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书店第十期(下):那些地方——未知土地的想象与真实图景

文摘   2024-11-01 11:14   上海  

点击上面“退休之后”,关注我们!

退休之后,老年轻一代(40-65岁),或已经退休,或走向退休的路上,或期待退休。

年轻态,同理心,艾菲历奇,共谋福祉。

退而不休,瞻望未来,助人自助,创造价值。


插画:滋滋滋

亲爱的读者

当你看到这集书店时

你已经踏上了本次旅途


在上海版“孤独星球”——《那些地方》中,以时间为线索,以相机镜头为工具,分享了自己对旅行中所涉足城市的地理考察和记录,带领读者领略世界不同城市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学教授林涛

从事人文地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专注于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领域,注重高速交通网络与城市、区域发展,高速交通网络与快递物流空间组织,区域城市网络,国家风景道研究。


不经历,未涉足,无见证,

对于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哪怕读再多的文献,做更多的功课,听无穷的建议,

即使是专业地理工作者,也只停留在虚幻的想象,

不观察不考察,何谈地理,何谈地理研究?


写 在 前 面

“地理学家如果没有机会,用自己的语言感官亲自体验不同的地方和自然就会感觉自己像一条躺在干涸土地上的鱼。”林教授把斯蒂格·贾蒂宁的这句话写在开篇。


千帆过境,阅尽风情。历时五年又数载,著述三十余万字,我想,林教授是真正游遍万水的鱼,也是行过千山的鱼——无论是干涸的、湿润的土地,还是激荡的、平静的水域。那些未知的土地,想去的地方,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幻想的图景,此刻都跃然于纸上。


现在,请跟随《那些地方》的脚步,文字将以一位地理工作者兼旅行者的视角呈现,带我们去到那些地方旅行。



PART ONE

沉浸式旅游与地理科普体验

通过以时间为序、由近及远的叙述方式,本书将带您去到覆盖国内外、囊括几大洲之中的几十余处“那些地方”。每一篇的标题都以简单的地名与浪漫的短句呈现,其中,某些地方之中又涵盖“地方”,又因而细分几章。整洁的目录,清楚的提示,加上出自地理工作者的写实派文风,使得读者能够沉浸式地阅读其中,获得身临其境般的科教与乐旅体验。


书中除了不乏的文献参考与图例引用,更有着来自经验丰富的地理工作者的独特研究与记录,将作者本人的专业素养展示得淋漓尽致。对地方历史的严谨考察、人文风物的剖析理解,和来自亲身涉足的真实见闻,构成了本书地理考察与地方旅游的交叉点,也是读者能够沉浸式收获旅行与科普双重体验的切入点。



PART TWO

地理学人的浪漫

“可以说,旅行是地理学人的工作,旅行是地理工作者的要务,旅行更是地理人的生活情趣。”在书中,你不乏能看到这种生活情趣,与属于地理学人的浪漫。


没有固定的章节目录,没有讲究的阅读顺序,翻到哪一页,就去哪旅游一次。去滇南,就在“人烟寥寥,静谧安详”的晨间县城中,看“雾弥漫在龙潭之上,周遭山间缭绕云朵,如若仙境”;去川西,就在云开之前登山寺,待到天光破晓,忽然参悟“原来观音寺的魅力还在于此,不仅朝圣,更可观天下”;去广州,便在凤城顺德大品美食,由衷地发出“真是太香了,太好吃了”的不绝赞叹。


真挚平实的文字与浪漫的生活情趣交相辉映,带给我们最真实的阅读境界,最沉浸的旅游体验。



PART THREE

独特的地理风物图文

书中精美的风物配图几乎全出自林教授的手笔,这也组成了《那些地方》独特的地理风物图文。读海时看海,读山时看山,如果说文字让那些地方从空洞的幻想变成有血有肉的组织,那么一张张自摄图片的呈上,就是注入了灵魂。你既能看到大片般的宏伟风光,也能从某一张街景图中想象出旅行者信手记录的样子。如果你一下翻到书的尾页,就能越过文字看到一大片苍山洱海,湛蓝的水与墨青的山就流淌在那一整面书页。




尾 声

每一次合上书页都不是旅行的终点,因为无论何时再翻开,翻到哪一页,都是新的旅行起点。祝你有书读,祝你行旅途,祝你在《那些地方》玩得愉快。

林涛教授(左)与采访小分队




敬请期待!


文字丨曾艺

编辑丨嘉捷

图片来源于《那些地方》



↓↓↓ 特别鸣谢 以下公益合作方 ↓↓↓

睿郡资产


退休之后
退而不休 瞻望未来 助人自助 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