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乐菁莪,栖霞山下拔隽髦
江南文枢,沐日浴月
春诵夏弦,芝成灵华
本期“研途”采访的主角是2020级古典文献学专业的陈磊学长,现考研至清华大学历史系。
获
奖
情
况
与班级同学共同努力,荣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和校“十佳班级”等集体荣誉称号。曾任校团委校学生会权益维护部副部长,获评校优秀学生干部。曾获中国古文献奖学金外语专项奖,优秀学生奖学金二、三等奖。
社
会
实
践
在南京博物院志愿服务一年,志愿时长累计超过500小时,获评校优秀志愿者。
参与白莉老师《南京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项目,在江宁区黄龙岘村参与口述史调研两年。
考研复试后,在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实习一季度。
科
研
经
历
参与学习刘龙雨老师《〈读史方舆纪要〉地名数据库建设及地名研究》项目。在本专业,参与了高中正老师《北大汉简语词考释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参与整理蒋锡昌《老子校诂》,将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主持新传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古村的“记忆”与“新生”——黄龙岘智慧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传播》,主持社发院暑期实践项目《人口因素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研究——以南通市为例》。参与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基金项目《“世界文学之都”视角下的南京地域标识变迁研究》。
请问在考研、就业或者出国等诸多选择中,学长是否纠结过?最终又为什么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有没有某个特定的时刻或事件激发了这一决定?
大一在社发院纠结过,保研、考研、就业的形势均不明朗。大二我初转入古文献,但仍继续参与社发院白莉老师在江宁区黄龙岘的田野调查项目,在权益维护部为广大同学的服务值得追忆,但转专业的补课压力也很大,因而无力争取稀缺的保研名额。蒙系主任王锷老师、班主任高中正老师解惑,遂“收其放心”,大三以后除了将“黄龙岘”的调研项目贯穿始终,更多精力都放回到了学习之上。
我想考研这一形式,一直是南师古文献的主要升学途径,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家为什么选择加入或是留在这里。在大二选择转入看似比历史学还要冷门的古文献,更多是被老师们的人格魅力吸引。我大一时误打误撞选了王永吉老师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毕竟基础一般,没有“倒食甘蔗,渐入佳境”的感觉,但对王老师展现出的君子风度颇为向往。王老师表示既有意转入文学院,可以考虑古文献专业。曾有历史系同学偶遇赵生群老师,言及我的意向,赵老师便托他转达联系方式。号码自此便保存于手机之中,虽然从未敢叨扰赵老师,但老师们的热情包容与严谨求实,都让我始终感念,进入南师古文献是大学做出最重要也是最幸运的决定。
确定考研目标院校及专业时,学长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班主任高老师常说,感情很重要。我想这一认知,与高老师夫妇在南师文院本科的感情持续至今,成为一段佳话,不无关联。曾向高老师列出数所意向高校,得知我对象在北师大念书,老师回答得相当干脆:“那肯定报北京的高校嘛!”由于我是从历史系转到中文系古文献专业,考研的时候也自然不排斥报考历史系。相比中文系考研普遍的大综合、小综合,历史系自命题的备考范围会小一些(但9月26日,清华历史系也宣布回归313历史学统考)。由于我本科期间着重关注了历史人类学与出土文献这两个方向,又对数字人文、人工智能颇感兴趣,清华历史系与我相当契合。北京高校众多,也会有很好的交流学习环境。
我们知道,其实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想请问学长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目标院校专业的相关信息及资料呢?
无论是微信公众号,抑或是姆巴佩口中的“小哄猪”,都有很多历史学考研的分享经验,虽然不乏广告和引流贴,但经过筛选也可受益颇丰。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命题高校虽各有侧重,但大趋势都是用考卷展现各自的素养。据我所知,和我同届报考清华的,实际上早有考生相互联系,创建小群用作交流分享。有考上的同学给出了清晰的备考阅读方向,还有一些运气欠佳但调剂上岸的同学也在代课,粗略翻阅用于宣传的课件,也是用力颇勤。
即便是针对南师文学院考研,也有名声在外的某学考研机构,常有师友笑谈也许他们比本专业学生更了解老师们的命题风格。我想考研机构伪装学生求课件、资料是大家屡见不鲜的,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还是应当想清楚自己为何选择考研这条并不好走的路,又如何在答题过程中尽可能展现自己的知识背景与优势。如果选择走这条路,多向老师和学长学姐请教,正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体会过这条路的不易,更愿意向大家分享一些少走弯路的经验。
学长冲击清华大学想必是很有勇气和毅力的,对于我们南师大的同学来说,冲清北这类的985高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长是如何考量的?
