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断裂之郯庐断裂
1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国家自然博物馆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岩石圈断裂带,也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和成矿带,同时还是一条构造活动带和地震带。其左行走滑特征显著,两侧规律性地分布着金矿等多金属矿产。
金矿的形成往往与深大断裂的关系密切。关于郯庐断裂带的走滑启动时间与机制,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而郯庐断裂带的岩浆岩活动与成矿作用更是地矿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本文基于近年来对郯庐断裂带沿线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人资料,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认为,郯庐断裂的大型走滑启动与早白垩世(约143Ma)洋底高原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密切相关。这一切割岩石圈深度的大型断裂是导致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键因素,为深部幔源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金等多金属矿产多形成于郯庐断裂大型挤压走滑后(约123Ma)的伸展背景。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与金矿成矿关系提供了新的认识,对进一步研究郯庐断裂带具有启发性作用。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郯庐断裂带的岩浆岩活动期次
3 郯庐断裂带沿线不同期次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4 郯庐断裂的走滑启动时间与机制探讨
5 郯庐断裂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6 郯庐断裂带成矿作用
7 结论
深断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深断裂影响深度大,延伸距离长,同时控制矿产的形成与分布(任纪舜等,1980)。中国出露有10多条超岩石圈断裂带和80余条岩石圈断裂带和为数更多的壳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一条岩石圈断裂带,最大位移量超过700km,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一条中、新生代岩浆、成矿和构造活动带。
郯庐断裂大型走滑启动时间及机制一直存有争议。前人主要通过精确测定断裂带内的糜棱岩形成时间或者通过研究断裂带可能切割的盆地及其沉积中心的演变来约束走滑时间。关于郯庐断裂大型走滑的时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晚侏罗一早白垩世(Xu Jiawei and Zhu Guang,1994)、早白垩世(朱光等,2016)、三叠纪(万天丰等,1996)以及中三叠世—侏罗纪(陈宣华等,2000)。另外,对于大型走滑的启动机制,则有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朱光等,2016,2018)或与欧亚板块在中—新生代板块漂移过程有关(梁光河,2018)等主要不同认识。
另外,华北克拉通的破坏主要发生在中生代,主要有以下模型:①下陆壳拆沉;②热/化学侵蚀;③板块俯冲转换,主要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郯庐断裂带作为岩石圈地幔转换和置换的优先区域,其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如何?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强烈构造变形带,大致沿沈阳至广济一线展布,是濒西太平洋东亚大陆边缘上一条巨型断裂带,总体呈北北东向(25°~40°)延伸,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km。不同的学者对该断裂带做了较多研究,尽管有诸多争议,但是众多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是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强减薄带,其岩浆活动峰期和华北地区一致。从南到北,郯庐断裂带依次经过扬子板块、大别-苏鲁造山带、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东部的兴蒙造山带。该断裂带由多条平行或斜向的小型断裂带构成,在东北地区主要有三个断裂组成:长春-哈尔滨断裂、依兰-伊通断裂和抚顺-密山断裂;郯庐断裂在巢湖之南大致分成两支,一支沿广济-黎塘、宿松-灵山等地进入越南境内,另一支经安庆后沿赣江行进。
郯庐断裂带沿线发育大量的中生代岩浆岩(图1)。约139个岩体的锆石U-Pb年龄数据显示郯庐断裂带附近中生代岩浆岩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晚三叠世(233∽200Ma)、侏罗纪中期(185∽155Ma)和早白垩世(145~105Ma),并显示出不同的岩浆活动峰期。中酸性岩浆岩显示四个岩浆活动峰,分别在∽219Ma、∽180Ma、∽159Ma和∽127Ma;基性岩浆岩显示三个岩浆活动峰,分别在~213Ma、∽159Ma和∽124Ma(图2)。
图1 郯庐断裂带沿线中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简图
岩石圈厚度据文献Liu Mingqi和Li Zhonghai,2018;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位置据文献Wang Chunguang et al.,2018lithospheric thickness of the NCC after Liu Ming qi and Li Zhonghai,2019;the locations of the mantle peridotite xenoliths in Cenozoic basalts after;Wang Chunguang et al.,2018.
