病情持续稳定后的女儿,终于成功回归校园,开启了她的新生活。
所以,正规治疗,加上父母科学智慧的爱和陪伴。
边惯,边治疗,边疏导,这样的奇迹就能发生。
我很满足,很感恩。
希望和我一样深陷困境的家长们,能看到我这篇文章,能感受到安慰,感受到信心和希望,从而有勇气直面困境,积极行动起来!
如果你孩子也出现厌学、躺平摆烂、不想上学、情绪不稳,整天沉迷手机,一提学习就发脾气,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同学,隔三差五就想请假......都可以找我聊聊,我跟你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问题,给你一些有效的建议,尽我所能帮助你跟孩子!
《妈心理父母成长训练营》致力于帮助孩子与家长减少焦虑与痛苦,给孩子和家长带去内在的力量与希望。
专家团老师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现实案例,具体分析青春期青少年问题,告诉家长如何不打不骂,解决青春期孩子暴躁、厌学、不听话等问题。
《孩子休学在家,为何反复想去,临去学校又放弃》
《孩子缺乏安全感,一眼就能看出来》
《青春期的孩子厌学,是真的在“摆烂”吗?》
![]()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