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阳到台湾,著名诗人痖弦病逝!南阳的一切深深地烙在他身体里

文摘   2024-10-13 07:01   河南  
据有关媒体发布的消息,参与《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痖弦》纪录片相关制作人员的透露,痖弦因肺部感染,于2024年10月1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去世,享年92岁。
艺术家林怀民,作家三毛、蒋勋、席慕容、莫言等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得到过痖弦的提携与帮助,开拓他们的创作之路。
痖弦自称“失败的作家,成功的编辑”。他1977年开始主编《联合报》副刊,直至1999年退休。其间经他扶持步入文坛并蔚成大家的,可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据作家刘心武回忆,对有苗头的投稿者,痖弦总是认真复信,对于诗歌作者,他的复信会比来稿长出很多页。
席慕蓉就收到过这样的信。痖弦总是耐心分析,哪几句是诗,哪几句是败笔。席慕蓉愧于“您太费时间”,便邀痖弦先生“退稿时在妙句下画红线、败句下画蓝线就行,句子妙或败的程度以线的条数计”。痖弦照此办理。这样的信,留下来的有100多封。
痖弦说,“我闻得到天才的香味。”他对“好苗子”的判断标准无二——“有创造力”。林怀民找过他;蒋勋穿着高中生的制服,也找过他;初识散文家简桢,她是佛光山上帮星云大师整理杂志的助手,是痖弦带她下的山。香港作家西西,还在“地下”创作时,就去台湾找过痖弦。这一拜访,不但让西西获得了指点,还因这位“地下作家”的推介,痖弦知道了莫言。当年,莫言《白沟秋千架》获得《联合报》文学奖。这是莫言首次为台湾读者注意。其后,痖弦又对当时远在美国的王鼎钧先生介绍了莫言,使得莫言为北美文坛重视。
作家三毛和痖弦私交甚笃,三毛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首诗《杨柳青青》,就是在述说痖弦。
“三毛成长过程很辛苦。她不接受正常教育,看杂书,是个怪才。”三毛和痖弦私交甚笃,“是我女儿的干妈。她一生就写过一首诗——《杨柳青青》,就是写我的故事。”
痖弦,本名王庆麟,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卧龙区陆营镇杨庄营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
6岁入本地的杨庄营小学,9岁在南阳私立南都中学就读,16岁入豫衡联合中学,1949年8月,被王凌云部队裹挟到台湾。
痖弦的笔名是如何来的?
1948年,宛西、宛东战役后,整个南阳地区除南阳城外,已全部被中原解放军解放。
南阳城,是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解放南阳城,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看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攻克这一堡垒,不仅是实现南阳全境解放的标志,也是把桐柏、豫西、陕南解放区(1948年6月,豫陕鄂解放区分为豫西、陕南两个解放区)连成整体、实现中原决战的标志。
盘踞宛城、处于四面楚歌的王凌云部,虽然由一个师扩充为两个军,但一连串的失败使其惶惶不可终日。
1948年11月2日,执行诱敌西进任务的六纵在豫西第六军分区三十九团的配合下,向南阳城外围之敌发起攻击,给王凌云部以重大杀伤。
3日中午,正值战斗激烈进行之际,六纵接到中原军区命令:“不管王凌云,即追黄维兵团。”
于是,六纵为了整体利益,支援即将进行的淮海战役,遂放弃攻击南阳城,继续东进。
六军分区三十九团在掩护六纵安全撤离后,有计划地撤至磨山一带,监视南阳之敌。王凌云部,由此侥幸逃过旬日即被歼灭的命运。
3日下午,白崇禧电令王凌云部突围。
4日下午,王凌云部在对南阳城进行大肆洗劫、疯狂破坏之后,将南阳城内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师生及1万多名工人、店员、市民掳掠出城。
沿白河南岸南下,以三四十华里宽的行军路线,向新野、襄阳方向狼狈逃窜。
在这3000多名师生中,其中有一位少年王庆麟,母亲扯着他的背包,一边往里边装她连夜烙的油旋,一边哭着劝他不要离开娘。
16岁的他不谙世事,正处于叛逆期,不耐烦地推着母亲快走,甚至扯烂了母亲的衣襟。
叛逆的少年哪里知道,这一去竟是永远的骨肉分离,竟是和母亲的永别!
再回来已是43年后,母亲坟前的蒿草已经青黄了26年!作为家中的独子,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16的他,还不知道什么叫离别,更不知道什么叫永诀。
但是,从南阳到襄樊,从襄樊到武汉,从武汉到到衡阳,又从衡阳到台湾,许多同学消失了,许多同学被饥馑、疾病夺走生命。
痖弦的一生,都萦绕着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痖弦这个笔名,便来自于一次到二胡声起时,喑哑的音色所唤起的思乡之情。
南阳的一切深深地烙在他身体里
他16岁离开南阳,南阳的一切也深深地烙印在了他身体里,流动在他的血液里。
他娶了台湾妻子张桥桥后,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妻子讲自己的故乡与母亲,以至有一天妻子说:“你天天给我说母亲,说得我也开始想念她了。”
他给两个女儿起小名叫小米与小豆。也是地道的故乡风物。一个大名叫景苹,一个叫景营,景是王家的辈份,苹是纪念外婆家平乐村,营是纪念自己的村庄南阳杨庄营。
1954年,他与张默、洛夫创立创世纪诗社,发行《创世纪》诗刊,被称为诗坛“铁三角”,为台湾现代诗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痖弦曾任《幼狮文艺》主编、《联合报》副总编辑,著有《痖弦诗集》《中国新诗研究》《弦外之音》等。1988年,退休后的瘂弦移居加拿大温哥华定居。
在《痖弦回忆录》中,他说家乡对自己一生的影响非常大。
他认为自己的文学有两个源泉:一个是母亲,一个就是故乡,而这两者本身就是混起来的意象。
“我觉得幸福的人是有充分的对母亲的记忆——母亲陪着他成长,从童年少年到青年,这是幸福的。有对故乡美好、完整的回忆,也是非常幸福的。
我很庆幸,我保留了对母亲、故乡清晰的记忆,让我在八十多岁还能一闭眼睛就‘回到’故乡,听到鸟叫声,闻到麦田的清香。”
痖弦在温哥华的家门前,安放着一块从老家南阳运去的槌衣石。
那是1991年的事。瘂弦第一次回到故乡,家乡早已物是人非,但幼时的半堵墙和祖母及母亲生前用过的槌衣石尚在,于是就想法将这块石头运到了温哥华的家中。
他说,每次看到这块槌衣石,都能感觉到童年光屁股娃儿时,夏天坐在母亲槌衣石上凉丝丝的滋味。
他曾嘱咐女儿,百年后,要把他的骨灰放在这块石头上一起入土,就如同和母亲、家乡永远在一起。