中生代基性岩在郯庐断裂带附近分布有限,不同时代基性岩的分布范围也不同。三叠纪基性岩仅在辽宁和山东局部地区分布;侏罗纪基性岩除辽宁地区晚侏罗世的基性岩出现外,其他地区尚未发现相比较而言,白垩纪的基性岩浆岩分布广泛。郯庐断裂带附近地区晚三叠世基性岩浆岩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的弟兄山岩体、于屯岩体、韩家岭岩体附近,最早为227Ma的煌斑岩。在山东地区茬山岩体附近也有少量的三叠纪基性岩浆岩,岩性为辉长岩和玄武岩等。侏罗纪的基性岩仅在辽宁地区被发现,岩浆作用时间是162~155Ma。从早白垩世开始,断裂带及邻区基性岩浆活动逐渐增多,在辽宁弟兄山、五龙和于屯等地均有发育,在山东省主要分布于济南、邹平、莱芜、沂南、威海、荣成、青岛、日照等地,其岩性主要为辉长岩及零星的玄武岩,其就位年龄为144~111M。
郯庐断裂带的中生代岩浆岩SiO2含量范围变化大为43%∽79%(图3a),大多数三叠纪岩浆岩具高K2O和Na2O含量特征(图3a),AI2O3含量较低,多属于准铝质;大部分属于高钾钙碱性或粗橄玄武岩系列(图3b)具有碰撞后岩浆岩特征。与三叠纪岩浆岩相比,侏罗纪岩浆岩的K2O和Na2O变化大(图3b),AI2O3含量更高,部分属过铝质。白垩纪岩浆岩则多为钙碱性系列(图3)。对于郯庐断裂带沿线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来说,根据S/Y比值、Sr、Y和Yb含量(使用Defant和Drummond(1990)对埃达克岩的定义)和Mg#值(Mg#=100X(MgO/40.31)/(MgO/40.31+FeOT/71.844),郯庐断裂带沿线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可分为四种类型:①高Mg#埃达克岩(HMA,通常Sr/Y>20,Y(X10-6)<18,Mg#>45)玄武岩部分熔融的物质应具有低的Mg#值(通常<45));②低镁埃达克岩(LMA,通常Sr/Y>20,Y(X10-6)<18和Mg#<45);③正常的中酸性岩石(NIF,Sr/Y<20或Sr(X10-6)<400)和④A型花岗岩。
图3 郯庐断裂带附近地区中生代样品和SiO2-K2O图解
对于郯庐断裂带沿线中生代基性岩,按照其地球化学特征不同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性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Pb和轻稀土元素(LREE),而亏损Nb和其他高场强元素(HFSE),同时还具有较低的Nb/U和Ce/Pb比值,总体上与岛弧玄武岩(AB)特征类似,而该类基性岩从三叠纪到白垩纪均在研究区出现;另一类为基性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但亏损K,并未显示Nb和其他高场强元素(HFSE)的亏损,具有较高的Nb/U和Ce/Pb比值,与洋岛玄武岩(OIB)特征相似,而该类基性岩在研究区仅在122Ma之后才出现。
三叠纪期间,辽宁和山东地区同时有埃达克岩和A型花岗岩的侵位。辽宁地区埃达克岩的年龄范围为219~224Ma,A型花岗岩的年龄约为215Ma。同样地,山东地区埃达克岩的年龄约为211Ma,A型花岗岩的年龄约为215Ma。研究表明,三叠纪埃达克岩主要由克拉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图4)。A型花岗岩通常被认为是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形成,如辽宁地区三叠纪弟兄山岩体显示的A型花岗岩特征,具有高εHf(t)值(-3.4∽+1.2)和较低的δ18O值(5.52‰∽7.29‰)值,表明它是由新生大陆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山东地区三叠纪显示A型花岗岩特征的岩体为甲子山岩体(215Ma),岩性为正长岩,其Sr和Nd同位素组成与该地区同时代的镁铁质岩脉相似,表明其成因相似。结合正长岩的主微量元素及锆石Hf-O同位素,大别—苏鲁造山带正长岩-花岗岩和超高压变质火成岩在微量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特征上普遍相似,表明其成因与俯冲大陆地壳本身有关。因此,三叠纪正长岩来源于造山岩石圈地幔和俯冲大陆地壳在折返阶段的部分熔融,表明俯冲的大陆地壳在大陆碰撞过程中再循环到地幔深处,从而产生了地壳-地幔的相互作用。Yang Jinhuietal.(2005)对这些岩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模拟,表明正长岩可能是由单斜辉石和橄榄石的早期分离结晶,叠加后续少量的地壳物质混染形成。三叠纪基性岩石显示出相对富集的Hf同位素成分,表明这些岩石主要来自克拉通古老的岩石圈地幔。
图4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高S/Y比值花岗岩类YbSN-(Sm/Yb)SN图(a)和(b)SiO2-S/Y图解
侏罗纪岩浆的地球化学成分变化范围较大(图3),应该与这些岩石的不同岩浆源区和形成时期的构造背景有关。侏罗纪岩浆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和粗橄玄武岩系列岩石(图3),源区较复杂,包括古老的大陆地壳下地壳底部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