高老师时常勉励我们,既然选定了目标,那更多是同自己较劲。众生皆苦,人活一世,无非是尽力即可,重要的是体验这一过程。只要坚持锻炼,保证身心健康,任何挑战只是暂时的坎。我们总能找到让自己足以潜心其中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一定需要通过学术科研取得,需要钻研的,是属于自己的生活本身。更为严峻的,我想不只是考研,在大语言模型乃至未来的多模态模型发展之际,找寻一个让自己足以心安,暂时还不那么容易被替代的方向,也许更有挑战性。我认为“上岸”是伪命题,当下已经很难找到一些顺心如意的方向或是职业。思索与取舍接踵而至的命题,是我们仍将长期面对的生活常态。
学长可以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专业吗?主要考哪些科目?难度如何?
清华历史系属于人文学院,考研原为自命题形式,分为中国史、世界史两大方向。但从今年开始也突然宣布回归统考,可见改为统考确实是大趋势。目前中国史每年招生3-5人,近些年基本在4-5人,世界史招生人数则相对少些。由于清北这类高校的复试比为1:2,也就意味着大家只要尽可能争取考进初试前十名,也就有机会在复试展现自己的能力。这些考察自命题的高校在网上都有详尽介绍,我只谈谈自己的感受。
前些日子好友转发某历史考研公号,指出清北历史系“凡人别报”,复旦历史系则是“可以一试”,不免偏颇,从学科实力来看,复旦历史系报考难度较大,也就是这些年名额略微增加。过去清华中国史的名额较少,也就意味着偶然性。目前来说,倘若继续保持每年5人的统招规模,还是具备一定容错率的。读研乃至未来的生活,更像是马拉松长跑,考研某种意义上像大型赛事的等待中签,全力以赴,终将踏上赛场。也许需要时间,才能回答适合我们的是全马、半马还是轻松跑。
都说“谋定而后动”,各科目的学习时间和任务需要合理分配,请问学长是如何规划整个备考时间表的?在计划定下之后又该如何保持自律,不浪费时间?
我相当懒散,对于背书这种重复枯燥的事情难以坐得住,但我对各种工具软件有好奇心,愿意在学习曲线陡峭但收益较大的软件学习上花功夫。从大三开始,我就逐渐对数字人文和人工智能更加关注,并且利用“渐进学习”和“间隔重复”的理念,先后利用obsidian、supermemo、anki等软件,将自己学习中需要记诵的知识处理成卡片加以复习。ChatGPT横空出世后,我利用各类大模型提升制卡的效率,贯穿了整个考研周期,虽然效果不是尽善尽美,和那些反复重复以加深记忆的背书方式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算法和效率上会有一些优势,且能够比较直观地体现出效率与进度,更适合我。由于我使用的是Windows系统,因而装了manictime和tai这两个记录软件时长的软件,这样可以自动记录我每天在电脑前的工作。
其实对我这种ENTP(时而INTJ,据说是镜像人格。虽然MBTI很容易刻板印象,但也许能反映部分内容)而言,制定计划并严格贯彻是比较困难的。我尽可能规避自己的懒散与拖延,将自己的好奇与钻研花在优化工具上面,当迭代出一套适合当下备考的工作流,就全力投入其中,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觉得不自律是人的天性,无须规避,只需要尽可能让自己远离诱惑,有如高中正老师在《记陈剑先生的读书与治学》一文中提到,陈先生为了避免分心,18年以后才被迫用微信。而陈先生常在健走之余反复听经典文献的音频,对文献如数家珍,这和“间隔重复”的理念也相似,正是前人的经验,让我确信自己的摸索是具备可行性的,各类软件的直观数据也让我得以了解复习进度,自然也就在这种钻研过程中拥有了“规划”。可能我更习惯长期规划,对于生活中的变数,则是接受并不断调整思路,也许沮丧与失落是难免的,但是决不放弃。
22年10月的几个凌晨,我在钻研在Windows上装原生模拟器
23年2月起我用tai自动记录的电脑时间消耗
以上的很多内容,其实都已经过时,现在我会继续用大模型辅助阅读,加以制卡,但软件已经更多使用思源笔记。而微软由于利润考量,也不再原生支持安卓模拟器,任何事情都在发展,很多工具都会过时,重要的是能否在其中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可复现的理念与方法。
针对不同科目,学长主要使用了哪些教材、辅导书或在线资源?可以和我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吗?
