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供应链,克服企业的营销痛点?
创业
财经
2024-11-07 06:28
广东
01
诚然,在今天视播时代的全域营销领域当中,我们可以帮助企业如何转变服务的对象,实现业务的转轴、如何管理账号、如何制作内容、如何进行全网全域布局,如何吸引基本流量等等,给企业提供从定位-内容-转化-推广-运营的一整套系统和工具。但是,没有谁可以保证企业只用营销就能拿到预期想要的结果。流量的转化和客户选择的出发点,仍然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产品是不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就像在用户大脑里,是先有了品类的需求,才会在品类中挑选品牌。如果产品没有达到品类需求,本身缺乏让人选择的动力,那么最终即使触达了目标对象,也依然有可能会失去顾客。所以,在今天互联网营销领域,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产品易于销售。特别是企业进行全网全域推广布局的时候,我们开始触达不同领域、不同的服务对象,逐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这时候就考验企业能不能对产品进行快速调整,在不花费过多时间和成本改变产品核心特质的情况下,能够被他们所接受,解决他们的问题,从而快速生产,占领市场。换句话来说,在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完善的中国,这也是考验企业的供应链能力。今天基本上能成为巨头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高手。我们当然要肯定小米和雷军在营销上卓越的能力,但想一想同样擅长营销的罗永浩,为什么做个锤子手机就失败了?核心还是雷军搞定了供应链,而锤子最终就是死在供应链上。今天供应链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个概念,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供应链系统。每过一秒,全球至少有1.5亿人、3000万个工厂、1亿吨货物正在这个供应体系上运转,供应链本身也经过几次大的迭代。举个例子,在20世纪初的时候,汽车工业在美国蓬勃发展。那个时候造汽车,都是把工人分成一组一组,每个组都会按照造车的全套流程,单独组装出一辆汽车,也就是我们讲的“手工作坊”模式。这样的模式,产能和良品率当然高不到哪里去,汽车卖的就非常昂贵,没法大规模应用。在1913年的时候,福特做出了一个改变整个工业史的决定:他把T型车的装配拆分成了84个独立的步骤,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一项。简化工作步骤和分工带来了效率的提高,福特汽车年产量从1万辆飙升到了100万量。同时,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福特把原来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零配件厂商都集中到了密歇根,保证零配件随用随到。这种流水线解决分工,垂直整合解决原材料的模式,造就了汽车大王的名号。这就是供应链的初级阶段,一方面是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就是对配套商的整合。到了1929年,丰田喜一郎参观了底特律的福特工厂,决定回日本照猫画虎也用福特模式造汽车。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福特模式在日本水土不服了。原因在于福特整合供应商的模式,会造成巨大的库存沉淀。在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美国好使,但在日本这个资源稀缺的岛国就有点浪费了。所以,为了解决库存问题,丰田发明了一套叫“just in time”的及时生产,也可以叫做精益生产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分工的基础上,先对生产环节进一步精细化,要求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确数量的零件或产品,对多余的设备、人员进行淘汰和调整,然后对供应商要求,用的时候再买,按照计划不能早、不能晚、不能多、也不能少的送到工厂。
精益生产就是在“降低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循环,追求极限意义上的零库存,这也从逻辑层面打通了供应链管理的两大问题:第一、实现库存和占用资金的极大降低,提高资金利用率。第二、随用随买的模式让企业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供应商和自身的生产情况,打通了生产端和供应端。想生产的时候就能迸发出生产力,市场不需要的时候也能及时压缩成本过冬。当然,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供应链就会越来越长,环节就会越来越多。每个环节都出一点小问题,一层层累计下来,就会和最初的生产目标,真实的市场情况产生巨大的偏差,就像所谓的“牛鞭效应”。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企业开始投入巨大的资源来统筹供应链的管理,把供应商、销售、生产、渠道、库存、设备运行这些信息放在计算机上,借助于数字化进行透明管理。像苹果的库存周期在1999年,就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从原来的30天缩短到了两天。我们可以看到,福特模式对供应链的贡献是实现了“多”,丰田是实现了“快”,ERP系统加入了供应链之后,是用信息化技术,解决了供应链“真”的问题。像中国的SHEIN在服装上的小单快返模式,就是供应链迭代之后的产物。自己并不生产任何产品,而是先借助于“不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的整合思维,让中国本地供应商做小单进行测试,再根据数据和用户的反馈预测爆款,然后大规模生产进入市场开始营销。当然,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对供应链的应用进行新的迭代。比如“数字孪生”技术,就是借助工业仿真软件模拟供应链的生产,不需要实际建一个厂线出来,而是直接在软件中模拟,怎么样建设生产线效率最高?像锂电池、半导体行业,也在研发上利用仿真软件模拟不同配比下的良品和生产效率,极大的降低了研发的试错成本。还有像前些年爆火的区块链技术,别看这两年好像熄火了,其实也被悄悄的利用在了供应链之中。像雀巢、联合利华都在尝试用区块链的方式去追踪食品的供应链,把所有的食材信息全都放在区块链上,一旦出问题,就很容易一层一层去溯源,找到问题的源头。像在前几天的10月21日,长安汽车和联通、华为共同打造的数智工厂揭牌,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黑灯工厂”。工厂里最多的不是人,而是1400个机器人,650多台智能AGV,200多个全自动化工作站,所有设备全部通过建模,纳入了数字化的“虚拟工厂”当中管理,主线设备的自动化率100%,最快每60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也就是说,工厂不需要工人在流水线上组装配件,而是工程师操作电脑观察各种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情况。这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核心的生产工序本身不需要人工,同时,研发、设计、原材料各种环节,都可以借助于“为我所用”的思维找到匹配的供应商和工业软件去配合,进行快速调整,而不是像原来一样,单靠自己一个人去慢慢解决。这也是企业未来进行全网全域推广布局,实现转轴策略的前提,先让我们的产品好卖,能够快速满足不同领域,不同服务的对象的需求,再借助于视播时代系统的营销策略,把产品卖好。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免费试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