在∽125Ma时(图2,图6)A型花岗岩开始产出。此外,∽123Ma之后,出现具有类似洋岛玄武岩(OIB)的基性岩石。这种差异表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地球化学性质在∽123Ma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产生于三叠纪和早白垩世之间的类似于岛弧玄武岩的基性岩应该是三叠纪期间华南大陆地壳俯冲相关熔体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之间的反应形成,以及侏罗纪和白垩纪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流体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之间的反应产物。对于具有类似于洋岛玄武岩特征的基性岩石来说,它们可能是俯冲古太平洋板块产生的熔体参与交代、并使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或软流圈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这类岩石的产生表明华北克拉通的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开始被年轻新生的岩石圈地幔所取代。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可视为同时期华北克拉通东部演化的缩影。侏罗纪期间,仅断裂带南端的大别地区表现为左行走滑运动特征。该次运动与燕山运动A幕同时,是区域北西-南东向挤压的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开始受西太平洋俯冲作用影响。早白垩世初期,郯庐断裂带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左旋走滑运动,这与燕山运动的B幕同时。
由任纪舜先生2013年主编的《国际亚洲地质图》可以看出,中国东部的琉球群岛-吕宋岛链明显被一洋底高原压弯(图7),从而推断该洋底高原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是导致郯庐断裂大规模左行走滑的主要原因。该洋底高原火山岩年龄应大于等于郯庐断裂大规模走滑的时代。
图7 欧亚构造格架简图
华北克拉通的破坏不仅指岩石圈变薄,还包含岩石圈地幔的置换,伴随着大规模岩浆作用,强烈的地壳变形(变质核杂岩、伸展和走滑构造)和频繁的地震活动。华北克拉通的破坏主要发生在中生代,在此期间,至少经历了三个方向的俯冲和挤压。板块俯冲对克拉通内产生的岩浆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中生代晚期,整个克拉通都受到古太平洋俯冲的影响,这也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峰期。然而,如果华北克拉通的破坏主要受到板块俯冲改造从而破坏,那么破坏最严重的地方应该发生在最靠近华北克拉通边缘俯冲带的区域。与上述推断不同的是,通过对比新生代地幔橄榄岩在华北克拉通的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发现,离断裂带越近,难熔的古老的原始地幔残留的痕迹就越少。因此,郯庐断裂带是岩石圈地幔转换和置换的优先区域。郯庐断裂这一切割岩石圈深度的大型断裂是导致华北克拉通发生破坏的关键因素,不但使整个华北克拉通东部发生了大规模错动,而且为深部幔源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更加有利于热/化学侵蚀,并最后导致沿郯庐断裂大范围的下地壳拆沉(图8)。
图8 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模式简图
郯庐断裂带两侧分布广泛的固体(金多金属、金刚石等)和能源(油气)矿产,在空间上有规律地成群成带分布(图9)。郯庐断裂带在成矿作用中的主要表现为:错移更早期的成矿带、控制大量早白垩世金等多金属矿床的分布及形成、控制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发育和演化。
图9 郯庐断裂带沿线矿产分布简图
安徽蚌埠-五河地区与山东玲珑地区金矿与晚侏罗世侵入岩有关,可作为被郯庐断裂走滑错移的代表,同时也表明郯庐断裂大型走滑的时间应晚于158.5Ma(玲珑花岗岩的时代,林博磊和李碧乐,2013)。但胶东地区许多大型金矿多与早白垩世侵入岩有关,比如:郭家岭花岗岩、伟德山花岗岩和崂山花岗岩等多形成于132∽109Ma(图10),主要成矿期为122∽105Ma,略晚于区域上大量A型花岗岩侵位时代(∽123Ma),相当于郯庐断裂大型挤压走滑后的伸展阶段。
(1)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一条岩石圈断裂,其走滑启动应和早白垩世(∽143MQ洋底高原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有关,并在早白垩世以∽3.5厘米/年的速率左旋走滑;
(2)郯庐断裂这一切割岩石圈深度的大型断裂是导致华北克拉通发生破坏的关键因素,为深部幔源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
(3)郯庐断裂带两侧有规律地成群成带分布的金矿等多金属矿产,与郯庐断裂大型挤压走滑后(∽123Ma)的伸展背景有关。
致谢: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对稿件的审查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谨以此文庆贺任纪舜先生九十华诞!
