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感想 ]
罗明睿
同济大学
今天我参加了“读史·读城之文化行走-汉口路”活动,通过张国伟先生的讲解和实地走访,我对汉口路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条街道虽然只有1500米,但却完全浓缩了上海市的历史与发展。从海关大楼,到工部局大楼和沐恩堂,每一处建筑、每一段街巷,都是独特的历史印记。
汉口路作为上海最早具有现代城市概念的道路,不仅见证了上海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也展示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沿路分布的市政机构、外国教堂、报馆等,展现了上海近代社会中西方文化制度的融合。通过实地参观,我深刻感受到汉口路独特的魅力,它既保留了旧时上海的风貌,又承载着现代城市发展的脉动。汉口路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它还是上海城市记忆的象征。无论是商业、金融、报业,书店,一条路上浓缩了上海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沐恩堂等宗教建筑的存在,展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多元性。在汉口路上,西方教堂与中国本土建筑和谐共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貌。上海的开放与包容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文化上。多元文化的共存让这座城市更具吸引力,也为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在参观时,我不禁想到租界时期的上海。尽管那个时代充满了列强的压迫,但上海也获得了快速的城市发展。我们该如何在面对外来影响时,保持文化的独立,同时吸取外来有益的经验从而促进本地发展?
汉口路如今依然保留着大量的历史建筑,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在城市发展与历史遗产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保护这些历史遗迹,不仅是为了纪念过去,更是为了让未来的世代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我深感我们有责任了解传承这些历史。
汉口路不仅仅是一条路,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故事。未来,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类文化活动中,作为旁观者,更是要作为文化传承的践行者,把历史带给更多的人。
站在汉口路上,我们可以回想旧时的上海满载着的沧桑与变迁,这些历史的积累让我们今天能够在和平中生活。我们的责任是不仅要享受现在,更要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次汉口路的文化行走让我加深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了解,也让我从历史中得到现实的启示。未来,我将继续努力生活,与这座城市的文化并肩同行。
黄静
上海理工大学
今天有幸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读史·读城之文化行走”这一活动,通过张国伟老师的倾情讲解和亲身探访,我对汉口路和上海的近代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汉口路上,老建筑与东方明珠同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市井老城区与都市的繁华相融,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真正底色。一条1500米的街道,一栋栋传奇瑰丽的建筑,诉说着过去,凝聚着现在,也见证着未来。海关大楼,石头房子,沐恩堂…一条汉口路,浓缩了一部近代上海史,百年之路,千米悠长,永不拓宽的马路留存着永不忘却的记忆。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更加深刻的感知到上海的魅力,于繁华处见岁月的洗涤与历史之沉淀,受益匪浅。
赵付现
通过参加“读史-读城文化行走”活动,了解到了张老师《汉口路上》这本书,对汉口路有不一样的认知。上海汉口路是一条具有历史底蕴的街道,它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东西连通人民广场和外滩,全长1500米,汉口路在历史上曾因靠近江海北关被称为“海关路”,它见证了上海从开埠到现代变化的整个历程,承载了近代上海的风云变幻。
在张老师精彩讲演下,我知道了汉口路是见证了上海历史的发展,它曾经是上海公租界的交通主干道,也曾是商业、文化、金融、娱乐等多方面活动的中心。汉口路上的建筑包括海关大楼、教堂、银行、饭店和证券交易所等,见证了上海的繁荣与变迁。张老师通过一条街道,讲述了一段历史,描绘了一幅画卷,展现了上海的繁华与辉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行走在汉口路上,我们看到了上海政府在推动城市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中,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它不仅是一条街区,也见证了新上海人的到来和上海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街区。新上海人的融入和上海的融合发展,是上海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上海人与上海本地居民的融合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