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家的“唐三彩”

文摘   社会   2024-07-12 06:30   重庆  

  我小姨家在农村,偌大的一个院子里只住着小姨和小姨夫两人,表兄妹们早已去珠三角打拼发展了,所以每次看到我们来,小姨总是很热情。

  唯一让我头疼的是小姨这两年不知道是受了她那些“坝坝舞姐妹”的影响,还是看了什么新闻报道,居然开始一门心思搞起了收藏。

  一个对古玩、收藏毫无基础、毫无了解的人突然要去钻研这个,我是感到很害怕的。在我看来,一旦起了这个心思,那就是一块送到别人嘴边的“肥肉”了。

  所幸,我这个小姨只是喜欢看,偶尔才买一些很便宜的器物,还总喜欢拿给我鉴定。那红得发亮的色彩,歪歪扭扭的“大清宣统年制”款,无比粗糙的工艺,这放在潘家园应该都是照批发价卖的。

  可我又不好跟她直说,通常都是对她说:“小姨啊,你这个瓶啊,买得不错,拿回去放着装饰,当当花瓶也是极好的。”她应该也明白我的意思,来找我鉴定几次之后,就再也没来过了。

  我心想,小姨大概已经放弃了收藏这条路了。

  某年春节,陪家人走亲访友的我去小姨家吃饭。刚好那天没什么事,未及饭点,我们便早早到了。小姨热情地招呼之后,悄悄对我说:“来来来,小姨最近淘到了不少货真价实的东西,不比以前啦!”我听得一头雾水,满脸疑惑。

  不一会儿,几件器物便映入我眼帘。我甚至没来得及拿出放大镜,就被小姨拉到其中一件“宝贝”面前。

  这是一个人物造型的陶俑,除了胎体白地之外,还有铅黄、绿、青三彩釉色。

  唐代三彩釉陶器……这个甚至不需要用放大镜就能一眼看出来真伪。

  “不要以为小姨老了就不能搞收藏了。你看看这东西,是唐三彩吧?”小姨眉飞色舞道。

  “这特征,确实是唐三彩的特征。”我说道,“只具有特征,也不能说明其它的呀。”

  “放心吧,我早已经请网上的权威专家鉴定了,说我这是真品,值不少钱呢。咋了,你不信?你来看看我这手机里还有视频,快来看看。”

  视频中,一位自称文物鉴定专家的中年男子正襟危坐,努力地隔屏看着这“唐三彩”,嘴里不停地碎碎念。没想到看了几分钟,就大喊一声:“好东西,开门到代唐三彩,你发财了……稍停片刻,如果有需要可以找我帮您开一份鉴定证书,您这东西可值不少钱……”

  这岂不是在大街上随便挑一个人来这儿坐着就算专家吗?

  我径直拿起这件“唐三彩”,小姨见状,赶忙叫我轻拿轻放。我发现釉面上的开片缝隙比较宽,明显是用氢氟酸或者醋酸等弱酸处理过,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发现,开片的中心是鼓起的。虽然它乍看之下非常精美,但是做旧痕迹太明显,用来骗骗“小白”再合适不过了。

  我实在不知如何向小姨开口,于是计上心头,给这位专家设了一个“套”。我向小姨要到了该鉴定专家的联系方式,首先“一阵肉痛”般缴纳了一笔“巨额”的鉴定费之后,专家的鉴定也开始了。

  专家细看一会儿我躲躲藏藏展示的藏品后,发话了:“你这个玉叫圆镯,品相真的好,拍卖价大概50万元,去年佳士得拍卖过一个类似的。”

  专家笃定的话语令我啼笑皆非。因为所谓的50万元圆镯,其实就是我环绕在手腕上的白色塑料水管。

  我立马和专家摊牌了,将我的“圆镯”取下向专家比了比。只见他的脸当场就绿了,一脸表情复杂地关掉了鉴定视频。

  小姨脸色也不太好,我急忙上前安慰:“小姨,天上不会掉馅饼,掉到地上也是有陷阱的,哪有这么好捡漏呢?您可以有这个爱好,但是不能想着靠它发财。”

  在我的开解下,小姨渐渐地减少了对收藏的狂热。

  后来我再去小姨家的时候,“唐三彩”依旧摆在那儿,时刻提醒着小姨珍惜当下生活,远离捡漏。

收藏圈》书

购书

◇每册定价49元(包邮)

◇扫描下面的微信二维码,直接添加作者微信下单,快捷、安全

◇邀入《收藏圈》读者群,共同探讨收藏投资与鉴赏,防范诈骗

作者林必忠微信二维码

  《收藏圈:一个文物工作者的防骗手记》推广18

您的赞赏是创作者最大的动力

终结诈骗宝典

有趣的防骗素材

专业的反诈知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如喜欢,请点下面的“在看”

终结诈骗宝典
打假、反诈骗、公检法、历史文化、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