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通辽大地上,中医药(蒙医药)的灿烂篇章接续辉煌。通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药材资源、完善的医疗体系以及蓬勃发展的产业链,赢得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中国蒙医药之都”的美誉,2024年荣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我市中医药(蒙医药)的发展历程,感受这份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健康厚礼。
历史长河,星光熠熠
通辽是蒙医药的重要发祥地,是《蒙药正典》著作人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的故乡。全国首家蒙医学院一一内蒙古蒙医学院在这里诞生,培育了无数蒙医药人才。内蒙古蒙医学院院长、蒙医内科学苏荣扎布教授荣获首届蒙医国医大师称号,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包金山教授荣获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他们的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蒙医药发展的道路。“蒙医正骨术”“蒙医乌拉灸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通辽蒙医药文化瑰宝,闪耀着民族智慧的光芒。
现代发展,扬帆起航
新中国成立后,我市中医药(蒙医药)产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将蒙医药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厚植发展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全力推进蒙医药产业链和“中国蒙医药之都”建设。
通辽是国内蒙药材种植基地、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蒙药贴生产基地,全市优质药材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黄芪、防风等6个品种通过道地药材认证,在全区率先制定桔梗、甘草等10种优质药材趁鲜切制品种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药材种植由传统的散户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迈进。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库伦蒙药有限公司和内蒙古科尔沁药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生产的蒙成药占全国蒙成药市场销售份额的50%以上。2023年,全市中医药(蒙医药)全产业链实现产值50亿元。
服务升级,健康福祉
通辽的中医药(蒙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如同一张温暖的网,覆盖城乡。全市现有中医(蒙医)医疗机构202所,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蒙医)科实现全覆盖。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6类10项中医药(蒙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的嘎查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6项中医药(蒙医药)适宜技术,1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嘎查村卫生室设置中医(蒙医)阁。国家级、自治区级中医(蒙医)重点专科60个,自治区级中医(蒙医)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专科20个。
政策护航,固本强基
为促进中医药(蒙医药)全面振兴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蒙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通过人大立法出台了《通辽市蒙医正骨保护条例》《通辽市蒙药保护发展条例》;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先后制定印发了《通辽市“十四五”时期中医药(蒙医药)事业发展规划》《通辽市百亿级中医药(蒙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通辽市贯彻落实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工作方案》和《通辽市扶持和促进中药(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为中医药(蒙医药)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铸就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的坚实根基。
智慧汇聚,创新传承
中医药(蒙医药)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全市现有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已建成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具备功能完备的蒙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最大的蒙医药教学基地、全国唯一的蒙医学博士点,全方位促进蒙医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守护人民健康、传承中医药(蒙医药)文化、推动地区医疗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全市首家外籍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更是开启了国际合作的新篇章。
通辽,正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以传承创新为动力,以展示交流为桥梁,推动中医药(蒙医药)产业链深度融合,书写着中医药(蒙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