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血乃生命之本,万物皆依气血而动。若将人比作参天大树,则气为根,身如干与叶;根深方能叶茂,气长则命久。
人体气衰时,气血不畅、阴阳失和,百病便乘虚而入。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气血不足呢?
其实,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气虚和血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这里分享6个方法,可供大家日常对照自查。
如何判断自己气血不足?
俗话说“人老珠黄”,由于肝开窍于目,对于存在肝脏内气血不足、脾虚的患者,可能眼部会呈现出眼白发黄、浑浊、遍布血丝、两目呆滞、晦暗无光、眼睛干涩、眼袋较大以及眼皮沉重的情况。
气血对人体的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气血不足则肌肤有失濡养,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发暗、发黄、发红、发白或没有光泽,甚至长斑。
“发为血之余”,意指头发的生长依赖血的滋养,而“血”的上行又赖于“气”的推动。因此,气血不足时,头发会出现干枯、掉发、发黄、发白、分叉等问题。
若肤色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可能已经下降;而耳朵出现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的现象,则表示人的肾脏功能可能开始衰竭。
成人牙龈萎缩可能代表气血不足,当发现牙齿缝隙变大,食物容易塞在牙缝里时,应引起注意。这可能预示着身体正在走下坡路,衰老进程正在加快。
心悸失眠、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可能是血亏。
中医四步走 科学调理气血不足
无论性别年龄,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气血不足的问题。一旦气血亏虚,人体健康便会受到威胁和损害。因此,当你察觉到自己出现气血亏虚的迹象时,应及时进行调理。
在中医理论中,补气血是一个调养的过程,须遵循一定的顺序来达到最佳效果。
01
先化淤
气血不足的人,特别是女性,常因体内寒气过重而导致经络堵塞。中医认为“寒则凝,凝则瘀,瘀则堵”,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一旦经络受阻,气血则运行不畅,就会引发多种疾病。通过中医推拿、针灸和拔罐等方法,可以有效疏通经络,缓解堵塞症状。
建议日常饮食中多摄入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桃仁、黑木耳、黑糖等。
02
健脾胃
气血不足的女生常伴有脾虚现象,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负责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吸收并输送营养至全身,若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的速度会减缓。
早上9点到11点正是脾经运化时间,因此我们每天都需要吃早餐来增强脾胃运化能力。饮食方面,多选择一些对脾胃有益的食物,如小米、山药、茯苓、南瓜等。
此外,睡前揉腹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脾胃方法。
具体操作为:睡前平躺在床上,双手交叠,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轻揉腹。这样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脾胃消化吸收,缓解腹部胀满等不适症状,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03
祛湿气
脾主运化,脾虚者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水湿便容易在体内停滞而导致湿气加重。所以,当脾胃调理好后,体内湿气排出的速度加快,人也会更加舒适清爽。
日常可多用花椒、艾叶泡脚,借助其温热之力,使药效通过足底穴位渗透到体内,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在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40~45℃为宜,时间约15~30分钟。
同时,可适当按摩足底的涌泉穴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
04
补气血
在前三个步骤完成后,再进行补气血,此时药物、食物更易被消化吸收。秋冬补气血,膏方调理是首选。
膏方四季适用,相较其他疗法,更注重体质差异、量体用药,通补相兼、动静结合。
坚持服用膏方,能调和气血、促进流通,让人精力充沛、脸色红润。
虽然中药膏方也是补气血的好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膏方并非人人适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膏方也不能代替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日常若要补气血,需先了解自身身体状况。依据个人体质与需求,挑选适合的补品或食物。
比如,气虚体质者可适当食用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鸡肉、糯米、大枣等,膳食可选择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
血虚体质者可适当食用有补血作用的食物,如猪肝、菠菜、桂圆等,膳食推荐当归熟地乌骨鸡、怀山牛腩煲。
气血不足并非一两天形成,而是长期消耗过度所致,所以必须坚持长期调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和中医养生方法的调理,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气血的畅通无阻。
#博医汇膏方养生 #秋冬进补正当时
道地药材,精心熬制
不同的膏方,满足不同需求
还可以开具个性膏,个性化订制膏方
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可扫码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