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客韵悠长  未来可期 ——评《鹤湖文史辑刊》第二辑

学术   2024-04-25 20:06   广东  

客韵悠长  未来可期


Book Review

——评《鹤湖文史辑刊》第二辑



- 左右滑动查看本辑封面及目录 -





《鹤湖文史辑刊》生发于深圳龙岗区民俗博物馆馆刊《深圳客家》,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负责具体编辑工作,辑刊聚焦于深圳本土客家群体,致力于挖掘、展示深圳本土特色客家文化,探索客家文化保护与活化、继承和创新。2022年年底第一辑正式面世之后,《鹤湖文史辑刊》迅速在海内外客家学界获得大量关注,不少客家研究学者对这本“年轻”但优质的刊物投注了大量期待。时隔一年,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第二辑于2023年年底顺利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该辑共设置了“理论与方法”、“历史与传承”、“开发与应用”、“新视界”、“专题研究”、“学人天地”以及对客家研究专著的书评等栏目,在延续第一辑的理论与实践并重、关注本土客家文化以及客家前沿研究之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客家研究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努力探索客家研究的新领域,颇具启发意义和创新性。

客家文化具有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的双重特质,本辑开篇推出的客家研究专家周建新教授关于客家研究的学术反思,不仅为“客家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也可作为理解该辑整体内容的切入点。周建新教授的文章从学术和学科两个维度,分析了客家文化从新兴专学到国际显学、从我国现行学科目录体系中“无位”到学科建设中的的“C位”,但同时也从偏门热门到冷门绝学的变化进程。他指出,尽管客家研究存在诸多危机与挑战,不过总体是“未来可期”。从辑刊内容上看,这个“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勇于探索客家研究学术增长点,理论可期;二是积极寻找客家文化活化实践路径,方法可期;三是大胆打开文化互动新视界,理念可期。


理论先行,探索客家研究学术增长点


一直以来,客家研究吸引了历史性、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诸多学者关注,体现出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辑刊“学人天地”版块,客家文化研究专家杨宏海教授详细地追忆了钟敬文先生对广东民俗学事业的关心及对客家文化的关注,特别是对“客家文化与都市民俗研究”这一思考的支持。“客家有很丰富的文化值得研究”(杨宏海),“客家民俗的调查研究,对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两个文明建设,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乌丙安)。

鉴于客家文化的重要学术价值,该辑理论研究版块既推出了客家史学研究,也同时兼顾客家文化的当代变迁,刊发了如早期客家史学之“正统”观研究、明代客家籍廉吏董越史料研究、南宋福建汀州宁化文教中兴考研究、明朝南岭山区社会治理与客家文化发展研究等主题研究成果,以及对日本学者饭岛典子著作《近代客家社会的形成:在“他称”与“自称”之间》的书评,均为客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而赣南客家传统村落水口区域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深圳市龙华区大浪客家人生仪礼调查、深圳客家与兴梅客家两地潘氏传统建筑比较研究、福建省客家宗族社会人物称呼研究等专题研究,则进一步呈现了客家文化的变迁特点。


图1 鹤湖新居内部(局部)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


实践为本,寻找客家文化活化新方法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客家文化作为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活化发展是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客家文化活化实践,对促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鹤湖文史辑刊》第二辑在反思客家文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客家文化的开发与应用投以更多关注。例如,结合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分别讨论了打造河源客家文化旅游品牌的路径,推动龙园客家聚落活化引领历史文化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实现横岗客家茶果制作技艺可持续性发展的渠道,以及促进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特别是王颖和李练英撰写的《历史文化资源引领城区高质量发展——以龙园客家聚落活化利用规划为例》一文,从深圳龙岗龙园客家聚落入手,通过评估关键要素价值、划分活化利用能级,针对该片区历史文化资源面临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困境,运用保护与修缮、进行创意改造和升级环境配套设施等多种方法,将客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融入到城市更新项目中,不仅带动了城区规划建设,还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品质提升。这一做法不仅是深圳地区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开创之举,更能成为国内传统文化活化创新的有效样板。


科技为媒,打开多元文化互动新视界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还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文化繁荣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持续成为热门话题,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然成为时代潮流。立足于深圳科技之都的特点,辑刊充分回应了客家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文化、互联网技术互动发展的诉求,辑刊“新视界”版块聚焦媒介传播技术,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短视频场域中的客家影像进行了分析,提出需要从影像质量、内容生产和互动传播渠道等方面为客家短视频传播提出策略。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科技的助力,相信在深圳这样一座“创意之都”“科技之城”,多元文化的互动发展理念能够使客家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商业增长点。


图2 鹤湖新居内部展馆一隅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


人文湾区的建设,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布局以及古村落的活化利用,都需要我们从理论、方法、理念等全方位做出切实可行的回应。深圳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客家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都市,其客家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创新性特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行示范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区,深圳在推动传统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方面也作出了诸多新的有益尝试。希望《鹤湖文史辑刊》推出的以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为主体的系列文章,能够让读者看到客家研究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并在解答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关系问题上,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与思考。



文:刘慧


作者简介

刘慧,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以及主持市级项目十余项。参与非遗生产性保护实践项目,并多次非遗类主题展览。参编民俗文化类书籍多册,在《文化遗产》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SUSTech社科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