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旦角中谁是最早编演新戏的人?不是王瑶卿程砚秋,是梅兰芳

文摘   文化   2024-09-01 09:09   河北  

很多喜欢程派的人,以为京剧最早排演新戏的人是程砚秋,其实不是,程砚秋是梅兰芳的学生,他受梅兰芳的影响很大,排演新戏这一点也同样如此。

京剧的前辈王瑶卿是改革的先驱,但是他因为个人的嗓音原因,中期就过早地离开了舞台,他的很多的理想想法、理念,最后都传授给了他的亦师亦友的同行梅兰芳。

京剧改革的先驱者梅兰芳大师

在京剧的“四大名旦”中,最早排演新戏的也应该是梅兰芳。然后,他的同行看到他编演新戏的火爆,又羡慕又眼红,羡慕于他的想法超前,眼红他因此能挣来大把的银元。于是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也紧随其后,跟着相继编演了很多,具有各自独特个性特点的新编戏。

排演新戏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其中最大的一种阻力,就是旧思想的阻碍。很多观念保守的人,他们认为旧的规矩是不能打破的。实际我个人认为。根本的规矩是不能破,但是一些弊端的东西是需要修改和去除。当然,修改的人必须是在这一行中的顶级高手,否则那不是修改,也不是创新,那就就是赤裸裸的破坏!

这个问题实际很辩证,不是说强调规矩就不允许创新了,不是这个意思。很多人都误解了,它是有严苛条件限制的,就和一件略有破损的古代瓷器,很珍贵独一无二,你们谁敢拿出来,马路上叫住一个人就让他动手吗?同样道理。

这样一件古玩,你敢随便让人修理吗?

那么,对于梅兰芳和京剧的“四大名旦”来说,他们在那一时期,确实编演了很多新戏,也在这些新戏里注入了很多的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意义。特别是梅兰芳在舞台上的一些革新。可以讲是超前的、睿智的、空前绝后的!它涉及到舞台上的方方面面。比如:场面调度、服饰、头面、化妆、唱腔、切末、守旧等各方各面。小到头上的一个泡子,一个片子贴的位置,大到舞台的调度、守旧的挂放,以及舞台上桌椅板凳,乐队的配置甚至锣声的高低声音等等等等,这些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大幅度的革新。

梅兰芳对京剧旦角的这些改革,不但影响了他的同行;他们这一行当,而且还影响了其他的同行;其他的行当。当然,他们所编演的许多新戏中,作为前辈的王瑶卿先生也参与了创作,设计,排演和创腔中很多很多细节的工作。

京剧前辈改革家王瑶卿先生

京剧花衫这个行当是王瑶卿先生创立,梅兰芳先生完善的。王瑶卿先生在他的一生的艺术生涯中,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改革家。他年轻时候就改革了很多老戏,并且在那些戏中创造新腔。他还突破过去的青衣、花旦这两种行当;严格分工的这种桎梏。创造了融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体的一种新的行当:花衫。这种新艺术形式,最后由梅兰芳完善,四大名旦发扬光大的。

1914年,梅兰芳排演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时装新戏《孽海波澜》,这是一出用当时的真人真事改编的时装新戏。

故事讲的是:东北营口的农家少妇孟素卿,被坏婆婆哄骗到北京,卖给了玉莲班妓院。这个开妓院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恶霸张傻子张有,绰号“张傻子”,此人逼良为娼凶狠残暴,孟女在妓院里受尽了折磨和苦难。

北京丰台车站有个车守叫陈子珍,他老家也是营口人,有一天,他没事游荡烟花柳巷,巧遇孟氏素卿。同她聊天,孟女说起身世哭得十分悲伤,于是,这位陈先生就追问情由,得知竟是营口同乡,是孟耀昌之女,被婆母骗卖妓院。陈子珍顿觉“实在可惨”,于是约定,前往营口孟耀昌家送信,设计搭救孟素卿。

原来,与孟素卿同班的还有妓女贾香云,也是受张傻子虐待迫害的良家女性。商人赵荫卿欲救贾香云,被张讹诈银两并诬告拐卖人口。案件诉至协巡营,帮统杨钦三受理其案,最终究明实情。

梅兰芳在他晚年的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就详细谈到过他当时为什么想编演新戏的原因,他说:“我初次由沪返京以后,开始有了编演新戏的企图,我不愿意还站在这个旧的圈子里不动,我要走向这新的道路上去寻求发展!……1913年我从上海回来以后,就有了一点新的理解。觉得我们唱的老戏,都是取材于古代的史实,虽然有些戏的内容是有教育意义的,观众看了,总能多少起一点作用。

