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群众的满意才是最大的满意

乐活   2025-02-05 14:34   江苏  

新春走基层vlog



官渡镇,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这里因三国时期著名的官渡之战而闻名于世,如今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吸引八方来客。
农历腊月十六,距离春节尚有半个月,但和中原大地上的许多村庄一样,官渡镇处处充满着浓浓的年味。

记者乘车行驶在官渡镇的宽敞道路上,村庄静静地躺在薄雾中,鸡犬相闻,田野纵横。道路两旁,乡村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标语牌不断掠过。远方大片良田一望无际,田地间的现代化种植大棚整齐排列,一基基电力铁塔矗立其中,银色的输电线路横贯天际,像一条条笔直的琴弦,连接着远方的城市与乡村。广袤沃野生机勃勃,展现出乡村全面振兴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官渡供电所,冬日清晨的寒意未退,供电所所长谢新义正忙着分派当天的工作,嘴里不断哈出热气。“几个报修点得及时处理,村民报装的充电桩要抓紧处理,冷库也得抽空去巡视。快过年了,各村用电要加倍关注......”谢所长有条不紊地说,“我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这是我们工作的常态。”

当天,记者跟随51岁的台区经理常文光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常文光是官渡镇人,对各村都很熟悉。正是因为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他能高效推进各项琐碎工作——及时处理用电故障、安装充电桩、防范大棚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线路安全隐患……在为当地村民悉心服务的同时,他也得到了村民们的信任和理解。

常文光这天的主要工作是到党庄村无土栽培草莓大棚台区开展走访。刚走进草莓集中种植区域,路边商贩售卖的草莓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一颗颗鲜艳、饱满的草莓香气扑鼻,三三两两的采摘者拎着成篮草莓满载而归。道路两旁,一座座现代化的草莓种植大棚蔚为壮观。

据了解,中牟全县是全国十大草莓生产基地之一、河南省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平均亩产效益2万至4万元,产值近6亿元,带动了3万余名从业者投身其中。
近年来,中牟县积极打造草莓种植品牌,培育了香野、宁玉、官渡红等多个草莓品种。当地草莓种植户采用高架无土栽培的高科技种植模式,安装多类电气化设备,精准管控种植大棚的温湿度、日照时间和灌溉规模,确保草莓的含糖量、口感和生长速度“分毫不差”。
新技术、新品牌、新农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一颗颗小草莓摇曳生姿,映红了村民们的致富路。

 “我们这儿的草莓待遇可不赖,喝的是纯净水,种的是基质土,住的是保暖房。”46岁的草莓种植户党根立自豪地说,“现在每个大棚每月都得几百块钱电费,我也是用电大户啦。”
据党根立介绍,他早些年曾在上海打工,后来村里成立了种植合作社,他便回乡建起了草莓高标准种植大棚,一棚的年收入能达十几万元。而现代化的种植方式让农管工作更便利,大棚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种植户在手机上就能远程操控大棚中的电气化设备。像党根立这样的种植户,每年还能抽出空余时间驾驶大型收割机帮助邻近地区收割玉米、小麦,增加一笔收入,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大棚的电气化程度高了,供电服务也得跟得上。为此,常文光和同事经常对大棚附近的变压器、供电线路进行巡检,更换老化线路,排查用电隐患。

 “前年冬天有一次下了大雪,附近的变压器出了问题。供电员工连夜来维修,特别辛苦。”提及供电服务,党根立心存感激。“我们现在用电完全放心。这几年,村里依托草莓无土种植大棚搞起了草莓采摘。游客多了,供电员工来得更勤了。”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当地政府推动农旅协同发展的需要,官渡供电所多举措保障高科技种植大棚安全可靠用电。台区经理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检、智能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对电网加强巡检维护,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电气化水平,做好细致周到的超前服务,全力以赴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对于农产品来说,只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能赢得赞誉,树立品牌。”谢新义所长说,“供电服务也一样,群众满意才是最大的满意。”


草莓红,服务优;产业旺,前景好。在可靠电力的助推下,中牟县正加速发展以草莓采摘、农事体验、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多产业齐头并进。乡村全面振兴活力满满,农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记者| 王远 拍摄| 白宇(河南中牟县供电公司)
编辑| 王远 李雪娇
审核| 陶思遥
监制| 葛慧

100000+人已关注,长按二维码加入我们
       
       
《亮报》官微“闪亮播报” ID gjdwlb | 有趣有用 

闪亮播报
这里是国家电网公司主管的《亮报》微平台,与你分享原创精品——权威的能源信息,深度的电力资讯,实用的用电常识,有趣的科普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