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和素材整理自第六届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造魅力故乡论坛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1评估报告:中国城市人居蓝皮书(2023)》发布会主讲嘉宾Sok Vanna先生“Current Status of Global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演讲。
(2023年论坛主讲嘉宾):联合国人居署柬埔寨国家项目主任。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World Cities Report 2022:Envisaging the Future of Cities)指出,到2050年,城市化仍然是21世纪的强大趋势,全球城市人口将增长22亿人。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压力、环境问题、社会不平等以及经济波动等,这些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城市不仅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核心地带,贡献了全球GDP的80%以上。全球城市化正在加速进行,预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将占全球城市人口增长的93%。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等诸多机遇和挑战。城市化要求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因此需要大量投资。2019年,亚太地区有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根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学家估计,到2030年,亚太地区的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到60%,超过28亿,到2050年将达到近35亿,相当于每年增加4个东京人口规模的城市。快速的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大量上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城市面积不断扩张,这些对城市可持续化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亚太城市人口预测(2019-2050)
亚太地区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但是,收入不平等的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尤甚。从发展中国家拥挤的贫民窟到发达国家的无家可归者和贫困地带,城市贫困和不平等以多种形式呈现。收入不平等往往与地方政府收入下降相关,政府财政收入下降限制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有效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力和复原力的基础,但目前亚太地区的城市卫生系统未能跟上快速城市化的步伐,许多地区的贫困人口无法获得城市卫生系统的服务。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不断加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对风暴、洪水、海平面上升、高温、海岸淹没和盐水入侵的脆弱性正在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导致能源需求增长,而亚太地区的国家对化石燃料高度依赖,城市地区贡献了70%的温室气体排放。运输、能源和农业活动排放的空气污染对城市健康的影响日益增加,在2021年,只有0.1%的东亚城市、0.4%的东南亚城市和0.8%的南亚城市达到了世卫组织设立的PM2.5标准。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不少国家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程度极高,这不仅限制了能源的多样性,也增加了对能源供应的脆弱性。近年来,燃料危机的频发导致全球商品价格波动,影响了粮食安全。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贡献了约7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和化肥成本上升正在影响农业生产力和城市粮食安全。小麦和大米供应链的中断增加了粮食成本,影响了区域粮食安全。
《2023年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主要观点
《2023年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指出,亚太地区在所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进展缓慢,仅从2017年的4.4%增至2022年的14.4%。2017-2022 年亚太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情况注:每年的百分比代表实现所有17项目标的平均进展情况。根据目前的趋势,亚太地区实现SDG目标和具体目标所需的总年数可能增加数十年。在各个目标上,2022年亚太地区取得的进展如下图所示。202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概况注:进展评估方法详见 http://data.unescap.org。亚太地区在目标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目标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方面进展最大。目标7的进展主要得益于电力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国际社会对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支持。目标9的进展得益于移动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和最不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增加。
自2015年以来,亚太经社会成员和准成员在目标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目标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和目标14(水下生物)方面取得的进展最小。
目标13(气候行动)没有取得进展,反而在倒退。亚太区域既是气候变化影响的受害者,也是气候变化的施加者,有责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仔细审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具体目标,我们会发现,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30年,亚太区域118项可衡量的具体目标中,有90%可能无法实现。在这些具体目标中,每五个就有一项出现进展倒退的现象,这一不利趋势亟需扭转。
到 2030 年亚洲及太平洋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 169 项具体目标方面的预期进展情况
截至2020年,全球约有11亿人生活在贫民窟或类似条件下,其中90%集中在非洲和亚洲。全球无家可归者高达3.18亿。预计未来30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20亿,凸显了全球住房危机的严峻性。根据2020年126个国家1507个城市的数据,全球仅有51.6%的城市人口能够方便地使用公共交通,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大多为低运量的交通,例如公交车。来自120个国家1072个城市的2020年数据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城市中,仅有少于20%的区域被用于开放的公共空间和街道,远低于建议的比例。全球平均只有3.2%的城市土地用于公共空间,而街道用地仅占1.6%,导致大多数居民无法充分利用这些空间。截至2022年,全球有22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34亿人缺乏安全的卫生设施,19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服务。根据1990-2020年期间681个城市的数据,全球城市的物理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2000-2010年期间,土地年平均消耗率为2.0%,而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6%。2010-2020年期间,这两个比率分别降至1.5%和1.2%。城市无计划扩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各大城市中,约有13%的就业岗位与创意产业紧密相关,同时文创产业占全球GDP的3.1%。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截至2022年底,102个国家报告地方政府已经制定减少灾害风险战略,多于2015年的51个。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稳步下降,从2005-2015年的每100,000人1.64人降至2012-2021年的0.86人。然而,每100,000人中受灾害影响的人数从2005-2015年的1198人增至2012-2022年的2113人。全球99%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地区(世卫组织2021年准则),不同区域之间的空气质量差异显著。联合国人居署的调查显示,在96个国家的272个城市中,只有一半的城市在城市规划和管理过程中有公众参与。 城市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贡献者,其CO2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0%以上,凸显了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
就大多数可获得数据的指标而言,世界距离2015年设定的目标相去甚远。到2030年,如果城市政策和投资没有重大转变,我们将无法实现SDG11的关键目标,这将给世界各地的每个人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如果没有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将很难实现2030年议程的其余部分以及许多其他全球议程。
人类的现在和未来都离不开城市。现在是时候思考、规划和行动,我们有责任确保我们的城市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社会公正、环境健康的未来。这不仅仅是对当前世代的承诺,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携手,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蓝图。
参考资料:《2023年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Asia and the Pacific SDG Progress Report 2023)
“再造魅力故乡”专栏旨在分享和传播与会(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再造魅力故乡国际论坛)各国专家、学者和地方管理者在落实SDG11、推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搭建交流平台。
Special Committee for Human SettlementsChinese Socie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