我们宿舍关系很融洽,也有很多一起努力的同学彼此鼓励,相互推荐资料,所以公共课我和普遍的备考思路没有什么区别,也并没有在公共课上面制卡。正因为思政我是硬背的,不像专业课因为有制作好的卡片,相对放心些,因而心力损耗颇大,会很担心自己背不出原理,只能靠自己的积累洋洋洒洒一通。但当考研前夜,师友、家人们纷纷发来祝福,我努努力把思政继续尽力背了背。由于当晚睡眠质量不佳,第二天牛饮咖啡,起床喝了两杯,到考点喝了一杯。考完思政的时候,感觉不是很理想,因为题目据说多已被押中,但我并不是那种能全部背下来的人。中午再喝咖啡,勉力睡了十分钟,又花一小段进考场前的时间大致看了看作文框架,旋即进考场,结果心境平和地考完了,感觉难度不大,然而上午喊容易的那些考生却颇愁眉不展,连道英语颇难,我倒有些意外。后来返校后,舍友表示他客观题对答案都是满分,倒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我俩六级都没上600分,也可见考研英语也许未必难度那么高,只是会出现部分区域压分的现象。
我想公共课更多是看对应试能力的考察,但平时的阅读积累也可能会有一些帮助,我平时比较关注各类政策走向,从高中起就热衷读各种时政分析,虽然对思政的背诵并无多少裨益,但考研英语的阅读相关文章,基本上主题都是我平时接触过的,比如“社会化抚养”“人工智能”相关,很多名词都耳熟能详,最后思政75,英语82,也算比较幸运。说这些也是给大家打气,如果日常生活中是那种愿意接触相关领域的,按照正常的节奏复习,即便状态有起伏,不会有太大问题,功在平时。
在复试阶段,学长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准备面试、英语口语等环节的相关经验和心得体会吗?面试有哪些加分项或是雷点呢?
由于本科期间科研经历相对全面,而且我自小就是班长,脸皮比较厚,表达能力比较强,对于复试并不担心。对于英语口语来说,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只要能正常沟通交流即可,不同院校的考察方案不同,按对应院校考察提醒准备,时间是充足的。从我的面试过程来看,直接从科研经历开始介绍,并且不断回答老师们的问题,整个面试都非常流畅,几乎所有问题都是脱口而出,更多当做一种向老师们线下请教的过程,我想虽然大家的水平实际上都很稚嫩,但只要自圆其说,逻辑清晰,老师能够体会到你的自信。也就是说,真正的面试要诀是你并非虚度整个大学生活,也并不只是在考研的这几个月认真记住了些东西,那种自信会自然而然呈现出来。至于雷点,以“清华中国史考研”为关键词检索,可以找到既有的教训。
我们知道,考研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必要的应试技巧,还需要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在备考过程中,学长是如何直面压力,管理焦虑、疲惫等情绪的呢?
我们专业保研名额稀缺,缺乏本硕贯通的机制,想要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又需要读研深造,因而老师们不断发声,希望有更多适合古文献学生的升学贯通机制。老师们对大家非常关心,也很支持大家的考研。大二的时候,班主任高老师就邀请过大四升学、就业的学长学姐给我们开分享会,受益匪浅,至今我仍常向学长学姐们请教。这次赴京复试,王永吉老师还托我给在京学长学姐们转递古文献四十周年校友通讯录,我想这就是南师古文献的强大归属感所在。
我们宿舍四人虽然分属三个专业,但大家情同手足,在备考中彼此激励,有负面情绪就睡前一起大发牢骚,晚间也常运动或是看轻松视频来疏解压力。女友梦晴也常鼓励支持,刚好她从上海出差返程,特地来南京给我打气。得知我住的考研酒店隔音不佳,她自己住下,让我去住她在南站隔音较好的酒店,我自是带着大家的鼓励,努力复习到后半夜,越多看一些,焦虑就少一些,后来在考场上看到专业课考题几乎都有所涉猎,笑着答完考卷。整个考研过程,我的心情从失落变为轻松,多亏大家厚爱与支持。
此外,永吉老师拉了一个“爱文献·爱摄影”群,咱们班同学在王老师带领下都对摄影挺感兴趣,有时候复习累了,我也会在校园里面记录各种美景。至于专业四十周年系列活动,南京的一些讲座,考古文博在薛城考古基地的中秋聚餐赏月活动,我也都没落下,和师友们在一起欢聚,体会生活本身的乐趣,都是放松的不二之选。
学长平时是一个人在图书馆奋斗,还是和同伴一起?学长更推荐哪一种模式?
