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塘
王师
走进西塘之前,我窃以为西塘的美是一种经过人工雕琢的装饰美,于是那种不以为然的表情就毫无顾忌地挂在脸上。然而待我走到西塘景区的大门后,那种不以为然在不知不觉中溜进了西塘的河流中。
西塘景区的守门人无论男女都穿着大明制式的红色或紫色的飞鱼服,与锦衣卫相比只是少了一把绣春刀而已。大明的服装比满清的黄袍马褂好看多了,以致于在古色古香的大门前有着穿越到明朝的感觉。
西塘的确很美,且西塘的美是不分时段的,无论是夜晚的西塘还是白天的西塘,一个“美”字似乎总也无法概述西塘,西塘的美不仅仅是一种古典的美,她的美伴随着河中的小船以及河边的人流在缓缓流淌,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动态美。
西塘极富有江南水乡的特色。古人逐水而居是有道理的,有水才能生存,有大河穿越的城镇都是有灵气的。穿过西塘镇的那条河叫胥塘河,是西塘的母亲河,河水充盈丰沛。西塘这个江南水乡自然是有船的,古往今来江南经济的发达,纵横交错的河道及成本低廉的水上运输功不可没。西塘的船是传统木船,船夫轻松地操着桨,载着游客的小船在并不宽阔的河道中平稳地行驶着。两岸熙熙攘攘的行人成为他们眼中的风景,殊不知两岸的游客也在好奇地看着船上的游客。此情此景让我蓦然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夜幕下的西塘是一种颇具诱惑的朦胧美,西塘的红灯笼很好看,像糖葫芦一般串在一起,高高挂在两岸,与白墙黛瓦的明清建筑一起构成了古典美;那祥和的光倒映在水面上,似乎给美丽的胥塘河抹上了胭脂,让胥塘河多了一层羞涩和妩媚。塘东街的酒吧一条街是吸引众多的青年男女的地方,看来艳遇西塘不只是美丽的传说。在西塘的酒吧里有艳遇、有邂逅、更有点燃爱情火花的激情,那面贴满心愿的许愿红墙记录着多少美好的时光?没有人知道,但河上的那座石拱桥却默默地记在心上。
在西塘汉服文化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沿街有许多门面是出租或出售汉服的,西塘的街巷中到处都是穿汉服的美女,好像来到西塘不穿一次汉服就算白来一趟似的。穿着汉服的不乏有情侣,甚至一家三口都穿着汉服悠然自得地逛街,他们或流连在河边的石板路上,或相拥在石拱桥上看来往的船只,或停留在岸边拍照留影……汉服的兴起让汉家文化与西塘的美深深地融合在一起。
西塘是美食的天堂,店面里开放的橱窗飘出馋人的香味,不仅有本地的芡实糕、嘉兴的粽子、周庄的万三蹄膀,还有广东的猪脚饭、河南的羊肉烩面、新疆的大盘鸡……风靡各地的大餐、小吃在西塘荟萃。胥塘河两岸,每一间的铺子里都挤满了食客,因为店面的狭小,桌边的食客在自觉排队等待,在人头攒动中排队其实也是一道风景。
西塘是方言的天堂。因为游客太多,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汇成了方言的海洋。在这里大可不必为自己的方言愧疚,人海中既有大大咧咧的东北方言、吴侬软语的江浙方言,豪爽的山东口音、带有信天游味的陕北方言以及醋味十足的山西腔,还有难懂的闽南话,甚至在人群中还有不少老外,时不时冒出半生不熟的国语。
西塘是文化的天堂。西塘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无论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还是文化积淀,都留下吴越文化深深的印记。河西的街上还有古香古色的南社纪念馆、根雕博物馆,甚至还有全国唯一的纽扣博物馆、瓦当博物馆。走进纽扣博物馆,你会被那形形色色的纽扣所震撼;走进西塘西街51号的瓦当博物馆,这是古镇民间收藏家董纪法先生收集、陈列的江南水乡民间砖瓦艺术陈列馆,这里所展示的各种瓦当年代久远,从多个角度反映出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和江南经济的富足,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那天恰逢女神节,我们有幸在安境桥上看到了成队的花船,粉红的花瓣装饰着游船,每艘船上都有穿着汉服的少女在船头歌唱。在沿河万人眼光的注视下,船队缓缓而出,春风轻轻掠过,发出轻微的声音,仿佛在问:那船头的盛装女子又是谁家的新娘?
“春秋的河,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是西塘历史的浓缩,而西塘的美景又常常停留游客的梦中。
王师,男,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巢湖市作家协会理事,喜藏书,爱读书,也爱涂鸦,有文字散见于《新安晚报》《合肥日报》《马鞍山日报》《长春日报》等报刊。现供职于巢湖市半汤小学。
《巢时代》总第2397期
本期编辑:马骏斐 审核: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