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寺佛塔——十三级浮屠|《威远文史杂俎》陈廷德

文摘   文化   2024-09-02 07:10   四川  
浮屠泛指佛塔。佛塔的层数一般为五、七、九、十一、十三等单数,并以七级最为普遍,而有“七级浮屠”之称。佛塔是用来埋藏佛之舍利或佛经的。造佛塔被视为建功德。而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指救人一命的功德,比造塔的功德更大。
静宁寺,位于威远县向义镇,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静宁寺塔,为平面八角十三层小砖塔,它不是字库塔,而是佛塔,又称十三级浮屠(如图)。静宁寺佛塔,塔身、塔高尺寸待进一步实测,其卷拱小塔窗每层各一眼,呈螺旋式向上逐级开窗。从塔顶往下倒数第四层上,另开有一封闭的卷拱小塔窗,其佛教用意如何,笔者不知。静宁寺及其佛塔,建于清末(1900)至民国初期,距今有100年左右的历史。在静宁寺建筑群中,佛塔目前保存较完整。

静宁寺佛塔,它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和东北中学颠沛流离,客居静宁寺八年办学的历史,它经受住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如今依然静静地伫立在寺内草丛中。走近佛塔,塔顶鸽群腾空而起,自由飞翔,断续传来的鸽哨声中,仿佛夹杂着那远去的朗朗读书声,回荡着长辈们吟唱“松花江上”的悲壮歌声,使人联想到两所学校和师生流亡南迁办学的艰苦岁月。静宁寺佛塔功德无量,因为它收藏着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之魂。
二OO八年九月









威远的早期文史,犹如淡淡的一抹烟云,飘散在茫茫的时空中。
《威远文史杂俎》(威远新出内(2011002))收录了作者十年来关于威远历史文化的调研文章和习作,所录文章绝大部分首发于逐日网,部分文章曾在《长江周刊》、《威远宣传》上发表。
《威远文史抹烟》(威文广新出内(2014)06号)作为《威远文史杂俎》的续篇,辑录了一些与威远文史相关的史志和民间点滴史料,以及作者近年来的调研文章。在这些调研文章中,作者对于早期威远县建置沿革史料相关问题。
《威远文史风微》(威行审内[2024]05号)编撰了一些与威远文史相关的点滴史料,大多为作者近十年来研究整理的小文章。在这些小文中,作者对威远穹窿古砦群等遗址遗迹相关的文史研究,阐述了一孔之见,供爱好者、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陈廷德,男,属马,网名马大哥。上山下乡前,曾当过工人。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兽医学士。曾先后担任威远县畜牧食品局副局长、高级兽医师,县政府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