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遇见 · 主播:吉米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教育,是一场塑造灵魂的修行,是一个共同成长的机会。
♬点击上方可收听主播吉米朗读音频
作者:遇见 · 主播:吉米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作者:遇见 · 主播:吉米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教育,是一场塑造灵魂的修行,是一个共同成长的机会。
♬点击上方可收听主播吉米朗读音频
《朗读笔记》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所有的婴儿出生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说话、数数、读书或写字,但这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却是不平等的。
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是尽力培养他们,还是仅仅看着他们长大而已。”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没有比父母的言传身教再好的教育方法了。 01
3岁立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心理学家哈洛曾经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从母亲身边带离,在之后的165天中同另两个“母亲”在一起——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和什么都没有的“绒布妈妈”。 初始阶段,小猴子经常围着“铁丝妈妈”,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 除了感到饥饿的时候会去“铁丝妈妈”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时候,小猴子都是与“绒布妈妈”待在一起。 在碰到不熟悉的物体,如一只木制大蜘蛛时,更是会立即跑到“绒布妈妈”身边,紧紧地抱住它,汲取安全感。 这一实验表明,幼小的动物除了需要物质上的满足之外,同样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父母的陪伴胜过一切物质需求。 主持人杨澜就曾在一个论坛上,讲过自己与孩子的故事。 儿子出生后,她一直全心全意的陪着他。 直到有一次,因为工作的原因,她整整出差了一个星期。 回到家的那天,儿子把脸背对着她,一直不说话,过了好久,才委屈的哭出声来。 那个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离开可能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她下定决心放下工作陪伴孩子,也正是这之后的陪伴,重塑了孩子心底最重要的安全感, 杨澜感概道: “如果不抓住机会给予孩子好的陪伴,很多缺失,是一辈子都难以弥补的。”
对父母来说,外出打工可能是迫于生计的必然选择。
但对孩子来说,感受到的可能只有被抛弃的痛苦和无助,尤其是年龄尚小的孩子。 正如李玫瑾教授曾多次强调的: “孩子3岁前,能否与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影响到他们大半生与父母间的相处模式。”
这一阶段,是构建孩子安全感、幸福感最重要的阶段。
缺少陪伴的孩子,性格上会变得孤僻、冷漠,感受不到被爱,自然学不会如何爱人。 而在父母陪伴中长大的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支持,更愿意探索世界、与人交流,成长的自信、开朗。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父母一定要意识到,在孩子3岁以前,亲密的陪伴是最为重要的。 1.经常和孩子进行身体接触。例如拥抱、牵手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度,感受肢体接触中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 2.多与孩子互动,增进情感教育。与孩子待在一起时,放下手机,专心互动,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事事有回应。 3.经常陪伴孩子,避免长期分离。“分离焦虑”对孩子的成长有明显的消极作用,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应尽量克服困难,多陪陪孩子。
《朗读笔记》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所有的婴儿出生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说话、数数、读书或写字,但这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却是不平等的。
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是尽力培养他们,还是仅仅看着他们长大而已。”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01
“如果不抓住机会给予孩子好的陪伴,很多缺失,是一辈子都难以弥补的。”
对父母来说,外出打工可能是迫于生计的必然选择。
“孩子3岁前,能否与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影响到他们大半生与父母间的相处模式。”
这一阶段,是构建孩子安全感、幸福感最重要的阶段。
02
“3-6 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行为能力也在增强,如果家长百般呵护、纵容,就会养出一个蛮横的孩子。”
孩子身上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领路人的父母,意识不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怎么还打孩子呢?他还小,还是个孩子,你和他计较什么……”
后来,有人报警了,他们被一起带去了公安局。
“现在有很多父母将孩子的坏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的身上,就是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殊不知,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家长,是他们的骄纵与维护,让孩子变得如此不讲理,如此蛮横的,这对孩子的未来有任何益处吗?
“我恨她,要是她能在我一开始犯错的时候,不是夸我做得好、真聪明,而是打我一顿,教我要走正道,我就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边界在哪里。”
03
“商务座你也配得上,但爸爸妈妈目前的能力还配不上,但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爸爸妈妈的问题。”
女儿有点内疚的继续说:“可我不想你们为了我那么辛苦。”
“不不不!就算没有你,爸爸妈妈也要努力的呀,只不过有了你,我们努力的动力会更大。你要知道,你值得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当然前提是,你也在为之努力。”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鼓励家长们,给孩子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优质生活,而是想要提到那个大部分家长都不在意的、稀缺的“配得感”。
“孩子的成长是分阶段的,12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满身都是负面情绪的孩子,即使再优秀,内心依然是不健全的。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教育,是一场塑造灵魂的修行,是一个共同成长的机会。
作者:遇见。本文首发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必读名著、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更多教育干货文章,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