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房间一幕让我泣不成声:多少父母,活成了“傲慢的大人”

文摘   2024-11-15 07:00   湖北  

所谓教育,就是蹲下来听孩子说话

把自己当成孩子,才能看到他的难,才能体会他如何在努力笨拙着成长。

——虎妈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最近刷到了这样一则视频:

某天,博主@打雷轰隆隆推开儿子的房门,映入眼帘的一幕几乎让她崩溃。
只见房间中一片狼藉,书和玩具凌乱地散落在地上,看起来杂乱无章。
博主心烦意乱,几乎要对儿子发火了。
然而当她蹲下身子,准备整理时,眼前的一幕却让她大吃一惊。
用低位视角观察周围,乱糟糟的房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世界。
看似散乱的积木,像是儿子好不容易搭建好的火车站;
机器人玩偶正站在钢琴前,准备演奏美妙的音乐;
拖车背后,是一连串小汽车;
五彩斑斓的盒子,则是一场雨后彩虹……
博主这才意识到:
这个在大人眼中杂乱的房间,却是儿子的童年世界,是属于他的小小宇宙。
博主原本烦躁的心变得柔软且充满歉疚,她感慨道:
“当你感到疲惫、压力重重时,试着蹲下来,站在孩子的高度,重新看看这个世界。”
看完视频,我不由陷入沉思。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好像总是下意识地吼他、骂他,批评他。
却从没想过蹲下来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这何尝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儿子小时候,我有阵子因为工作变动顾不上家里,托孩子的爷爷奶奶负责他的晚餐。
然而,因为儿子挑食的问题,家里一到饭点准保要闹得鸡飞狗跳。
两个老人每天追着喂、哄着喂,可儿子还是毫不领情。
到头来,好好的一盘菜,地上撒了三分之一,桌上掉了三分之一,大人和孩子的身上沾了三分之一,儿子真正吃到嘴里的也就那么三五口。
有一回,我去接孩子,正好赶上他们吃晚饭,儿子又挑挑拣拣不愿意吃。
老人急了,批评道:“这孩子真是被惯坏了,啥好吃的都不爱吃,一点也不听话。”
儿子听完,委屈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低着头一言不发扒拉着碗里的白米饭。
一开始,我也觉得是儿子嘴太刁。
毕竟,老俩口为了给儿子做饭,的确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每天一大早就去早市买最新鲜的食材,回家以后,清蒸、红烧、炖煮、凉拌……换着花样做。
直到后来,我看到大V@荀夜羽发了一则微博,里面提到了三件事:
一是小孩在飞机上哭闹,并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气压变化导致孩子耳鸣、耳痛。 
正确的做法不是打他、骂他,而是给他准备一些小零食,让孩子通过咀嚼、吞咽缓解不适。 
二是孩子一洗澡就哭闹,不是故意跟大人对着干。 
而是因为对大人来说舒适的温度,对皮肤娇嫩的孩子而言实在是太烫了,大人觉得力道刚好的搓澡,也让孩子觉得疼痛难忍。 
三是很多小孩子挑食,也不是因为他们被惯坏了。 
而是小孩的味觉还没有发育完全,不少食物在大人和孩子的口中,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们觉得葱姜蒜可以鲜香提味,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洪水猛兽。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是我冤枉了儿子。
家里老人口味重,做菜少不了辣椒、花椒,哪怕是做汤也会放生姜、胡椒粉,对儿子来说,实在过于辛辣刺激。
我不禁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句话:大人的世界,全是屁股。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以过来人自居,忽略孩子的感受。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关闭心门,再也不愿和父母互动沟通。
曾有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求助。
有一天,女儿难得带学校的朋友回家玩。
妈妈很高兴,热情地留孩子的朋友在家吃饭。
没想到,把朋友送走后,女儿的脸却一下子垮了下来说:
“抬高别人贬低我,有意思吗?别的家长怎么不这样?就你一直说我一直说我!我之前那么久不带朋友回来不就这个原因吗?”
说罢,女儿把卧室的门一关,再也不理她了。
妈妈很纳闷,后来才想起来,原来是饭桌上自己调侃了女儿的身材,说她长得胖。
对此,妈妈委屈地发问:“不就是开了几句玩笑话吗?女儿至于这么大反应吗?”
有个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不至于啊,等你孩子朋友走了,你朋友来了,你孩子说:
‘看我妈妈,一把年纪了,穿红戴绿的,好像红衣服能遮得住皱纹似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阿姨你家生意做的真好,不像我妈妈,她都不出去工作呢,又没钱还做饭难吃,在家里熏的脸都黄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就像《共情力》的作者乔拉·米卡利说的:
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态度,只会让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