我都尝试过,如果彼此都是自制力较强、规划能力较好的,那会有正向促进,倘若在一起很容易分神聊天,无法多进入心流状态,则效率会大幅降低。但考研绝不是自己的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和身边同学沟通复习进度,尤其是公共课,如果能与身边大部分同学的节奏保持一致,则不至于掉链子。而专业课则更需要按照自身实际不断调整规划。
看到学长一些社会实践、学生工作和竞赛活动,学长愿意谈谈在这些方面的收获和经验吗?
我参加学生工作更多是为了体验,所以选择了权益维护部这一部门。在这一部门,我先后承担处理洗衣机费用较高、打印店擅自复制学生资料以牟利、理发店办卡后不予退款以及冬季供应的热水不足的相关提案,能为同学们做些实事,是我在学生工作中比较有获得感的,正如我对参与十佳班级评比这样的活动很有参与感,有认同感的事情总会做起来更有积极性,考研虽累,但也要有这样一种认同感始终保存于心。
关注南通老龄化、少子化,参与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地域标识变迁,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在我成长求学之地开展的,会更有认同感。在黄龙岘的田野调查则是我本科除了古文献专业学习之外的最大收获点,在白莉老师带领下,在众多师友包容关怀中,我通过参与口述史调研,有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深刻经历。在这次田野中,第一次体会到了项目申报与实地调研的艰辛,后来这些内容成为了我主持的大创课题,涉及黄龙岘的相关研究也成为了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如何将古文献、历史学与田野调查、人类学相结合,是我本科期间的一大尝试,目前来看,至少我自己有了很大收获,也写出了一篇让自己觉得乐在其中的毕业论文。
在黄龙岘参与口述史调研
学长考研上岸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对于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学长有怎样的安排和期待?
我在7月底结束在古联的实习后,向侯旭东老师寄去后续规划,摘录部分放在此处。
从复试结束后的3月22日,一直到本月底,前后除返校、回家之外,在古联大数据中心共实习34天,了解了大模型训练数据录入、OCR技术迭代和大模型设计路线若干问题,对数字人文的前沿领域有了更多体会。业界的项目可行分析以及实际推进情况,需要与预期产出高度配合,其间与其他院校合作的沟通过程,乃至OCR识别引擎和大模型方向的反复讨论,都能让我体会到企业对成本预算的不断把控。古联的很多运营思路,也能使我理解为什么能做出易用的经典古籍库等数据库。
除实习之外,我还带着阅读了简牍文书相关研究,并继续阅读老师们的文集。前者主要围绕《当代简帛学研究》继续理清各领域研究概貌,并配合《简牍探中华》加以思考研究与节目呈现的各自尺度。后者近期在读《近观中古史》,许多领域与本科关注的兴趣点相吻合,因而读来生动可感。我想开学之后如有机会,争取尽快加入读简班跟从师长们研习相关文献。
8月以后我在成都陪一陪在封面新闻就职记者的女友,白天她去上班,我去图书馆继续阅读相关内容,晚间一起去吃些、做些清淡饮食。说来令人感叹,我与她初中同学,她在北师大文学院毕业之后,选择从事记者,但北京的严肃新闻媒体均不招收无正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所以只能继续异地。在阅读老师作品时也常发现提及买菜做饭,因而在读研前,争取把下厨领域的生活经验再提一提,也算向老师们看齐。
在侯老师和班主任高老师指点下,我也向计算机系李霜洁老师请教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问题,并在老师提醒下调整了相关规划,一定在重视原生领域基础之下,利用空闲时间了解相关技术,以免被技术浪潮困身,迷失在工具之中。
今天和学长的交流非常愉快,也让我们得到了许多经验。学长能够走到今天,想必也有一些激励自己的格言,可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句最喜欢的话吗?
读书思陈见,文章需懂删。
在选取格言时,颇为头疼,我想这与考研其实也相似,想要有一个确定无疑的规划很耗心力,但是把文字先打起来,事情逐渐做起来,会逐渐体会到事情逐渐步入正轨,也就自然而然有了收获。我先后阅读杨新勋老师、苏芃老师访谈李灵年先生的文章,又回顾了侯旭东老师的相关访谈,最后参考了高老师记录陈剑老师治学的文章,从这些常读常新的文章之中,我挑出了也常列于我微信读书之中的隽语,也即这句话。我想老师们的教诲都有涉及慎思明辨,也常提及在研究领域要关注取舍,做好减法,因而选此作结。
流水任东西,寸心翻海又鲲游
长亭更短亭,前路自有到来风
携书剑,览明月
愿诸君云程发轫,花生满路
END
文案 | 孙思雨 王爽
编辑 | 严轶
审核 | 曹凯 杨鸿飞 苌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