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跳戏,是流传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因其表演系“舞蹈调动”“蔓延蹈歌”,人呼“跳戏”“调(tiāo)戏”;又因以社火锣鼓主奏,伴以铙鼓唢呐,也有叫“杂戏”的。跳戏的渊源,据世代相传,有三种说法:一,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傩戏”的衍变;二,宋代宫廷“队舞”的演化;三,金元时代锣鼓杂剧的遗响。跳戏的剧目多采自民间传说,且以武戏为主,清道光、咸丰年间,是跳戏最盛期,仅合阳沿黄河各村,就有三十多个“跳戏”班社,跳戏始终是以社戏形式出现的。
跳戏分为“广场跳”和“上台跳”两大类。武角出场时要“上势”,文角和女角要“踩场”,跳戏的声腔不称“唱”而名“吟”,以吟代唱,唱词简炼。
跳戏没有弦乐伴奏,演出时有大堂鼓一面,大锣两面,大铙钹、大唢呐各一对,还有小鼓二至三面。跳戏剧目丰富,建国后抢救出的有八十五本,现存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六十年代初曾铅印过一册,收入七个跳戏剧目。合阳跳戏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被誉为“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