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一堆人开始怨天怨地怨空气怨后勤怨苏联人开挂
然而德军闪电战初期补给没问题的时候东线单月陆军弹药消耗不超过11万吨,莫斯科会战期间最困难的单月弹药消耗量也有近7万吨,有什么资格抱怨后勤不行的?德棍吹牛皮的时候拿野战陆军人数去跟苏军总兵力去比强行德军以少打多甚至兵力悬殊,开始甩锅的时候开始找辅助部队(其中包括负责输送物资的帝国铁路等组织)开骂了?不过也正常。毕竟德棍的世界里只有德军是人,辅助部队不是人,根本不配算进东线总兵力拉低强大无比的德军的对苏兵力对比
所以德军要么学学第6师团在布甘维尔的死亡冲锋(带了不到1000发山野榴炮弹主动进攻死亡5000击毙美军不到300的死亡冲锋)别带那么多武器弹药挺直腰板伸长脖子让苏军杀个痛快全部死光,要么把臭嘴闭上别哔哔后勤
先说一下,德军的实力被高估严重。整个莫斯科会战,中央集团军群吃进去大约60万补充兵力或整建制兵团的兵力,打完各师缺额(按补充到完全满编而不是补充到被砍以后的编制的满编算)60万。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会战前也有一定缺额,这一因素会使估计的德军损失偏高,同时中央集团军群除下属各师建制内的兵力以外,各级指挥机关、独立作战部队、后勤和战斗保障等部队等也存在一定缺额这会造成对德军损失的低估。综合分析,中央集团军群整个莫斯科会战从1941年10月到1942年4月损失有可能达到120万人。常被引用的十日报告伤亡数字没那么多(但奇怪的是中央集团军群在1941-2年冬非战斗减员特别多,远多于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这极大增加了中央集团军群在1941-2年冬季战局中的损失)
德军整个战争期间损失明显超过上报伤亡数,不过1941-2年冬季战局期间未必还很严重
同期苏军损失:莫斯科防御战阶段、莫斯科大反攻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损失分别是658279、370955、776889人。合计1806123人
德军交换比没高到哪里去。即使是前期打了个歼灭战的其他情况下也是如此(但10月的歼灭战中相对轻易消灭了大量苏军。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这个阶段苏军损失也漏报,不过给出的论据自相矛盾)
关于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变化情况我后文中会写到
关于始怨天怨地怨空气怨后勤怨苏联人开挂,其中前三个是个调侃。天气和后勤是真有人拿出来用来给德国人洗地。关于天气已经有答主贴过了。很显然第一当年莫斯科附近并没有特别冷,第二12月5日苏军开始顶着风雪反攻,德军躲在屋子/掩体/战壕里蹲坑伏击,打不过才撤,第三严寒不是苏联法师放的,虽然苏联人打仗喜欢在主要方向集中兵力兵器但不能人为集中严寒,寒冷天气也不是只冻德军不冻苏军更不会只冻中央集团军群不冻北方、南方集团军群
关于莫斯科当时的气温,从别的答主那里盗个图
着重扯一下后勤
先说一下基本观点:德军在莫斯科的战败,后勤和天气是一部分原因,但主要原因在于德军就是打不过。不仅进攻攻不动而且苏军反攻初期防御也很踉跄。具体情况后文中具体分析
----------------------------------分割线------------------------------------------
先展示一下什么叫真·缺乏弹药+补给崩溃
以日军顶级精锐的第6师团在布干维尔战役中的第二次总攻击(song ren tou)为例
战前日军的弹药储备和火力配置是这样的:
——可以清楚的看到,150mm、100mm榴弹炮分别只有两门就算了,炮弹居然只带了多达40+80=120发……请问你们是去逗逼的吗?
