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世界一流的各种单项文化、旅游、体育资源,但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运营成世界一流的消费产品和场景
“上海city不city?”“去上海过周末!”最近,上海很热闹,外国游客随处可见,从武康路City Walk打卡,到环人民广场沉浸式体验音乐剧,从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漫步,到上海博物馆和迪士尼观展嗨玩,各类文化体验层出不穷,引来了一大波国际流量和点赞。
在代表委员看来,这是上海文化魅力的生动体现,而文化是决定城市“识别度”的关键因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代表委员建议,深度挖掘开发各类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体验,打造头部产品,塑造更具魅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海城市IP。
面对“泼天”的中外游客流量,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此,代表委员有一个共识:好内容是品牌的源头活水。
市政协委员、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喻荣军发现,现在有很多年轻观众来上海看戏,以音乐剧为例,2023年全国近万场音乐剧中有6000场在上海,去年前10个月,全国音乐剧56%的票房来自上海。
上海文化“流量”如何继续突破?喻荣军建议,进一步深挖各类题材,注重发挥基金会作用,加强演出剧本和剧目孵化,把巡演变成驻演,与全国甚至全球演出市场进行互动,打造更多的上海首秀、首演,让上海的演出大码头“活起来”更“火起来”。
市人大代表、上海大剧院院长张颂华发现,头部顶流文化产品很受欢迎,往往一票难求,可以说文化大IP能充分带动整个行业发展。他建议,要进一步提升上海本土剧目原创开发能力,同时做强上海首演首秀,让周边、全国甚至全球观众都愿意到上海来,为了一部戏奔赴一座城。
在市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看来,世界级的文化品牌一定也是旅游目的地,要把重要的文化艺术节展活动与地标建设结合起来,建议提升剧院、博物馆、美术馆、画廊、音乐厅、著名院团和其它艺术机构的地标标识度和对外开放度。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历史文脉对城市IP有不可忽视的塑造作用。市人大代表、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上海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古籍资源,从中挖掘文化意义,申请世界记忆文献遗产等有很大空间。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原专职副主委周锋建议,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充分诠释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等,加强活化利用。
在讨论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时,很多代表委员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同一个关键词:整合。大家认为,当前上海音乐剧、沉浸式演出等不少文化资源以单项来看都很精彩,但尚未形成整体效应,显示度和效能因此打了折扣,应当变单打独斗为聚合发力。
市政协委员、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说,上海有世界一流的各种单项文化、旅游、体育资源,但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运营成世界一流的消费产品和场景。市人大代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周卫红建议,上海可借鉴国际先进做法,推出各种组合的“门票+”产品,如加上停车、餐饮、住宿、周边产品或者其他演出门票等,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
在代表委员看来,没有独特的文化,算不上是国际大都市;没有国际影响力,也谈不上是文化大都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文化出海”政策体系,助力更多文创企业、文化机构到世界舞台展示上海文化风采。
“现在评弹很受欢迎!”市政协委员、上海评弹团演员陆锦花介绍,去年春节,他们前往新加坡、美国等地演出,还在联合国开了场音乐会。“大家为什么这么热衷?离不开我们多年来对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推广。”
出海作品,同样要强调原创。市政协委员、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上海出品的音乐作品,正在由全球不同城市的著名乐团接力演出。作为本地的乐团,我们希望可以成为一个窗口,展现上海的国际魅力、影响力和城市活力。”
从上海走向全球的文化载体,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市政协委员、市作协党组书记马文运提到,多家网文平台加大了对海外业务的资金投入,利用人工智能翻译系统推动网文出海。
“在深度挖掘中华文化内涵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方面,游戏也具有天然的优势。”市人大代表、上海莉莉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胡睿说,上海游戏产业经过近十年发展,已成为全国游戏产业重镇和世界游戏产业高地,建议持续支持上海游戏拓展海外市场,充分利用游戏的数字技术特点,把优秀的上海文化推向世界。
摄影: 董天晔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