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釉直颈瓶
2009年的冬天,我正好在浙江绍兴开会,顺便去那一带的古玩市场逛逛。尽管天冷,但前来淘宝的人还是不少。
那天下着大雪,行走不太方便,我见市场里一处地方围着一堆人,便好奇地过去打探。
约莫有十来个人,围着中间一个小寸头,看起来四十来岁的样子,他见着人越来越多,才慢悠悠地说道:“这是我去年在日本德岛旅游时买的,听说是唐代晚期的越窑青瓷瓶,花了不少钱,想请大家帮忙掌掌眼。”
“唐代青瓷?”
旁边众人立马就议论开来:
“唐代的青瓷?哪有这么容易得到。”
“日本倒是不一定,唐代确实流了些青瓷过去,这瓶外形九分像,成色也亮,怕不是真的吧。”
“给我看看瓶底啊。”
“颜色这么亮,不会是秘色瓷吧?”
围过来的人里也有懂行的,立马让他拿来看看,“小寸头”珍惜宝贝,只是托在掌心晃了晃,旁边的人也不知道看清楚了没有。
有人喊道:“你这样谁看得清啊,拿近点儿。”
“小寸头”立马露出为难的神色来,这倒也不怪他,若真是唐代的越窑青瓷,那倒真是珍贵了,岂能轻易给旁人看,弄坏了咋办?
越窑青瓷始于汉代,盛行于唐代。那时的文人雅士喜欢饮茶,越窑瓷有着温润如玉的釉色,色彩又是青绿带点闪黄,能够很好地烘托出茶汤的颜色,因此受到大家的喜爱。在今天看来,也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宝贝,收藏价值极高。
“小寸头”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闹得有些尴尬,半晌才不情愿地把青瓷瓶完全地亮了出来。
秘色瓷八棱净瓶
我对这越窑青瓷瓶的兴趣也是极大,连忙凑过去看了看。这瓶颈上宽下窄,瓶口呈敞开的喇叭状,瓶颈细长,两侧带有耳挂,瓶身饱满,瓶肚圆润。若是不看真伪,单单是这瓶的外形就算精品。
我凑到“小寸头”面前,问了一句:
“是青中泛黄吗?”
“小寸头”一愣,挠了挠头说:“看起来有点像,您懂?”
今天人们以为的青瓷,大都是指其翠绿晶莹的釉色,但其实唐代早期的越窑并非青葱似玉,反而是青中泛黄或者米黄色,只是因为晚期烧制方法的变化,才会出现翠绿的模样。
我仔细看了看他手中的青瓷瓶,片刻后才有了发现。我鉴定瓷器,一般会从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来判断:首先是从釉色,其次是胎体,最后是器型和工艺。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从唐代开始就是专门进贡给宫廷的瓷器,虽然制作工艺未知,釉色的配方也从未外传,但它外表如冰似玉,通体呈青色,极好辨认。
而手上这只青瓷瓶虽说一眼看上去温润,但仔细观察能看到翠青色当中还掺杂着浮在釉体表面的淡黄色,很明显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补缺和补釉,通过作伪的方法重塑了青瓷瓶的釉体。
再看胎体。瓷器之贵,贵在瓷泥。古代的胎体烧制,材料都惯用当时的瓷土,烧制出来是白胎,内壁也有旋纹。而现代工艺惯用高岭土,烧制出来则是灰胎。
装烧的匣钵
越窑最出名的就是匣钵装烧法,晚唐时期在烧制时会在器物底部留下一个豌豆状的烧制痕迹,但现代工艺过于精巧,有些时候甚至可以仿造出古代的烧制痕迹。
我从挎包里掏出“祖传”的放大镜,在自然光下细细看了起来。
刚才有人说这瓶的成色好,的确不假,釉面暗淡,有些浑浊感,也符合青瓷瓶端庄大气的外形。但现今作伪手法高超,防不胜防,有时候连专业的鉴定人士都会中招。
“老师……您看这青瓷瓶?”
可能是被我随意拿出来的放大镜唬住了,“小寸头”直接喊起了老师。
我刚想回答,忽然之间,就发现了在器底部有一条细细的拼接痕。
原来如此。
我无奈一笑,心里明白了八九分,嘴上一边含糊其词地应承着“不错,不错……”一边往人群外走去。
这样的场合,我一般是不会公开下结论的。如果我说这个瓷器好,难免会有人认为我是托儿;如果我说这个瓷器不好,难免会引起店家的不满。
刚才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断痕,其实是作假者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段。大概在晚清至民国那段时间,民间存在大量的清乾隆时期瓷器碎片,有的手艺人就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旧瓷器上的部件拼接起来。
多年过去了,我鉴定过许许多多的瓷器,见识也比当年更加广阔。每当我鉴定出一个东西是贋品后,那些原本态度极好的人都会对我抱有一定的怀疑,一部分人信,一部分人说再去找别的人鉴定一番。我虽感慨,但也更加痛恨那些做贋品的人。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当年在绍兴碰到的“小寸头”。即使以我现在的目光看来,他手里的那件假瓷器,也是贋品里极为高端的一类。它的釉色也好,瓶身也漂亮,不知做出这样贋品的伪造者,是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态?
《收藏圈》书
购书
◇每册定价49元(包邮)
◇扫描下面的微信二维码,直接添加作者微信下单,快捷、安全
◇邀入《收藏圈》读者群,共同探讨收藏投资与鉴赏,防范诈骗
作者林必忠微信二维码
《收藏圈:一个文物工作者的防骗手记》推广17
您的赞赏是创作者最大的动力
终结诈骗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