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刀划过手时,我才感觉到自己活着”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做,只是觉得这样会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爸爸妈妈总是对我说不要再这样了,不要再伤害自己了”……
这是一个孩子的自白。
当一个孩子需要通过伤害身体的方式来获得关注或慰藉,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无比心酸的事情,是他们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父母和老师,更好了解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孩子,正确帮助他们,远离悲剧的发生。
研究发现,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高,16.9%的12-18岁青少年曾经有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首次出现的平均年龄是13岁,女孩比男孩多见。最常见的自伤原因是想摆脱痛苦,惩罚自己,想让别人理解和回应自己,应对负面情绪,感受自己的存在等。目前的研究显示,自伤行为主要是由生物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自伤的发生可能与某些青少年的情绪高敏感性和处在不被认可的环境等有关。情绪高敏感性是生物因素,是个体特征,如同青少年的肤色、身高、容貌一样,是由身体决定的,他们自己无法选择,也不是他们的错,并不是大家口中的心眼小,矫情玻璃心,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降低情绪敏感性。
不被认可的环境,可能包括青少年生活的家庭、学校、同辈、网络等,其中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可能与青少年自伤密切相关,比如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忽略孩子情绪感受或虐待孩子。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自伤这种行为不理解和误解,这会促使他们在沟通中说出一些不恰当,甚至可能刺激到孩子的话。即使他们本意并非如此,但都无法给孩子带来任何好处。所以在沟通中,父母要学会沟通“话术”,从而和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比如沟通的时候,即使不同意孩子的观点和行为,父母也要传达出尊重和理解的态度,鼓励和帮助孩子用健康的方式处理不良情绪,例如增加言语上的情感表达,增加运动和社交等,并且强化孩子这些积极的努力。1. 你这样做一定是你出了什么问题;
2. 我想你这样做是为了引起注意;
3. 如果你不停下来,我会惩罚你;
4. 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历过不好的事情,但他们都没有自伤;
5. 你会把自己弄进医院的;
6. 现在,你告诉我自伤的利器放在哪里了?
7.肯定是你朋友这么做,你才跟着这么做的。
1. 我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吗?
2. 我需要你帮助我了解自伤,自伤是能让你感觉好些吗?
3. 一天中什么时候最难受?此时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你?
4. 你睡得如何?
5. 我陪你去看医生,好吗?
6. 能和我说一下自伤后的感觉?你还会和谁谈这些?
7. 在你最糟糕的时候,10分的话,你会打几分?
8. 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事情吗?
这里的重点是在倾听孩子内心想法和感受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应对情绪,而不是纠正他们的想法。举个例子,看到孩子减少自伤行为的努力,即使没有立竿见影,也要给予语言上的肯定,必要时要向专业人员求助,帮助建立正性的家庭关系,以减少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另外,一半以上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会向好朋友求助,所以对青少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非常重要,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好朋友的坏情绪。创造类:
绘画、素描和其他艺术形式、故事创作、写日志、演奏乐器、学习一项新技能等。
舒缓类:
洗热水澡、喝热牛奶、听音乐、按摩、看电影、怀抱毛绒类玩具等。
整理类:
整理衣柜、打扫卧室、完成作业等。
社交类:
给朋友打电话、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和朋友玩游戏、跟宠物一起玩耍等。
保健类:
骑自行车、跑步、用力揉捏解压物品、大声叫喊、撕纸巾、做八段锦等。
青少年自伤行为可以单独存在,但也有40%-60%会伴发其他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分离转换障碍、进食障碍、强迫症等,需要尤为关注自伤背后可能存在的疾病。还要强调一点,虽然个体自商行为的目的不是寻求死亡,但研究显示其未来的自杀风险明显更高,而且自伤行为和自杀行为常常同时存在,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当发现孩子出现了自伤行为且家长的努力有限时,应该尽快寻求专业人士及机构的帮助,以尽早让孩子不再伤害自己,获得心灵的抚慰和治疗。
全国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名单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咨询热线:010-58303286内蒙古自治区心理援助热线:0471-12320转5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热线:0531-86336666武汉市“心心语”心理热线:027-85844666心有所向,林自成长。这里是林子的思维导图法研习社。林子,青少年学习教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思维导图发明人亲传弟子,深耕青少年教育领域15年,日更好文和周更导图赋能孩子愿学、会学、恒学。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分享,让我们一起陪颗心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