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江苏省地方戏剧传承人研修班——徐州梆子戏结业汇报暨结业仪式成功举办

文化   2024-10-22 22:18   江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金桂飘香,秋意绵长。10月19日下午“2024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江苏省地方戏剧州梆子戏传承人培训班结业汇报暨结业仪式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隆重举行。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鸿良,江苏省梆子剧院院长罗雷,南京市越剧团党支部书记、副团长李晓旭,江苏省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孔叶萍主任,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李为群,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余琼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结业仪式。我校各院系在校生近1000人观看了整场演出。



  传承经典,续写新篇  




本期培训于9月6日在徐州开班,是文学院举办的第三期非遗戏曲传承人培训班,共培训徐州梆子戏传承人40名。培训历时近两个月,围绕梆子戏的理论与实践,邀请有着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权威专家和表演艺术家,开设戏曲史、戏曲文化、美学、戏曲编剧、戏剧评论、舞美设计等多个方面的专题讲座28场,并组织学员们观看了第五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京剧《梅兰芳·丹桂记》和昆剧《西厢记》专场演出。培训的组织得到了徐州市文广旅局、徐州演艺集团和江苏省梆子剧院的大力支持,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培训任务。




  剧艺流芳,团铸辉煌  




此次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来自江苏省梆子剧院,该剧院隶属于徐州市演艺集团,创建于1950年,致力于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徐州梆子戏。曾经推出了《三断胭脂案》《又一村》《剑台新风》等多个在全国、全省斩获大奖的剧目,培养了张虹、燕凌等一批杰出的非遗传承人。剧院凝聚了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及强大的编、导、音、舞美力量,制作了一批高质量戏剧,在苏、鲁、豫、皖四省毗邻的淮海经济区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剧团曾多次赴日本半田、爱知、奥地利雷欧本市等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梆子传韵,戏彩飞扬  




当天展演的剧目《母亲》,是国家艺术基金 2019 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曾荣获文化和旅游部 2018年度剧本孵化计划项目(一类剧本)、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大奖”获奖剧目、2019 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江苏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奖项。

《母亲》讲述的是淮海战役中一个母亲和她三个儿子的故事。该剧将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与时代巨变的历史潮流融为一体。通过母亲范大娘送子参军、葬儿救生、生死年夜饭、敌营劝子等感人的行动,通过大段唱腔,把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对儿子牵心挂肠的母爱,对革命事业朴素的理解和真诚的支持,对好世道、好生活的梦想,表现得入情入理,感人至深。同时,该剧又有“土改分地”、“车轮滚滚”、“血染淮海”等展示人民战争的经典画面,完美再现了当年伟大的淮海战役主战场决战决胜的壮丽场景,全力歌颂了参战军民血染的风彩,是一部表现淮海战役军民关系的力作。

在演出过程中,台下的观众早已被剧中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到达剧目高潮时,不少观众早已饱含热泪。当最后一幕缓缓落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精评深析,真知灼见  




学员们精彩表演,得到了现场的权威专家及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认可和评价。李鸿良老师指出,该剧舞台形象饱满,情感传递激昂,是一出用艺术形式呈现的最佳思政课,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艺术魅力与精神洗礼;李晓旭老师直言自己被剧中母爱与历史精神的结合深深触动,认为学员们的表演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李为群老师称赞剧中女主角吴燕在角色塑造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全体演员专业素养高,敬业精神强,为观众奉献了一台非常精彩的演出。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在观看演出结束后,同学们的反响非常热烈,各抒己见。文学院唐榕同学说,通过观赏《母亲》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更深刻领悟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大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母亲》这样的优秀作品涌现,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精神滋养和艺术享受。

新传院吴浪同学说,这是他第一次观看舞台剧,非常震惊,没有想到舞台剧的感染力如此强大。音乐、布景、环境特效等艺术呈现打破了先前的刻板印象,舞台剧在塑造受众具身体验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社发院的张雯嘉同学说,这部戏剧不仅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铭记和对伟大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它提醒着我们,在和平年代,也要心怀家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演出结束后,与会领导及嘉宾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及“优秀学员”证书。

由文学院承办的江苏省地方戏剧传承人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三期,培训探索形成了“课程育人、管理育人和文化育人”的研培模式,已累计培训昆曲、京剧、淮剧和徐州梆子等非遗戏曲传承人100余人,有力提升了戏曲传承人的文化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并主动将培训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为推动非遗戏曲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应有贡献。

 END

编辑 | 宫汶汶

审核 | 乐怡婷 曹凯 苌明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