可是,如果直接采取现代的故事,编成新剧,看的人岂不更亲切有味?收效或许比老戏更大。这一种思潮,在我的脑子里转了半年。慢慢的戏馆方面也知道我有这个企图,就在那年的七月里,朝文社的管事,带了几个本子来跟我商量,要排演一出时装新戏。这里面有一出《孽海波澜》,是根据北京本地的时事新闻编写的。”(摘自《舞台生活四十年》___梅兰芳著)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其实,梅兰芳排演这种新戏也是受话剧影响,他的这种新的尝试不能说不好,但为什么后来这样的戏他基本不演都挂起来了呢?他是这样谈的:“这样的戏对于我们也是新鲜事物,以前从来没有弄过,我们也没有考虑皮黄的特点,结果上了台全不是那么回事,过去戏里的一切程式这里全都用不上,一切动作完全写实,没有了水袖,抖袖、整鬓,老技巧根本没了一点用武之地。场面上也只是按照剧情,机械地把锣鼓家伙加了进去。”

他虽然当时也发现了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些弊端,但他排演了这出《孽海波澜》以后,并没有觉得戏里的一些不利因素有什么阻挡,仍然兴趣盎然,接着,又排演了许多的时装戏,当然,他也开始改革服饰,唱腔化妆,排演古装戏以及传统新戏。比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太真外传》、《一缕麻》、《邓霞姑》、还编演了一些红楼戏,比如《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俊袭人》等等。

他说:“我排演的新戏大致分这么几个类别,第一类就是穿老戏服装的,比如《牢狱鸳鸯》。第二类,是穿时装的新戏。比如《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第三类,是我创制的古装新戏,比如,《黛玉葬花》、《嫦娥奔月》、《千金一笑》等。”(摘自《舞台生活四十年》___梅兰芳著)

他有一个庞大的由文人、银行家、商人、艺人组成的策划谋士团。为他设计唱腔;排练身段;编写剧本出谋划策。在他们这些人勤奋的运作中,梅兰芳的一出出的优秀的剧目就这样冉冉的产生了。这其中齐如山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他为梅兰芳编排了大型古装剧《霸王别姬》、《嫦娥奔月》、《洛神》、《天女散花》等戏。

当然这其中和王瑶卿先生对他的帮助也是分不开的。因为辅佐梅兰芳的一些文人,剧作家,他们只懂剧本儿,对戏曲的唱腔,身段,调度层面就不是很懂了。所以,王先生在唱腔设计以及身段设计,舞台设计上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比如《西施》这出梅派古典新编戏,全程都有王先生对唱腔设计的参与。

王先生对“四大名旦”的帮助非常大,他曾经帮助程砚秋先生完成了《锁麟囊》的编腔工作。那么其实梅兰芳的《西施》的编演,王瑶卿先生也是出力不少的,他在为梅先生编腔上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近代京剧旦角的革新,王瑶卿是先行开拓者,梅兰芳以及四大名旦是实践者。

梅派名剧《西施》

梅兰芳的剧目歌舞并重,唱腔和歌舞的比重都比较大。所以,他的中后期,编演的剧目就开始有目的的调整,一些新编时装戏他就不演了,他把重点放在了发展完善传统戏这一块。

他的好多新编剧目里,创造性的编演了很多的新的舞蹈唱腔,即古又新。其中,《霸王别姬》的剑舞。天女散花的绸舞到今天仍然被其后辈传人传承演出。但遗憾的是,很多优秀剧目以及舞蹈唱腔今天已经都失传了,比如像《上元夫人》的拂尘舞、《嫦娥奔月》的花镰舞、《千金一笑》的扑萤舞等等,他在这些戏里成功地运用了他首创的古装头饰。
新的服饰,新的化妆方法,突破了传统,让人们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感受,观众感觉到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形象。梅兰芳在戏曲的服饰、戏装、色调、图案、样式上的改革力度是空前绝后的,不但影响了旦角儿这个行当,而且影响了京剧的其他行当,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戏曲其他剧种的方方面面。

所以,说梅兰芳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里程碑,那是实至名归的。

春梦无痕乱弹聊戏
本公众号主要是我个人聊戏,聊京剧,聊艺术的一个平台,辅助转发其他人的文章做参考,大家共同研习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