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蜕变:入门课之思

教育   2025-01-08 16:55   山东  

新教师入门课


从教学新手到教学高手

如何站住、站稳、站好讲台

且看青年教师如何 修炼内力

实现成长加速度



转眼间,参加工作已经四个月了。回看我的第一节课,充满了不自信和紧张情绪,现在的我,已经能够得心应手的备课、上课,甚至能比较轻松地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虽然比不上老教师们,但已经有很大进步了。最近,刚刚上完新教师的入门课,对我来说如同经历了一场重大考试,从知道要上公开课的焦虑情绪,到制作PPT、设计教学思路的纠结,再到磨课、试讲的紧张、不自信,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艺术。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将这些知识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能力。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蕴含着满满的成就感。

入门课前:备课的艰辛与快乐


入门课的选题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这是一节公式推导课。备课过程中,我反复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力求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思路和应用简洁明了地传授给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渗透课标要求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核心素养。比如,导入环节一开始我用的哈尔滨摩天轮作为情境引入,希望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吸引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有趣。但经过与师傅讨论发现,这个引入和后面公式推导衔接不大,不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于是我重新思考,如何让导入环节与教学内容更加紧密地结合,以便学生能够顺畅地过渡到公式的学习,最终决定采用复习引入。


另外,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我也经历了一番自我挑战。起初,我的语言过于冗长,不够精炼。通过反复的无生试讲和自我反思,我学会了如何用更简洁、更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概念。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当自己的语言变得更加精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备课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它要求我不断地思考、修改、再思考。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打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推敲。然而,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让我在得到他人的认可时,感受到了深深的快乐。

入门课上:课堂的随机应变


在上正式的公开课前,我进行了两次试讲。第一次试讲时,我邀请了组内的老教师参与,他们从教学设计和学生互动两个维度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反馈。然而,试讲中的最大问题是我提前五分钟就完成了教学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安排了第二次试讲,这次我更加注重教学节奏的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恰到好处地展开。在正式上课时,我深深地意识到课堂预设与生成的重要性。尽管我在备课时已经尽可能地考虑到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实际的课堂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例如,学生公式推导不出来导致花费时间过长影响后续内容,自己因为紧张出现口误、笔误,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自己千万不能慌,要能随机应变,才能站稳讲台。


通过这些经历,我更加坚信,教学不仅需要充分的准备,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适应。每一次的课堂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将继续磨练我的随机应变能力,以更好地应对课堂上的各种情况,确保教学的流畅和有效。

入门课后:及时的自我反思


通过入门课,我开始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自我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的备课、试讲和课后反思都是我成长的宝贵机会。我学会了如何从学生的反应中寻找教学的不足,并据此调整我的教学策略,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本次入门课是我教师生涯的一个重要起点,它不仅让我对公开课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教学整个流程环节有了更深的理解,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虽然入门课是一个开始,但我知道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将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不断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



撰稿  |  刘舒婷

部门审核  |  李贵玲

责编  |  张译文

审编   |  王敏

终审  |  杨增良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