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南开论坛之“中西马”汇通论坛第四讲丨吴晓明——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文摘   2024-11-30 21:15   天津  

    2024年11月22日,由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南开大学哲学院、南开大学社会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南开论坛之“中西马”汇通论坛第四讲在哲学院318会议室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晓明教授主讲,题目为“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讲座由南开大学哲学院王南湜教授和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干春松教授担任与谈人,南开大学哲学院谢永康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01

吴晓明老师首先概述了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困难,并指出中西对照的关键在于把握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别。吴老师区分了哲学的单纯形式含义实质含义。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前者被称为虚位,后者被称为定名。西方哲学的实质或定名是作为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以此为尺度,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哲学是在形而上学之内还是在形而上学之外?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分别考察西方形而上学和中国哲学的基本建制。吴老师指出,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将超感性世界与感性世界分割开并对立起来,二是主张真理或实在仅仅存在于超感性世界中,三是主张个别事物仅仅分有了超感性世界的理念。与此相对,中国哲学的基本建制是道器不割、体用不二、本末不遗、大道不离、人文日用。因而可以看到,中国哲学处在并且依其本质一向处在形而上学之外。就此而言,中国哲学的可能性恰恰在于其成为任何一种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形而上学是中国哲学的非本质。吴老师强调,唯有在形而上学开始自我批判的地方,在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那里,柏拉图主义形而上学的实质及其基本困难才得以显现出来。最后,吴老师分析了康德哲学同中国哲学的殊异,并指出,康德哲学作为一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现代形而上学,同中国哲学有着最为遥远的距离,因而应当对牟宗三借康德哲学之架构阐释和重构中国哲学的做法予以反思。


02

    在与谈环节中,王南湜教授和干春松教授分别围绕讲座主题同吴晓明教授进行对话和交流。王南湜老师指出,吴老师的报告关切于中国哲学的当代重建。为此,我们需要回答:中国哲学到底是什么?对此,以西释中的路径难以提供较好的回答,中国哲学研究需要回到自己本身,需要“自作主张”。中西哲学之辨的问题也是高清海先生晚年思考和关注的问题。高先生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是预成论,中国哲学的核心则是生成论;人的双重生命是理解上述理论分野的关键所在,人是哲学的奥秘。从中国哲学没有形而上学这一前提出发,干春松老师将问题推向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即未来的中国哲学是否应该拥有一种形而上学。这一问题也关联于,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和看待以牟宗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为中国哲学建构一种形而上学的探索和努力。近代中国面临着现代性的挑战,传统价值观受到怀疑。这时,迫切需要的是找到一个能够为传统思想奠基的确定之物,康德的道德律某种意义上呼应了这种需求。因此,应当对新儒家的工作报以同情式理解。随后,吴晓明老师针对与谈内容做出回复和澄清。


右滑查看更多现场图


03

    提问环节中,现场师生踊跃发言提问,吴晓明老师逐一做出回答。讲座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南开论坛之“中西马”汇通论坛旨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交融汇通搭建一个学术研讨平台,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增进跨文化、跨专业的深入对话与反思,助益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发展。


特别注意

B站"反思与批判"账号已有往期讲座录像,欢迎关注!

文案:吕润生  

海报:周怡辰  

摄影:张丘轲

编辑:杨帆  李佳奇 

校对:马可 

审核:谢永康

哲学院融媒体中心 宣



南开大学哲学院
南开大学哲学院的公众平台,是哲学院的宣传媒介,为哲学院的师生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源,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