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克立讲坛第二十四讲: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的谓述问题

文摘   2024-11-29 21:55   天津  


2024年11月25日晚,由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克立讲坛”系列讲座第二十四讲在南开大学哲学院317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匡钊老师主讲,题目为“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的谓述问题——以‘是谓’句为例”。本次讲座由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主持,天津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永路研究员担任与谈人,本院郑随心老师及本硕博学生二十余人参与活动。


讲座伊始,匡钊老师从出土文献的表达方式与存世文献的构造区别、风格差异引出讲座主题:出土文献保留了原始中国哲学语言面貌,而汉代后的传世经典历经语言标准化的过程,失去了上古汉语经常出现“是谓”句式的特定表达方式。而此类判断句式对应于西方哲学话语中则是关乎形上学的基本问题——“What it is”,这也是中西哲学共同面对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

进一步,匡钊老师以所谓“语言相对论原则”讲述不同语言背景下中西哲学与阐释之差异。以陈汉生(Chad Hansen)先生的表述引入,认为中国哲学传统的焦点与西方相同,但语言阐释上有差异。又援引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以描述哲学与语言学的关系:哲学中“主体”概念从名学(逻辑学)“主语”(substance)而来,其形而上学的核心在于西方语言中的主谓结构。而汉语从句法意义上无法找出主谓结构,无法形成谓述关系,虽无妨其为话题形式(topicalization)的语言,但从形态上决定了中西形上学的表述形态差异。

接着,匡钊老师以名家关于名实问题的讨论为例,讨论先秦哲学的“属性”与“本质”问题。他指出,名实相应中“实”是指某物成为其物自身的一个特征。在其基础上,白马问题的核心变成:如何“以名命物”?由此引出的两个核心问题:客观事物如何正确命名问题(即为西方哲学中的本质问题)与如何正确判断属性问题。从而将名实问题转化为经典亚氏逻辑中的形上学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早期先秦哲学存在着与亚氏形上学的对等描述。

回到出土文献中,匡钊老师从睡虎地、马王堆等文献中“是谓”与“为”的判断词的大量出现中,进一步讨论古汉语中系词的存在形式。“是谓”作为一个强判断形式,大量出现于出土的黄老学、术数文献中。匡钊老师指出,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最先注意到代词的术语话问题,但其专注于讨论“是”字在古汉语转化为系词的形成年代,其对于“谓”通假于“为”的动词化判断应纠正为哲学语境下的系词化判断。此外,他以王引之《经传释词》提出的“为”“谓”通假的基本判断等证据作为佐证,详细论证“谓”的系词化在注疏中出现的显著特征。“为”是上古汉语形式化的标记,“为”“谓”“谓之”的共同的基点则是“曰”字,“是谓”与同族术语的存在,从形式上为我们提供了先秦哲学中谓述问题在形态方面的存在证据。

最后,匡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升华、总结。“是谓”及其同族标志的存在,进一步提示我们中西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异相对表面化,但谓述问题背后隐藏着的实体观念,作为描述世界的深层支持,是最普遍的基本问题。“谓”所表明的语义内容,实质上是对事物的直接“命名”,同时隐含了实体存在的本体论预设。“形上学”的最基本的成立点是命名问题。亚氏形上学中“个体”命名难题则在先秦哲学的语境中则不存在。先秦同样可以存在“对于某物之所以为(是)某物”的清晰理解,并在此意义上构成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但是上古汉语的通用系词的缺席,或阻止了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形式化讨论的可能。

在讲座后的与谈环节,张永路老师简要回顾了匡老师的报告,他指出语言差异背后是哲学存在的根据性问题,语言哲学实际是形上学的依据,匡老师的工作抓住了中西哲学关键问题的实质,并保留了中西对话的可能。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生李佳慧结合清华简《五纪》文本对匡老师进一步提问,博士生吕润生对于亚氏逻辑与中西方命名差异问题、形上学与意义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提问,匡钊老师一一细致回答。

最后,卢兴老师对于讲座进行了总结,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宣布了本次讲座的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是哲学院“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二十四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往期回顾

“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

“克立讲坛”第一讲:“经学哲学”研究方向探析

“克立讲坛”第二讲:曾国藩的礼学经世思想

“克立讲坛”第三讲:儒家历史哲学刍议

“克立讲坛”第四讲:“全球老学”与中国经典译本的哲学意义

“克立讲坛”第五讲:方克立先生学术思想述要

“克立讲坛”第六讲:牟宗三道德形上学建构的康德桥梁与黑格尔原型

“克立讲坛”第七讲:四德论:孟子与柏拉图之间

“克立讲坛”第八讲:《孟子》《庄子》的共同话题

“克立讲坛”第九讲:孟子本心的“秩序”和“恶”的产生

“克立讲坛”第十讲:汤用彤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南开的渊源

“克立讲坛”第十一讲:林毓生教授治学的经验与方法

“克立讲坛”第十二讲:拉丁语《老子》中的“有”与“无”

“克立讲坛”第十三讲:一种“三纲六目图”及其成因

“克立讲坛”第十四讲:中国革命的思想道路

“克立讲坛”第十五讲:普遍意识与中国美学研究

“克立讲坛”第十六讲:批判诠释学与中国哲学

“克立讲坛”第十七讲:庄学对东晋佛学主要论题的影响

“克立讲坛”第十八讲:张载性二元论的内涵、思想渊源及其内在问题

“克立讲坛”第二十讲:东亚儒学视域下的人心道心问题

“克立讲坛”第二十一讲:对庄子“无待”问题的重新思考

“克立讲坛”第二十二讲:论王弼《老子注》的真实历史地位

“克立讲坛”第二十三讲:佛教哲学中的两种因果关系模型




文案:徐晨耀

审核:匡钊

排版:杨芊芊

编辑:马可

校对:马可

哲学院融媒体中心 宣


南开大学哲学院
南开大学哲学院的公众平台,是哲学院的宣传媒介,为哲学院的师生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源,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