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5周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心指导和市委坚强领导下,积极担当作为、努力开拓进取,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奋力开创上海人大工作新局面。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在全国人大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召开市区人大座谈会贯彻落实,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服务保障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优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机制等方面,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修订后的《条例》在企业科技创新专章中,新增相应条款明确,本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进一步凸显了企业作为市场的行为主体,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创新“添柴加薪”。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修订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共97条,涉及21处修改,新增7条,许多条款的修改针对企业的痛点、难点。如明确深化“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建立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工作机制,规定企业服务专员定期走访、主动宣传涉企政策措施、为协调解决企业诉求提供服务等要求,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全面修订《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丰富金融领域“上海价格”“上海指数”指标体系,为上海更好服务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修订《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加快推进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跃升。
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商事、金融、开放等重点领域,发挥浦东新区法规创制性功能,为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提供法治支撑。洋山特殊综保区,这个将近1万平方米的专业仓库,一下子开进来20多辆二手车。这些车辆从欧美国家采购后海运至洋山,将在此进行专业维修后,再复运出境销售。《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若干规定》的出台,为这样“两头在外”的整车保税维修提供了法治支撑,也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为外贸新业态发展赋能。从电子产品、航空发动机到整车,保税维修业务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制定《上海市推进浦东新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若干规定》《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商事调解规定》《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运用区块链赋能电子单证应用若干规定》,审议了《上海市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若干规定》,用好用足国家立法授权,加大力度支持浦东新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
2024年,不少居民小区新建了非机动车停车棚,日常充电无需再争抢,车辆的进出通行也变得格外顺畅。这些变化都源于新修改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作出的新规定。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在法规通过后持续跟踪法规实施情况,推动政府加强充电设施建设,支持政府加强对电动自行车“拼加改”的源头治理和对违法充电行为的综合治理,更好回应人民群众期盼。
医疗保障关乎百姓健康、社会稳定,如何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缩小医保服务与群众需求的差距。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上海市医疗保障条例》,用法治方式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2024年10月23日至24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在沪举行。与会人员交流工作经验,并签署新的人大工作协作机制协议,首次编制三年协同立法工作计划,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协同立法、加强协同监督等5份文件,掀开新征程长三角地区人大协作新篇章。
2024年3月29日,沪苏浙人大共同召开《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条例》是立法法明确区域协同立法制度后第一部综合性跨省域创制性立法,构建了高效对接的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支持“跨区域许可互认”,这为示范区内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制度遵循和探索路径。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制定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和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制定《上海市气象条例》《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上海市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修改《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若干规定》等,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聚焦管好政府“钱袋子”,首次听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的报告,推动政府部门深化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和项目事前评估工作,督促总结经验做法、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完善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持续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实现预算、债务、国资、审计整改监督智能化提升,加快推进、实现市区镇三级人大系统建设和应用全覆盖。持续开展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听取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等,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让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火起来”“潮起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执法检查。位于南昌路上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得益于《条例》的贯彻实施,在100多年后修旧如旧、焕然新生,在不大的空间里,立体化、沉浸式解读历史,让“星火初燃”不再是历史的记忆,而是近在眼前、身临其境的真实场景,让更多市民爱上红色文化。
分好的垃圾后来去了哪里?对屡教不改的混投垃圾行为该如何执法?11月28日上午的市人大常委会对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围绕投放管理便民利民、促进分类习惯养成、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等,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提问。市绿化市容局、市发改委等18个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一一作答,共同推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面对技术赋能农业,智慧农业正在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上海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专项监督,针对用地保障难、人才缺乏等难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促进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此外,还开展上海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专题调研,强化农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工作力度,连续第三年开展安全生产监督,就外事工作服务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护规定执行情况开展监督,听取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两旧一村”改造工程推进情况等报告,努力打通解决民生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11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在沪举办座谈会,全国31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参加,共同学习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制定《关于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重要制度载体作用 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意见》,召开两次推进会,全力推进“十大行动”,实施30项举措、60条具体措施,将全市街镇层面的代表之家迭代升级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点,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党和政府献良策、为基层治理作贡献。
扩大征询“同心圆”,拓展民意“直通车”。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优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布局,将市级立法联系点从25个增加至36个,优化联系点布局,专设服务浦东新区法规联系点、实现街镇类联系点各区全覆盖。小小基层立法联系点,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大使命,透过这张民意网络,立法“飞入”寻常百姓家。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好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不断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深化落实“两个联系”,确保人大工作反映人民意愿。优化代表履职服务,持续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
人大代表建议,汇聚的是民声,反映的是民意。市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议案建议提出、交办、办理、督办的机制,推动代表建议从“写在纸上”到“落在地上”。
此外,首次开展年度代表履职优秀案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征集工作,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年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见,着力强化“四个机关”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质量立法的若干意见,出台改进监督工作的四项举措,首次举办市区人大“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创新举办 “上海人大讲坛”,以创新实干担当提升工作质效。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际传播,接待中美洲议会、日本国会众议院等参访团,承办43个国家议员出席的“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增进国际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了解和认同。
岁月更新又一年,砥砺奋进迈新步。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奋发作为,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新时代上海人大工作新局面,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而团结奋斗!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