野战炮兵联队参战两个大队六个中队12门94式山炮,每门备弹100发,而且:
对手真的不是国军是美军
对手真的不是国军是美军
对手真的不是国军是美军
对手真的不是国军是美军
可以,这波人头送的很好,我服
于是打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结合这个生动的案例,想必读者朋友对于后勤保障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基本、直观的认识了
----------------------------------分割线------------------------------------------
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讨论德军后勤问题。先贴个图:1941.6-1943.5东线德军陆军弹药消耗
既然有具体数据,那么就来计算一下。为方便计算,6月22-30日视作1/4个月,以1941年6-10月为第一阶段,1941年10、11月为第二阶段,1941年12月到1942年4月为第三阶段。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按照德棍的说法,后勤问题始于1941年10月的俄式泥泞,因此姑且划分出补给没问题的进攻阶段和补给可能有问题的进攻阶段。同时考虑到1941年12月5日苏军发起冬季大反攻并且1941-2年冬季战局的反攻持续到1942年4月(莫斯科大反攻第二阶段持续到1942年4月20日结束)所以划分一个防御阶段
根据计算,第一阶段东线德军陆军弹药总消耗量340896吨,每月平均弹药消耗104891.077吨,第二阶段总消耗量158598吨,每月平均消耗79299吨,第三阶段总消耗429204吨,每月平均消耗85840.8吨
也就是说虽然第二、三阶段虽然东线德军的弹药消耗量低是低了点但远远没有低到所谓“补给困绝后勤瘫痪”的程度。夸大德军后勤上的困难,将德军遭遇的后勤问题定性为直接造成惨败的不可抗力,显然淡化了德军战场表现的拙劣
更何况,弹药不是你要多少就能拿到多少,也要看德国的弹药产量。1941年德军仅陆军就在东线耗弹583041吨,超过德国1941年全年弹药产量(54万吨)。如果没有之前的库存的话,德军早就补给困绝了
当然,即使是1940年及以前生产的弹药由库存,德国在1941年底的弹药储备还是不高
火车除了运送弹药以外,还输送补充兵和增援部队。具体的数量我之后会提到
相比之下空军方面倒是确实可以说被苏联的气候限制住了。因为在1941年11、12月东线德国空军出动架次数急剧降低,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1941年底德国空军出击架次数确实比正常情况下低。这样才可以说是被气候限制住。陆军那种波动程度就不要拿出来说了
说这些是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东线德军陆军的弹药消耗量,从1941年到1942年4月虽然有波动,但总体波动幅度并不太大。在这一认知的基础上在分析其它问题
总结一下这一部分:德军要么向日军学习不要带什么弹药挺直脖子死亡冲锋让苏联人杀个痛快,要么把数以万吨计的弹药拿去用,但是把嘴闭上别哔哔
------------------------------------分割线------------------------------------
为什么二战中德军在即将攻破莫斯科的时候突然停止进攻,结果给苏军喘息机会而导致最终进攻苏联失败?——这是题主的正题
然而所谓的德军将要攻破莫斯科根本就是扯淡而已。首先必须明确,苏军之所以发动冬季大反攻,完全是因为通过交战发现德军实力在防御战阶段已经受到了不小的消耗,如果果断投入预备队连同前线苏军共同发动反击则有取胜的把握
——出自朱可夫回忆录
——出自苏修官方版二战史
苏联方面的文献写的很清楚,11月的防御战就是一边在前线跟德军互相消耗一边积攒预备队,消耗到恰当时机后突然投入预备队实施反攻以求获得巨大战果。德军的进攻能力在下降是个有利因素,苏军的行为只是充分利用了这一因素并通过时机的精确把握将其加以最大化。而德军的进攻能力是不会自行消失的,所以冬季战局是苏军凭本事争取到的有利战机
而实际的交战情况中也证实了朱可夫等人的判断,虽然苏军没有围歼德军重兵集团,但也算是收复了大量领土、人口,给中央集团军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央集团军群在苏军大反攻中的情况尤其是前两个月的情况,根据德方资料具体分析一下
-------------------------------分割线-----------------------------------
战役开始前中央集团军群平均每个步兵师缺编1500人。中央集团军群全部各类师有约70个。估计缺编大约10万以上
调出:12月第8、28、5步兵师送回本土改编为猎兵师(2个3营制猎兵团+1个2营制炮兵团+其它支援单位,这几个师似乎是因为损失大才被拉去改猎兵师的)之后在会战结束前前往北方集团军群战区。第1骑兵师后撤改编为第24装甲师。第3装甲师于42.3转移到哈尔科夫方向。第2集团军被转调南方集团军群,但该集团军在战前下属的所有兵团(第17、31、52、56、112、131、167、260步兵师都留在中央集团军群),倒是拿走了原属于第2装甲集群的第45、95步兵师,第9装甲师
而增援多得多:
第83步兵师:第15集团军转调第3装甲集团军
第205步兵师:第7集团军转调第3装甲集团军
第208步兵师:第15集团军转调第2装甲集团军
第211步兵师:第7集团军转调第2装甲集团军
第216步兵师:第15集团军转调第2装甲集团军,第4、9集团军(各1/3)
第246步兵师:第7集团军转调第9集团军
第253步兵师:第16集团军转调第9集团军
第328步兵师:第1军区转调第9集团军
第330步兵师:第3军区转调第3装甲集团军
第331步兵师:第4军区转调第4集团军
第342步兵师:第12集团军转调第9集团军
第385步兵师:第11军区转调中央集团军群预备队
第442特种师(?)、党卫军骑兵旅
第201、203后备旅:第9、3军区转调中央集团军群,会战期间改番号为保安旅,会战结束后改番号为保安师。但会战前已经具备3个步兵团的编制
