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客家文化研究开新境 ——《鹤湖文史辑刊》第二辑读后感言

学术   2024-07-04 17:30   广东  

客家文化研究开新境


Book Review

——《鹤湖文史辑刊》第二辑读后感言



- 左右滑动查看本辑封面及目录 -





由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承编的《鹤湖文史辑刊》,是“客家学”研究的后起之秀。自2022年底第一辑面世之后,《鹤湖文史辑刊》又于今年5月推出第二辑,引起海内外客家学界广泛关注。捧读这本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装帧精美的辑刊,深感眼前一亮,其以全新的文化视角,展现出“本土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为客家文化研究开一新境,可谓佳作纷呈,气象万千。


本土性:放眼全球“大客家”


深圳毗邻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改革开放前,深圳原住民以客家人居多。近年来,深圳客家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本辑由贺翊昕、刘徽、刘晓春撰写的《深圳市龙华区大浪客家人生仪礼调查报告》,立足本土,以扎实的田野调查、真实的民俗书写,展示了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地区客家人生仪礼的风情画卷,具有重要价值。

深圳客家研究的“本土性”并不局限于深圳地区,而是放眼全球背景下的“大客家”,关注并研究这一族群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变迁。钟福民的《论赣南客家传统村落水口区域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一文,以赣南一个传统村落的核心生态区域——水口区域的客家文化空间为基点,探讨乡村振兴中的生态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刘涛的《南宋福建汀州宁化文教中兴考》一文,爬梳南宋理学家朱熹与福建汀州宁化县的历史渊源,揭示客家祖地宁化文教在南宋得以中兴的历史真相。胡方的《明朝南岭山区社会治理与客家文化的发展》一文,着眼赣闽粤交界客家聚居的南岭山区,探讨明朝时期这一地区地域文化的建构和文化认同的形成。黄文德的《深圳客家与兴梅客家建筑比较研究》一文,将深圳葵涌潘氏的客家传统建筑与其迁出地——梅县南口潘氏的客家传统建筑进行比较研究,颇有创获。


图1 鹤湖新居内部(局部)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



应用性:传承活化贵实践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深圳在客家文化传承活化方面勇于实践,如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甘坑客家小镇等典型个案已为世人瞩目。本辑中,由王颖、李练英撰写的《历史文化资源引领城区高质量发展》一文,从深圳龙岗一个典型的客家聚落入手,通过翔实的调查研究,对该片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保护、修缮与创意改造、环境升级等进行分类梳理与顶层设计,将客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融入到城市更新项目之中,不仅带动了城区规划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也大大提升了对传统客家文化进行活化利用的效率。

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客家文化进行“应用性”研究,是《鹤湖文史辑刊》的又一主要特色。秦晴的《河源客家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的若干思考》一文,对邻近珠三角、港澳,连接山区和沿海的河源市,在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中,就如何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土味”“文味”“潮味”的客家文化体验之旅,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对策建议。任欢的《赣南客家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一文,对客家人口最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赣南地区,在发展客家文化产业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与发展路向进行了探讨,颇具“应用性”研究特质,而曾瑜媛的《论非遗包容性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一文,以深圳横岗客家茶果这一“非遗”项目制作技艺为例,以小见大,引导人们有意识地参与“非遗”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实践。


图2 正在参观鹤湖新居的游客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



时代性:滨海客家开新篇


长期以来,由于客家人“逢山必住客、无客不住山”的特点,“山地客家”成为客家学研究主流。近年来,关于“滨海客家”的命题在深圳兴起,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思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鹤湖文史辑刊》第一辑在开篇就推出了杨宏海、吕莉的《滨海客家与客侨文化》,率先给出“滨海客家”定义,既从大山来到滨海的客家人,“将原乡客家文化与海洋文化融为一体,既保留山地客家的耕读传统和勤劳坚韧的精神,又吸纳海洋文化的开放、重商、包容、进取的元素,从而形成与山地客家文化有所不同的新质文化”。同时又指出:客家人播迁四海、落地生根形成的客侨文化,亦可列入滨海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过去,研究客侨文化大都集中在“华侨之乡”梅州,此文首次挖掘整理了历史上惠(阳)、东(莞)、宝(安)的新鲜史料,丰富了客侨文化的内涵。

本辑中还收入了拙文《关注客家文化与都市民俗研究》,回顾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与客家研究的不解之缘。钟老除了热情扶持《客家民俗》的创刊、热心关注客家山歌收集整理之外,还指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必然会出现都市新民俗文化,对这种现代民俗也要抓紧搜集和研究……搜集、研究和发扬地方民俗文化,是我们国民的庄严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文化创造的需要”。正是在钟敬文先生的精神感召下,由笔者领衔并与工作室团队三位专家开展深圳客家研究,于近期出版了《滨海客家》一书,为客家学研究提供新的学术增长点。这是在新时代开展客家研究的新篇章。

周建新的《客家研究的学术性与学科化》一文,是回顾过去与立足当下的一篇宏文,作者分析了客家文化从新兴专学到国际显学、从我国现行学科目录体系中“无位”到学科建设中的“C位”,但同时也从偏门热门到冷门绝学的变化过程。尽管客家研究存在诸多危机与挑战,作者仍然认为是“未来可期”。从《鹤湖文史辑刊》刊发的内容看,只要勇于探索客家研究的学术增长点,积极寻找客家文化活化的实践路径,确实是“未来可期”。毫无疑问,这正是客家文化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性”特征。


图3 鹤湖新居全景俯瞰图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新媒体的传播与发展方兴未艾。以客家文化为影像主题的作品逐渐涌现。移动短视频由于短小、生动和直观的特性,成为新媒体信息的重要途径。周华清、李小霞的《短视频环境中客家影像传播特征与策略》,以当下短视频平台中的影像文本为研究对象,探析客家文化在短视频传播环境中呈现出的变化和特征,为客家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影像传播提出策略,亦是促进客家文化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的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鹤湖文史辑刊》对海外客家研究也给予了关注。如第一辑满寻为日本学者饭岛典子、河合洋尚、小林宏至所著《客家:历史、文化、表象》一书所作的书评,指出此书挑战了社会中既有的各类有关客家的刻板印象,向读者们展现了客家族群丰富的多样性。第二辑温小兴为日本学者饭岛典子的著作《近代客家社会的形成:在“他称”与“自称”之间》所写的书评,指出该书不仅对西方传教士笔下的客家进行了系统梳理,还专门论述了客家人的自我认同意识如何在中西方各种力量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包括离不开南洋等海外“客家”观念的反哺。这一学术研究视角非常独特,对全面深入了解客家从“他称”到“自称”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深圳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客家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城市,肩负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的使命,在客家文化研究方面呈现“本土性”“应用性”“时代性”的鲜明特征,对客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进行了可贵探索,《鹤湖文史辑刊》的创办与发行,让我们看到了客家文化研究可喜的发展前景。



文:杨宏海



杨宏海,广东省梅州市人,深圳首批文艺名家工作室—“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领衔人、深圳市原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正局级)、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城市文化、客家文化研究和文创策划,其学术专著与文艺创作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中国作协《文艺报》“理论创新奖“等。

现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广东省专家委员会专家、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政府省情专家库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1988年出席北京第五次“全国文代会”,受到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SUSTech社科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