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与蚕相伴,探索生命之旅——崇州市圣比欧幼儿园大一班5月课程故事

政务   2024-06-04 13:48   四川  



与蚕相伴


探索生命之旅



01.缘起


幼儿园里有很多果树,一天散步的时候小朋友们看见桑葚要结果了,于是都很开心的跑过去围观,一边看还一边讨论说:“什么时候可以吃呢,除了果子,叶子可以拿来干什么呢?可以吃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了让孩子们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幼儿园发起了养蚕活动。

在园长妈妈的支持下,我们买回了蚕卵,就这样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蚕宝宝的故事,孩子们共同期待蚕宝宝的成长与变化,探索关于蚕宝宝的奥秘......






02.初识蚕宝宝




蚕卵经过2-3天便开始孵化,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观察它。在观察地过程中兴奋地说着、讲着.....








为什么这个蚕宝宝是黑色的?跟我之前看到的一点都不一样,我看到的都是白色的。


可能是因为它很小,等它长大一点就变白色了。


那它要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我们马上要毕业了,还能不能看到蚕宝宝长大呀


老师说一个多月蚕宝宝就可以结茧啦,我们当然可以看到蚕宝宝长大啦!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我们要尽可能的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思考,帮助幼儿的成长。



03.蚕宝宝生长记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卵就是一个生命。刚从卵中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称为“蚁蚕”。从蚁蚕到第一次眠为一龄蚕;眠起蜕皮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后进入第五龄,五龄蚕宝体重是蚁蚕的1万倍左右。从蚕卵到成虫约需要32-40天。








小朋友们时刻都认真观察着每一时期蚕宝宝的样子,并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记录在纸上,让我们能更清楚的掌握蚕宝宝的成长变化。








教师总结:

在养蚕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兴趣,每天来都会问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看蚕宝宝。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会投入自己的专注力和好奇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要抓住孩子可以学习的契机,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大量的支持。





04.照顾蚕宝宝


既然要养蚕宝宝,那就要给蚕宝宝找吃的,给它换叶子、清理粪便,蚕宝宝最好的食物就是桑叶,于是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去摘桑叶,给蚕宝宝布置一个温馨的家。







教师总结:

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分工明确,提高了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





05.蚕宝宝结茧了




经过我们的细心照料,蚕宝宝终于结茧啦!


教师总结:

在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分享关于蚕宝宝的新鲜事,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观察、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合作能力和责任意识。在过程中见证了生命的开始、变化与终结,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也对生命的伟大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06.蚕丝可以干什么


蚕终于结茧了,那么蚕茧可以用来干什么呢?蚕茧可以抽出蚕丝,蚕丝可以制作成美丽的衣服、蚕丝被、蚕丝皂、扇子......






教师总结:

通过开展蚕宝宝的探究活动,幼儿充分观察蚕、了解蚕、亲身体验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蚕完成了整个生命的轮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及感动,幼儿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以及生命的延续与传承,相互见证,与蚕宝宝共同成长。


图片来自于大一班
文|编辑  魏文霞

审    核   刘    蓓




崇州市崇平镇中心幼儿园
生活乐园 自然花园 知识学园 生态田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