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早高峰挂号时,听了4个家庭的对话,我才明白,为什么有的精神科医生不喜欢接诊年轻的抑郁患者(推荐)

文摘   2024-12-13 08:15   湖北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网上看到一位心理医生的分析:

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一般是因为亲子关系、师生或朋友关系出了问题:

1个关系出问题,孩子会变得拖延、不自信,但整体影响不大;

2个关系出问题,孩子会厌学,引发青春期焦虑症和抑郁症;

3个关系都出问题,孩子会有精神科确诊症状,甚至出现自杀意识或行为。

在这三个关系中,“亲子关系”往往最重要。

因为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度过另外两种关系出现时的危机。

亲子关系,才是孩子的底气。

但有些父母,不仅没有经营好孩子的这份底气,反而在日常的养育中经常“误伤”孩子,直到孩子的问题彻底爆发,才开始着急。

就比如,我在医院精神科门外,偶然听到的来自这4个家庭的对话:

精神科门诊室外的记录

1、“我看不见你的需求,我只需要你遵从我的要求。”

第一个就诊家庭,是一个爸爸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

那天,医院里的空调开得比较暖,女孩的脸被热得红扑扑的,嘴唇也在发干,她问爸爸要水喝,爸爸拿出保温杯给她倒了杯水。

女孩看着冒着热气的水说:“太烫了,我去饮水机那里接杯凉点的。”

结果她爸爸立马就火了:“都说了要喝热水,就是不听!我今天专门抽时间,按照你们老师的要求带你来看病,还大老远给你背的保温杯,你倒好,好心当成驴肝肺!”

女孩没说话,默默接下那杯冒着热气的水,低着头抿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女孩爸爸走到外面去接电话,回来看见已经过了号,转头骂女孩为什么不先进去?

女孩解释说想等爸爸一起,自己一个人不敢进去。她爸爸直接打断,大骂她是个猪脑子,一点都不懂得变通。

最后直到护士破例让他们重新插号,女孩爸爸才停止了怒骂。

2、“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也从没凶过孩子,他怎么就抑郁了?”

过了一会儿,我的旁边又换上了一对母女。

妈妈穿着很得体,说话声音也很温柔。女儿瞧着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

让我意外的是,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我耳旁一遍遍重复着这几句:

“因为你的病还不太严重,所以我要赶紧带你来治疗。”

“咱们要听医生的话,这些药要这样吃。”

“你要加油,你不能放弃,你一定会好起来。”

而她女儿就好像老僧入定般,两眼空空地看着前方。

作为一个路人,突然有些同情她女儿。

这些话听着都是好话,但说得多了,就像唐僧念咒一样,哪怕语气再温柔,也让人觉得窒息。

3、“我在努力求生,但父母总激起我向死的心。”

接下来的一对母子,更加让我窒息。

男孩应该是高三左右,脸上有着浅浅的泛青胡须,戴着厚厚的眼镜,穿着周边一所重点高中的校服。

男孩刚坐下,妈妈就递过去一个耳机:

“你抓紧先听会儿英语,就当休息了。”

“你说要来看医生,我答应你了。那你也要答应我,这周末必须要挤出时间,把今天落下的课全部补上。”

“你今天看病,就好好放松下。晚上咱们晚点睡,把今天老师课堂上让做的那张卷子争取睡前做完。”

妈妈说话时,男孩的神情没有一丝变化,直到医生叫到他的号,才腾地一下站起来,大步朝诊室走去。

男孩的妈妈一边在后面追赶一边嘟囔着:“这孩子,也不知道随谁,一点不让人省心。”

4、“无论我自己活得有多么‘烂’,但我必须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我的孩子。”

我转头撇嘴时,被一个小男孩的身影吸引住了。

在这个几乎都是10岁以上孩子和中青年来就诊的门诊前,这个七八岁的男孩显得格外显眼。

小男孩专心致志地啃着自己的手指甲。在他身旁,爸爸在打游戏,妈妈开着外放刷着短视频,毫不顾及周围人嫌弃的目光。

男孩妈妈抬头时看见了啃指甲的男孩,骂道:“一天就知道啃啃啃!一个破指甲有什么好吃的!回头等我给你把辣椒涂上,我看你怎么啃!”

小男孩放下了手指,凑到妈妈旁边,妈妈一把把他推到旁边:“过去!小孩看什么手机!你看书咋没这么积极!”