韩国作者李柳南在外人看来,是受人尊敬的校长,也是业务能力超强的教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妈妈,却养出了一对高中休学,自甘堕落的儿女。
不仅如此,两个孩子看她就像看仇人一样。
后来,李柳南《妈妈的悔过书》中写道: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自己从未试图理解过孩子,反而总觉得“像我这样的妈妈,孩子们要去哪里找?”
当儿子兴冲冲拿着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回家时,李柳南不会夸赞,而是一盆冷水浇上来:
“语文是进步了,可数学怎么退步了呢?你这样的成绩在名校里,根本连中间名次都排不上。”
当女儿喜欢上漫画时,李柳南不仅没有支持,反而擅自搜查女儿的房间,并收走了女儿珍藏的漫画书。
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问题,答案其实在父母身上。
当你觉得孩子小题大做、冷漠散漫时,不妨蹲下来,看看孩子正在面临怎样的处境。
问问自己,当我们身处同样位置时,一定能做得比孩子好吗?
《奇迹男孩》中有一句台词:当你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时,同理心是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作者分享过这样一件小事。
因为下雨,孩子的班级取消了野餐计划。
为此,孩子很生气,在家里大吼大叫。
要是以前,爸爸一定会大声制止:“又不是我让老天下雨的,你闹也没用。”
但这一次,爸爸站在儿子的角度理解地说:“宝贝我知道你很失望,期待了那么久,现在却去不了了。”
孩子没有消气,继续抱怨:“要不因为下雨,我明天就能出去玩了。”
爸爸也附和着:“是啊,都怪下雨,太讨厌了。”
没想到,听到爸爸为自己说话,孩子反而平静下来:“没关系,反正以后还有机会去玩。”
你看,当你对孩子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共情,看起来不可理喻的孩子,也会变得通情达理。
电影《垫底辣妹》中,就有这样的情节。
当女儿付出了努力成绩依然没有起色,崩溃大哭时,妈妈没有像普通父母那样,说一些“你应该再努力一点”之类的大道理,而是温柔地说:
“如果觉得太累了,放弃也没有关系,你已经很努力了呀。”
当女儿不肯交出一起抽烟的朋友的名单时,她坚定地和女儿站在一边:
“这孩子不想背叛朋友,真是好孩子,我深感自豪。”
正因有妈妈的理解和支持做后盾,原本叛逆的女儿才逐渐走上了正轨,最终如愿考取了日本顶级学府。
心理学家德华·桑代克曾说: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减少与孩子的冲突,赢得信任。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可理喻。
可实际上,不是孩子变好太难,而是家长太傲慢。
当我们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时,自然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很久以前,看过一张令我印象深刻的漫画:
一对父子站在一个数字面前争论,儿子说是9,爸爸说是6。
可他们都没错,是6还是9取决于他们所站的位置。
下次再准备对孩子发火前,不如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
只有真正蹲下来,你才会知道,那个挑食、哭闹,让人头疼的孩子,或许正在经历着大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只有真正蹲下来,才会知道,那个沉默、摆烂、不思进取的孩子不是无可救药,只是因为被打击了太多次。
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每件小事对他们来说都是大事。
而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看到,看到他们的困境,理解他们的无助。
和他们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把他们当作问题。

点个在看,与家长们共勉。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400万精英家长都已经关注我们。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点击卡片 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心有所向,林自成长。这里是林子的思维导图法研习社。林子,青少年学习教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思维导图发明人亲传弟子,深耕青少年教育领域15年,日更好文和周更导图赋能孩子愿学、会学、恒学。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分享,让我们一起陪颗心长大。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思维导图法研习社
林子,青少年学习教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思维导图发明人亲传弟子,中科院青少年心育指导师,深耕青少年心理教育领域15年,日更好文,周更导图,赋能孩子愿学、会学和恒学。心有所向,林自成长,让我们一起陪一颗心长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