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战略互惠:中日相向而行关系持续改善

文摘   2024-12-25 13:40   日本  

中文导报 一周话题
作者:申文


时光匆匆又一年。回顾2024年的中日关系,最重要的转变是双方重申、推进、落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这意味着自新冠疫情以来长期处于低迷的中日关系正在迎来柳暗花明的时刻。

去年11月举行的旧金山APEC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两国领导人重申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共识,重新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两国关系定位,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为2024年的中日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

今年4月16日,日本发布2024年《外交蓝皮书》,时隔五年重申“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并强调了构建稳定的、建设性的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日本外务省的《外交蓝皮书》是总结过去一年国际形势和日本外交政策变化的重要文件。关于中日关系,最新《外交蓝皮书》认为,尽管日本与中国之间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保持建设性的稳定关系对两国非常重要,双方需要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这一措辞的前一次出现还是在2019年的报告中。日媒体分析称,去年11月中日首脑重新确认战略互惠关系定位,影响重大。

2024年,日本政坛经历了自民党总裁选举和众议院解散选举的重大变化,石破茂内阁新起航,而执政自民党自2013年以来首次在众议院处于未过半的尴尬境地。石破茂首相上任后,迅速履行了一系列外交行程。10月10日,石破茂在老挝与中国总理李强进行了会谈,中方高度评价石破首相在施政演讲中表明继续推进与中国的战略互惠关系,两国总理确认了推进追求共同利益的“战略互惠关系”,努力取得双边合作成果,促进两国在各个层面的交流与沟通。

11月15日,石破茂在秘鲁利马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两国关系具有超越双边的重要意义。中方愿同日方一道,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和方向,坚守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中日双方重申并推进战略互惠关系,成为2024年中日关系的主旋律,也反映到民间外交的主场和中国的外交评价中。

12月4日-5日,第20届东京-北京论坛在东京召开,并发表了凝聚中日共识的《东京宣言》。本次“两京论坛”是跨越疫情之后、时隔六年首次在日本线下举行。本届“两京论坛”规模扩大,议题广泛,汇聚了中日两国400余位各界代表参会,在中日双方相向而行、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当前,中日之间最大的公共外交平台吸引了广泛关注。两国有识之士认为,在中日共同面临着变乱交织的世界场景,还有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的巨大不确定性,两国寻求对话与合作、发展建设性的稳定的战略互惠关系是唯一正确选择。

1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202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发表了演讲,纵论国际形势,畅谈中国外交。王毅在演讲中谈到中日关系时表示,中日再次确认了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双边关系。

近日,驻日大使吴江浩接受日本主流媒体《读卖新闻》专访时指出:今年以来,中日再次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这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引领意义。共识既已达成,关键在于落实。要坚持正确相互认知,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体现到具体行动之中。我们愿同日方一道,保持交往互动,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加强民众交流,推动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未来一段,两国领导人还有接触互动的机会,期待积极互动越来越多,推动两国关系持续稳定改善。

2024年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步骤中,最醒目的举措当推“中国恢复对日免签”和“中日就福岛核废水排海达成共识”两项重要事宜,有效解决了日本人长挂心头的悬案,为两国关系稳定改善扫清了障碍。

其一,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树立了促进文旅交流人员往来4000万的目标。今年以来,中国人访日人数翻番,消费独占鳌头,而中国重开对日免签,更有助于双向旅游和人员往来的恢复;其二,中日经过多轮磋商达成双边共识,以确保包括中国在内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开展独立取样监测、实验室分析比对。根据日方做出的承诺,中方近期已开始实施独立取样监测。尽管双方未就解禁日本水产品输华达成具体的“时间表”,但是日方越有效回应各方关切,就越有利于推动实现自身期待。

当然,2024年的中日关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多起意外的突发事件因冲击性大,影响面广,为中日关系带来了挑战和考验。5月31日,中国网红“铁头”董光明等三人合谋在东京靖国神社门口附近的“神社”石柱上脱裤撒尿,并用红漆喷上了英文“Toilet(厕所)”一字,全过程视频上传到网上。董光明和徐来玉6月1日逃回上海,东京警视厅公安部发出了通缉令,旅居日本的姜卓君因涉案于7月9日被捕。三人的行为曝光后,引起日本公众的强烈愤怒,而在中国网络上却引起了叫好声,被称为反日英雄。国内民粹主义抬头,引爆法治社会的讨论,冲击着中日关系。

6月24日下午,一对日本母子在苏州乘坐校车时被一名中国男子持刀刺伤,事发过程中,随车人员胡友平阻拦了嫌疑人而被刺身受重伤,不治身亡,涉事日籍儿童得以逃生。苏州追授胡友平“见义勇为模范”,中国官媒褒扬义举,也强调偶发事件切勿政治化。9月18日上午,一名深圳日本人学校的十岁男童,在离校门外200米处被一名44岁男子持刀袭击受伤,翌日凌晨于医院不治身亡。这是三个月内,中国大陆发生的第二起日本人学校学生被袭击事件,引发了外国人在中国的安全顾虑,或加剧中日紧张关系。

以上这些充满民粹主义色彩的突发事件,对两国舆论和民间心理造成巨大冲击,不可小觑。但是相对于中日关系改善的大趋势而言,只要两国政府和主流社会响应时代的呼声、锚定战略互惠的方向,终将化解所有的干扰和阻力,成就中日关系健康稳定的未来。


东瀛万事通
中文产业株式会社推出的资讯平台,包括贸易、旅游、通讯、教育、时事等,致力于介绍日本社会、华人生活、旅日场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