而一旁的爸爸,中间只是换了个姿势,朝向另一边继续刷着手机。

看过一个说法:

精神科的医生,都不太喜欢接待年轻的抑郁症患者。因为生病的是父母,但吃药的是孩子。

因为药不对人,自然无法从根本药到病除。

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1、晴天补伞,胜过亡羊补牢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先分享一个来自知乎网友@深圳优眠门诊的观点。

他认为很多父母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抑郁症治疗过程的复杂性和康复的漫长性。

我简单总结了几个原因:

  • 抑郁症的成因较为复杂,甚至有可能同时牵扯到多个方面。

  • 正规的抑郁症治疗需要经历药物、心理和物理治疗等。

  • 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所以治疗的最终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 在整个抑郁治疗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都要经过几重挑战。比如药物副作用对孩子的生理和情绪产生的影响,甚至孩子是否能够做到积极的配合等等。

所以说从确诊孩子抑郁,到孩子康复,绝不是短短几天就能解决的事。

了解这些内容后,我想说:对于抑郁症而言,晴天补伞,永远胜过亡羊补牢。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曾说过,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度过很多的成长危机。

《儿童心理学》中也指出,家庭关系是孩子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与其等孩子抑郁了再去问“为什么”?不如从此刻开始,先看看自己能为了补救亲子关系“做什么”?

毕竟,亲子关系好了,孩子在家庭中就可以获得充分的爱和安全感,才能更好地向外去发展关系,也更能接受这些关系中的不足和挫折,甚至把它们当成生命成长的契机。

2、亲子间最好的成全,是只完成各自的修行

作家大冰曾聊起过自己的母亲。

他说:“我妈19岁,就在村里当接生员。见过太多生命的无奈。

生完我后,她就发誓,我的孩子只要能活着就行。

所以无论我遇到什么事,她都觉得只要能活下去就行,只要没生病就好。

我妈的‘低期待’,让我成长的这一路上,无论经历什么,心里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太大的起伏。

而等我长大了,想黏在她身边时,她依然是那个倔强的小老太太,觉得只要我没病,只要能活下去,就想把我‘撵’得远远的。”

互不干涉,又有最深层的爱和牵挂,这对母子反而都安然度过了独属于自己精彩的一生。

所以说,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其实真正的修的是“放手”,你只是养育了孩子,但他的一生并不属于你。

3、别总担心太过善待孩子

有人说,我们很多中式父母,骨子里或多或少有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吃苦”意识。

比如你经常会看到,有一些父母会通过刻意吃苦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但正如@三联生活周刊分享的一则视频中所说的:

父母总觉得要把孩子锤炼得皮糙肉厚,到了社会上才能受得了毒打。

但孩子长大后会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和他自己成长在什么样的环境息息相关。

一个被父母善待的孩子,长大后会去寻找善待自己的环境。

你要相信,父母留给孩子的生活细节,很可能会成为它未来行事的标准。

一档综艺节目中,节目组让嘉宾们写下“能让你一瞬间就释怀的一句话”。

主持人张纯烨写的是,父母从小说给她的一句话:“我的孩子不会就不会,不会又怎么样呢?”

她说,这句话让她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去做一个完美的人。

是呀,她无需追逐完美,因为她在父母那里早已完美。

我一直坚信一个观点,不要害怕太过善待我们的孩子,因为善待,养出的是孩子的底气。

写在最后

前段时间,重看了一遍十三邀采访林小英教授的视频。

采访中的一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普遍性普遍存在,我们只讨论个体就好。”

孩子,是父母面对唯一个体。

无论教育的大环境是什么样,我们要爱的,始终是具体的孩子。

抑郁和教育是一个客观话题,亲子关系却是我们能从主观出发做出改变的一个出口。

为人父母,我们能做的是先“修”好自己,然后守好“家庭”这一片田。

等孩子们身心安稳后,再让他们一步一脚印地出发,慢一点、晚一点,又何妨?

毕竟,孩子未来的路,还有那么长……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点击卡片 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心有所向,林自成长。这里是林子的思维导图法研习社。林子,青少年学习教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思维导图发明人亲传弟子,深耕青少年教育领域15年,日更好文和周更导图赋能孩子愿学、会学、恒学。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分享,让我们一起陪颗心长大。

思维导图法研习社
林子,青少年学习教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思维导图发明人亲传弟子,中科院青少年心育指导师,深耕青少年心理教育领域15年,日更好文,周更导图,赋能孩子愿学、会学和恒学。心有所向,林自成长,让我们一起陪一颗心长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