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家长都以这样的一种观念来衡量自家孩子的学习热情——是否热衷发问。
我们特别推崇爱发问的孩子,觉得他们求知欲很强,上进心很强。反之,那些不怎么发问的孩子,却被盲目定性为不谦虚不好学的类型。
本质上说,喜欢发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的求知欲望。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他发问的频次,来判断他的学习状态。甚至,某些孩子刻意的发问,恰恰是他学习状态陷入盲目的最直观表现,而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却常常引以为傲。
最近这几年,兴起了一个名词,叫做“假学习”。这种“假学习”的孩子,常常关注时间成本,却不怎么关注自己做了多少事,效率如何。碰到问题就问,从来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习惯于拉长自己的学习时间,增加自己发问的频次,目的是让家长看到他的努力,让老师和同学关注到他在上进;而实际效果却非常差。
其实,有关于做学问的事儿,中国古人早就有了最好的诠释。学问学问,先学后问。试想一下道理也很简单,非自学无以质疑,问题,往往应该从我们自觉主动的深入思考而来,没有经过思考的问题,也许根本就不是“问题”,而是常识。我们教育者常常会发现,很多学生问的所谓“问题”,都是规则、定理、公式。这些纯粹记忆层面的东西,在很多学生身上,表现的极其模糊,他们甚至在面对试题时,竟然懒得对这些通式通法进行回忆,极其草率地向别人发问。或者,只是因为记忆的模糊点,导致了某些“底层困惑”,甫一张口,就会让人啼笑皆非。你看,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还有必要继续赞赏他们的所谓“不耻下问”吗?
以上是最低等级的发问者,这些孩子的无端发问,大抵源于个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淡忘,而这种淡忘其一自然是以往学习的轻描淡写浅尝辄止,其二当然是不善于或者是懒得复习巩固。这种学生,发问越多,惰性越大,问计于人,不如反求诸己。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回答他的问题,不如直接告诉他回到教材里去寻找答案。把1+1=2反复宣讲,对教育者而言只是折磨;对受教育者而言,却是巨大戕害。
比以上等级高一些的,是这样的学生,他们有扎实的基本功,甚至建立了比较丰满的知识框架。但是,他们没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看待问题,既不全面又流于肤浅,表面化地片段式地审题,解题过程中,极容易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一筹莫展不得不向人求助。就像是一个武林高手,上了擂台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就是脑袋不灵活甚至仅仅是眼神不太好,干脆就是看不出对手的破绽,比划了几下子,就要下台认输。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做教师的,要先教育他深思与明辨,最后才是审问。不鼓励也不排斥他们发问,但是要把重心放在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上。
最高等级的发问,是不问。有一些孩子,习惯于深度思考,敏于行而讷于“问”,他们善于“扪心自问”,绝不把问问题,作为提升学习成绩的手段,反而习惯于“自问自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拓宽自己的思维广度。视野得以开阔,能力得以提升。逐渐的,就成为了孩子们口中的“学霸”“学神”。
学习有疑问并不可怕,但是提问习惯还是会影响孩子一生。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了某些教育规范的框定,譬如:有问题要及时发问呀,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呀,要跟同学搞好团结呀。但是,有好多说教,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都是伪命题,会让孩子们碰壁的。他们不懂也就罢了,我们这些教育者和父母,要是都跟着一窝蜂似的起哄,那就极其危险了。
520心动模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