即增加了8-10个兵团
不过按照德式官僚主义的“不死到临头不好好办事”作风以及出于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德军直到冬季大反攻中被苏军暴打了一顿以后才想起来要往东线增援大量兵团
除整建制调入兵团以外,德军还输送补充兵以弥补消耗
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4月中央集团军群就吃进去22.55万左右补充兵。考虑到还增援了16-18个兵团(当然,同期也调出8个师)和一些独立作战分队
也就是说中央集团军群的铁路运输瘫痪这一说法根本不能成立,否则这些兵力根本不可能一步一脚地徒步走到前线
然而结果是,冬季战局结束后的1942年5月1日德军清点兵力然后一份报告递交到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手里,赫然写道:中央集团军群平均每个步兵师缺编6900人,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中这一指标分别为4800、2400……
80*6900=55.2万……
如果计入集团军群、集团军、军指挥部和直属单位以及独立作战/后勤等各种部队的缺额,则中央集团军群的总缺编人数将进一步上升……
更何况,中央集团军群平均每个师缺编百分之四十几的兵力也就算了,其它两个集团军群远远没有被扁地这么惨。单论1941-2年冬季战局中央集团军群根本就是德军中最大的害虫
所以写到这里已经可以得出基本结论了,在莫斯科城下击败中央集团军群的因素中严寒和后勤问题是可以列进去的,但后勤问题远远没有一些夸大其词的说法中所说的那么严重。至于严寒,总不可能只冻中央集团军群不冻北方、南方集团军群。都是德军,都在挨冻,为什么唯独中央集团军群损失特别大呢?当然是因为中央集团军群在冬季战局期间表现比另外两个集团军群差
总结一下这一段:中央集团军群战五渣,冬季战局期间德军内部作战效率垫底
具体:缺额从10万出头增加到至少55万。同期接收补充兵22.55万。调出8个兵团(其中几个损失惨重),调入16-18个兵团(还不算各种部队)。那么估计损失是不会低于90万的
同期苏军损失:莫斯科防御战阶段、莫斯科大反攻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损失分别是658279、370955、776889人。合计1806123人
德军交换比没高到哪里去。即使是前期打了个歼灭战的其他情况下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更具体精确地看,前期德军轻易消灭大量苏军于布良斯克-维亚季马包围圈,后期则拖累了损失比,部分是因未知原因非战斗减员在德军内部远高于另外两个集团军群
--------------------------------分割线-----------------------------------
关于中央集团军群的实际表现德军内部自己也有评价:
At the start of the Soviet counteroffensive, the situation of Army Group
Center was very grave. Already on 4 January 1942, in his diary F. Halder noted
the sharpening of the situation, while his entry on 13 January was almost
completely devoted to the situation in the Rzhev – Viaz’ma sector. Noted at the
outset as “A particularly difficult day”, the entry has this to say about Army
Group Center: “Several desperate phone calls from commander of army group
…”, then offers the following comments on the situation: “Consequences for
continued supply of Fourth Army cannot yet be predicted”; “The gap north of
Medyn is as perturbing as ever”; “To clean up Rzhev, the army group … can
expect no success”. Repeatedly, Halder notes orders or proposals to close gaps
in the German line. K. von Tippelskirch later wrote that it seemed that the
Fourth Panzer, Ninth Army, and the 3rd Panzer Army situated between them:
… were facing a catastrophe. Russian forces broke through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inth and Sixteenth Armies to Belyi. There they
were deep in the rear of the Ninth and Fourth Panzer Armies. The
forward detachments of the enemy’s developing envelopment reached an
area northwest of Viaz’ma. The Ninth and Fourth Panzer Armies were
nearly encircled. If … the railroad between Smolensk and Viaz’ma had
been cut, the fate of both armies would have been decided.