公司介绍
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Suntrans)成立于 2008 年 2 月。公司总部设立在北京,在美国纽约设有分公司,并在乌干达和巴基斯设有办事处。在董事长吕国博士的带领下,历时15年,阳光创译由最初只有6人的翻译团队发展至今成为拥有50 余名全职管理人员、 1024 名兼职译员和 68 名核心译审人员的专业队伍。
阳光创译是中国领先的专业领域多语服务提供商,是中国专业地质矿业语言服务领军品牌。目前是中国翻译协会成员、中国语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和中国矿业联合会全球地质信息共享委员会理事会成员。阳光创译致力于为中国地质、矿业以及石油领域企业国际化和本地化提供整体语言解决方案,主要从语言翻译服务、人才培养和咨询服务三方面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阳光创译的核心定位已经由最初的“阳光创译=矿业翻译”——中国地质矿业翻译领军品牌逐渐延伸扩展成“阳光创译=中国国际矿业服务大平台”,涵盖矿业翻译、矿业会展、矿业咨询、矿业猎头、“一带一路”矿业商会、矿业媒体等国际矿业服务板。
热文推荐:
相关业务需求即可致电下方相关责任人
吕国博士 | 董事长 | 1127203572@qq.com |
电话:13401184506 | 微信:suntrans-mining | |
孙玉梅 | 总经理 | 853495100@qq.com |
电话:010-82865216 | 微信:853495100 | |
Gary | 矿业外语猎头 | 582934973@qq.com |
电话:13311203631 | 微信:suntrans222 | |
Bruce | 英语翻译 | 1935014417@qq.com |
电话:13693672413 | 微信:13693672413 | |
刘鑫 | 论文翻译 | 1749173384@qq.com |
电话:13683660873 | 微信:lvy_09260312 | |
苗菁 | 地矿报告翻译 | 2534271235@qq.com |
电话:13683661813 | 微信:zyy-suntrans | |
Jerry | 口译 | 2268356581@qq.com |
电话:13681439112 | 微信:miningtranslation | |
范瑞瑞 | 媒体合作 | 1985130191@qq.com |
电话:17310253590 | 微信:suntrans2014 | |
Tom | 全职招聘 | 347562171@qq.com |
电话:13661190472 | 微信:13661190472 | |
赵宏 | 矿业咨询部主任 | 1583289628@qq.com |
电话:13683660397 | 微信:suntrans_1543 | |
Mary | 矿业咨询部副主任 | 3073107861@qq.com |
电话:15210897852 | 微信:suntrans-1938 | |
Mary | 矿产贸易总监 | 1529169438@qq.com |
电话:17310657953 | 微信:ha15313128283 | |
刘英龙 | 董事长助理兼销售经理 | 3602237436@qq.com |
电话:15701297623 | 微信:suntrans_6787 |
打造中国地质矿业翻译领军品牌
阳光创译的核心定位已经由最初的“阳光创译=矿业翻译”——中国地质矿业翻译领军品牌逐渐延伸扩展成“阳光创译=中国国际矿业服务大平台”,涵盖矿业翻译、矿业会展、矿业咨询、矿业猎头、“一带一路”矿业商会、矿业媒体等国际矿业服务板块。
文章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石玉若,康月蓝,彭文骁.2025.深大断裂之郯庐断裂.地质学报,99(1):000∽000,doi: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24415。《覆盖区找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不代表阳光创译立场,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各位阅读者交流参考之目的。本号所转载内容没有任何商业宣传目的,仅供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主编删除(主编微信:suntrans2008),另外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立刻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
商务合作:请加编辑微信suntrans2008(添加时请您标明“公众号商务合作”意向);联系电话:15313128281
图片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者对版权有疑问,请联系邮件1943581358@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