上世纪50年代初,19岁的痖弦开始发表诗作。


痖弦是华文世界刊龄最长的诗刊《创世纪》的三位创刊元老之一,他和洛夫、张默三人合办创世纪诗社,诗社一办就是50多年,至今仍在出刊。


1986年,创世纪诗社三位创办人张默(右)、洛夫(中)、痖弦(左)合影于创世纪发源地台湾南部左营。


痖弦是台湾文坛枢纽性的人物。他还是一位表演艺术家,是两岸第一个在舞台上扮演孙中山的人。他长期担任联合报的重要职务,和政界、文化圈都有极深的交往,是台湾数十年文学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诗坛二弦——纪弦和痖弦。/ 摄于1968年(林海音摄)


痖弦先生寻觅并踏上了一条他深爱不已的人生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了一生。沿途的经历、感悟与思考共同铸就了他辉煌灿烂的一生,而这条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蕴含着痖弦先生为后世留下的宝贵启示。

晚年的痖弦旅居加拿大,委托作家王立(辛上邪)协助他整理录音,形成回忆录的初稿文字。
文中记载了他坎坷辉煌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各地风土人情,有文坛众多艺术家的趣闻,也有两岸各界名人轶事。
无论是在口述文字整理撰写时,还是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痖弦都认真参与修订、耐心回复文稿中的细节问题。
2019年7月,由痖弦口述,辛上邪记录整理的《痖弦回忆录》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痖弦回忆录》问世后,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一部实至名归的口碑之作和标志之作,并获第三十届华东六省一市文艺图书奖一等奖。
痖弦的一生便是那“如歌的行板”,在体验了许多“必要”之后,河流“继续流下去”,而世界“老这样总这样”。
痖弦是华文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历来三次台湾“十大诗人”选拔他皆榜上有名,可见其在众多创作者跟读者心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痖弦早年曾赴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创作中心学习,继而又到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并获得硕士学位。
写诗是他最重要的起点,但1965年后他就停笔不写诗了;这年正是孙中山的百年诞辰,痖弦凭借着一口字正腔圆的声调和稳重大方的风度,在话剧《国父传》中荣任主角孙中山,海内外连演七十场,大获好评。
但他真正展现影响力之处,不在话剧,而是编辑。
痖弦曾主编《创世纪》、《幼狮文艺》、联合报副刊等重要期刊杂志近四十年,经验丰富,体会多样,长期维持着卓荦、优越、精致的品味。1969年痖弦先是应邀主编《幼狮文艺》,后来联合报系聘请他主编《联合报‧联合副刊》,遂和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高信疆,在激烈竞争与相互激荡下,创造了华文报纸副刊的鼎盛时期。
他策划与主办“联合报文学奖”,鼓励海峡对岸及海外作家,亦提携本地青年作者;又主编多部重要选集与大系,以编选行为实现“台北作为华文文坛重镇”之企图。