——哈尔德在日记里表示形势非常艰难,(中央)集团军群司令打来了几个近乎绝望的电话,对第4集团军继续进行补给的影响效果尚不明朗;梅登以北的缺口一如既往的令人不安;集团军群对于清理勒热夫周围的苏军没有什么把我
蒂佩尔斯基赫:苏军从第9、16集团军(北方集团军群)的结合部突入,并已经深入第4、9集团军的后方。如果苏军切断了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铁路那么我们中央集团军群就药丸
苏军的攻势过于猛烈,以至于希特勒都看不下去。虽然在军官团的世界里希特勒每次都禁止撤退但这次希特勒是允许中央集团军群后撤的:
On 15 January, Hitler authorized a German withdrawal.Hitler acknowledg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war, I’ve had to order the withdrawal of a large sector of the front.”
——希特勒对此定义为整个战争中第一次他被迫命令德军在一大片战线上撤退
As early as the first ten days of January 1942, with Army Group Center’s divisions and regiments hard hit by casualties (according to Grossmann, on 10 January the XXIII Army Corps’ 206th Infantry Division numbered 2,283 men; its 102nd Infantry Division had 2,414 men while its 253rd Infantry Division had 2,380), the Germans began to commit auxiliary units into the battle. For
example, west and southwest of Rzhev, a group formed from supply and construction units, march battalions and Luftwaffe personnel was thrown into the fighting. However, already in January, new divisions from Western Europe were transferred here to the central sector of the Soviet-German front.
——简单概括一下:苏军冬季大反攻打到1942年初的前10天,中央集团军群下属各步兵师中被打得只剩2000多人的都有(例如第23军的第206师:2283人、第102师:2414人、第253师:2380人)。吓得德国人赶紧从西欧整建制的调兵遣将压压惊。然而远水难解近渴,德国人的应急措施是把后勤部队、工程建筑部队、补充兵、空军人员赶紧(作为步兵)投入战斗。此类兵力投入战斗后伤亡情况有时非常感人
——接下来是B站吃瓜群众发言时间:
通过以上分析已经基本可以肯定,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苏军冬季大反攻期间损失惨重,节节败退。虽然从1942年2月开始胜负的天平逐渐逆转,但只限于战术反击,偶尔给苏军所谓的集团军包个饺子实际上吃进去只相当于军级规模(1942年初苏军取消了步兵军军指,由集团军直接指挥各师、旅和加强单位,所以编制小的集团军相当于之前的步兵军),离攻下莫斯科相去甚远。德军不是不想攻下莫斯科,是根本没有那种实力。至于天气原因和后勤原因则都存在但都被夸大了。需知严寒不是苏联法师放的,虽然苏联人打仗喜欢在主要方向集中兵力兵器但不能人为集中严寒,寒冷天气也不是只冻德军不冻苏军更不会只冻中央集团军群不冻北方、南方集团军群,至于后勤,弹药消耗量摆在那里,数据是德国人自己统计的,无法否认
综上,认为德军是能打下莫斯科不去打的言论可以收回去了
-----------------------------分割线-------------------------------
本来还以为多有本事,原来是把社科院那点东西当宝贝的主。社科院的苏德战争史水平才什么档次?喜欢看就慢慢看,别整天爆神论误导观众就可以了,谢谢合作。否则的话
所以说自己好自为之
否则的话就是这种下场
最后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席卷兽穴的风暴”和“红色文献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