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建于1928年,担负着当时秦皇岛港口、耀华玻璃厂等工业生产用电重任,是秦皇岛市现存最早的电力生产场所。2024年10月,该电厂通过国家工业遗产复核。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南山北坡,称为南山电厂。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南山电厂)是秦皇岛市现存最早的电力生产场所,为耀华玻璃厂等从事工业生产的用电大户、秦皇岛港和整个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开设秦皇岛通商口岸,此后,秦皇岛港往来船只络绎不绝。20世纪20年代,秦皇岛港熙熙攘攘,开滦矿务局的煤炭等货物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为满足当时秦皇岛港电力机车运输和耀华玻璃厂扩建用电的需要,当地动工兴建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该厂由英国人出资,比利时沙勒罗伊市电气工程工作坊设计并建造。电厂于1929年正式发电,有两台1000千瓦发电机,年发电量298.8万千瓦时日本侵略者侵占该厂,并将电厂改称为华北电业公司冀东分公司。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该厂被国民党政府经济部接收,次年3月又被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接收。驻秦皇岛的国民党军队仓皇南逃,逃跑时实施炸毁码头及电厂计划。由于工人护厂队早有准备,提前对电厂重要设备进行了伪装或设置了掩体,只有两发炮弹落在南山头,电厂才“逃过一劫”,安然无损。随即,秦皇岛解放,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回到了人民手中。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移交华北电管局秦皇岛发电厂管理,并被命名为秦皇岛发电厂二场。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建筑本体被定为秦皇岛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秦皇岛发电厂二场扩建,安装3000千瓦发电机组(3号机)1台,并开始运行。秦皇岛电厂发电二场1000千瓦发电机组2台及其附属设备被拆除。1979年3月,秦皇岛电厂发电二场3号机停运。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建筑本体被列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前,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见证了英国、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疯狂掠夺中国资源的屈辱历史。解放后,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该厂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献身电力事业的优秀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薪火相传,延续至今,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为秦皇岛电力事业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
在国民党政府1948年9月出版印制的《中国电力分布图》中,秦皇岛发电所(即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被列为“河北省发电厂一览表”上的一号电厂,重要价值可见一斑。
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由比利时沙勒罗伊市电气工程工作坊设计并建造,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该电厂最显著的建筑标志就是厂房东侧高大的山墙,酷似澳门大三巴牌坊。电厂外形独特,追求动态,显得气势恢宏,明显带有巴洛克的建筑风格,酷似教堂。
1928年,建厂时使用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照明灯。
建造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使用的开滦缸砖是一种火泥砖,西法烧制,质地坚硬,当时畅销国内外。厂房内铺设的琉璃墙裙和地砖保存完好,至今仍光亮无比。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秦皇岛一景。1944年,日本大阪株式会社生产的6千伏单相变压器。
改革开放后,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的厂房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进入21世纪,秦皇岛老港口周边的老旧建筑、工业遗迹受到政府部门关注。为了保护文物、传承历史,2015年,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启动“百年秦电”历史文化项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电厂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并依托老电厂主体建筑建设秦皇岛电力博物馆。
2016年1月10日,秦皇岛电力博物馆正式开馆。步入博物馆,参观者可以通过7000余件实物、史料、图片了解中国电力发展概况、京津唐电网发展概况、秦皇岛电力发展概况。2023年12月,秦皇岛电力博物馆被中国能源研究会评为全国能源科普教育基地。
今年,秦皇岛供电公司对博物馆进行改造升级,充实展厅大屏幕视频内容,宣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方面的举措,以及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近年来的重大发展成果。博物馆2楼还更新了11块展板,介绍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等国家电网公司服务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重大工程。目前,秦皇岛电网主网架已基本形成“三点三线四环”结构(两个500千伏电源点和220千伏秦热电厂,三条500千伏电源通道,四个220千伏环网),电网结构和供电可靠性不断提升,智能化、数字化电网加速转型。
![]()
110千伏河东寨线路工程施工现场。
秦皇岛供电公司打造了“数字空间”保电系统,大大提升巡检效率。北戴河民宿核心区实现中低压线路协同联动,故障秒级自愈。秦皇岛供电公司在城市核心区建成多组10千伏双环网,电网更坚强、更有韧性。新能源发展迅猛,短短十年时间,秦皇岛新能源装机总容量从最初的0.0396万千瓦发展到现在的225.45万千瓦。![]()
2024年12月25日《亮报》7版版面图
来源|国网冀北电力
《亮报》官微“闪亮播报” ID gjdwlb | 有趣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