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东临黄海、南接灌云、西连海州、北靠赣榆,目前全球在运在建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田湾核电站正坐落于此,其送出通道最大输送负荷652.5万千瓦,每年可向华东地区输送500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
为保障绿色核电安全高效向外输送,一支“核能动脉卫士”青年突击队一直风雨无阻地默默守护着田湾核电站的供电安全。
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突击队新队员宋唯溢第一次参与夜间特巡。19时,突击队队长李海东带着他出发了。
当天,李海东和宋唯溢接到的巡线任务位于田徐、田圩、田伊、田芦4条平行线路的1~8号区段。该区段线路空间分布密、输送容量大,必须保障万无一失。
从城区出发约4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寒风夹杂小雪迎面袭来,记者不禁打了个寒颤。
“夜间温度低,海边风又大,容易形成冻雨,在导线表面结冰,造成线路舞动,危害很大。夜巡是查找缺陷的好时机,这对突击队来说是常有的事。”李海东对记者说。
“前面有一个新挖出来的小沟,注意脚下安全。”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李海东多次参与田湾核电站送出通道特巡工作。他对这里的每一段廊道、每一基杆塔,甚至线路的每一处变化都了然于胸。
“7号塔导线线夹连接点温度为零下2摄氏度,正常。”李海东一边说,宋唯溢一边记。一段线路走下来,两人的棉衣里面被汗水浸湿,外面则挂满霜花,他们的双手也已冻僵。
“穿过前面400米的田地,就是今天要巡视的最后一基塔——田圩8号塔。顺着这条路走过去,咱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李海东所说的“路”,其实只是一条不到30厘米宽、高低不平的田埂,记者走得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可能滑倒。
巡视完当天所有的杆塔,已经23时了。32基杆塔、8千米巡线路、140张线路运行照片,记录了两人当晚的工作量。
“我本以为夜巡就是夜间坐着工程车快速查看线路,比较轻松,没想到是全程徒步。途中都是坑坑洼洼的田间小路、高低不平的土坡,再加上夜晚视野不好,巡视一趟真挺累的。”当记者向宋唯溢询问第一次夜巡的感受时,他回答道。
回到巡检站,李海东和宋唯溢的鞋上裹满了厚厚的泥浆。“巡线工作比较枯燥、艰苦,需要沉下心,脚踏实地,冬天巡线要经受寒冷和冰雪,夏天要忍受蚊虫叮咬,这都是家常便饭。”李海东边说边给宋唯溢递上了暖心的驱寒姜茶。
“克服恶劣天气是我们每个队员的必修课,我为自己能够成为突击队中的一员而自豪。”宋唯溢年轻的脸庞上透露出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