痖弦热切拥抱现代,却也不忘传统;他既追求在地性,也胸怀全球化布局,遂能让《联合报‧联合副刊》在北美与东南亚开枝散叶,对各地华文读者影响深远。除了写作与编务,痖弦长期身体力行参与文教、社教之推广。其使命感既见于诗创作与文学编辑,复昭然若揭在历年撰写之之序跋与文论,思维深刻,人情练达。
痖弦毕生奉献于文化事业,工作立足台北,影响却遍及世界。痖弦造成的深远影响,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编辑:
从1960年代开始,痖弦先后主编《幼狮文艺》、《联合报》副刊,在编辑台上服务直至世纪末才光荣退休。在纸本媒体的盛世,他那本土化与现代化、民族化与全球化共谋的思维,无疑在最大程度上推展了台湾的文化视野,影响了台湾的文学发展。在国人尚未将眼光及于海外的年代,痖弦还选编了《当代中国新文学大系.诗卷》,兼顾海外华侨、华裔诗人作品,收录的范围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香港及英国、美国,为“华人文坛”插旗,预示了“世界华文文学一盘棋”的新时代思维。1980 年代痖弦主办“联合报文学奖”,又附设“中国大陆短篇小说奬”,奖励海峡对岸长期不相往来的作家,令人佩服他的独到眼光与宽广胸怀。他在副刊媒体传播上,勤于提携年轻有潜力,或鼓励因故停笔、社会位置殊异的各式创作者。譬如他设计了邀集光复前台湾作家再出发的《宝刀集》,与沟通融合不同阶层价值观的“第三类接触”专题,都堪称是彼时副刊企划上的创举。
二. 创作:
痖弦是现代汉语诗风格的创造者,以《痖弦诗集》为世所重。其诗作被视为“古老中国和现代西洋混合的产品”,是接收了西方现代诗技法的冲击,融入戏剧性、民谣风,成功转化出属于他的独特诗风。台湾历来曾有三次“十大诗人”选拔,每一次痖弦都在最终的“十大”名单内,可见其被各世代作者或读者喜爱的程度。论者称许他的诗“对民族母语的贡献永不磨灭”,而且直到21世纪的今天,“痖弦风”仍在华文世界广被传诵。
三. 评论:
1966 年以后痖弦最重要的笔耕成果,多在理论研究与评论实作。举凡谈新诗殿堂的建造、对现代诗的深度省思、论台湾诗的薪传……,既宏观诗史,又逐一扫描诗人,纵横烛照,笔力壮阔,遂能完成《中国新诗研究》、《聚伞花序》(I、II 册)及《记哈客诗想》,共计五十万言。论其成绩,已是当代诗学领袖级人物。其中 1981 年出版的《中国新诗研究》一书,在两岸对峙、新文学发展断裂、史料极度缺乏的年代,痖弦率先引介11位新文学运动先驱诗人及其作品,正可作为台湾诗坛参照的最佳读物。
痖弦在不同的年代,贡献心力于台湾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他始终能以最宽阔的胸怀面对变局,坚持博大与精深的编辑取向,对于安身立命的文化工作更是永远怀有信心。2014年由目宿媒体与陈怀恩导演拍摄之电影《如歌的行板》,试图呈现痖弦这位诗人暨编辑人,穿梭河南、台湾、温哥华三地的过往、身影与影响。2019年他获颁第28届柔刚诗歌奖特别荣誉奖,2023年又获颁第27届台北文化奖,可见他晚年虽然定居加拿大,但对海峡两岸文化人的启发丝毫未有减少。2024年10月11日早晨诗人在温哥华远行,跟挚爱的夫人桥桥,于天堂相会了。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有关于他的专题片《如歌的行板》,当中他谈及了当时的诗歌创作氛围环境以及过去诗人创作,引发了不少当代读者的崇敬和怀念,痖弦由此被更多人所了解。

愿相同磁场的人
都可以在这里相聚
喜欢我的文字
请多多分享或点赞

想了解我,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吧!

俯仰人间今古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