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食货研究
2025年1月3日下午,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及历史学院之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吴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鹏教授在历史学院103会议室,进行了题为“清代地方驿站财政史料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亦为“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223期,由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陈锋教授主持,杨国安教授、洪均副教授、赵士第博士、尹巧瑞博士及湖北大学潘洪钢教授等列席与谈,校内外师生四十余人到场聆听。
刘文鹏教授首先对驿站系统进行了概述。清代驿站系统较为完备,包括“驿”“站”“邮”“递”“台”“塘”六种形式,具有传递文报、转运物资、接待人员等功能,是国家与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军事资源空间调配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刘文鹏教授分析指出,古代驿站研究视野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过程。在宏观层面,古代驿站研究主要依赖奏折等中央、地方档案,以驿站体系的制度、路线、整体网络及驿站地点考证等为研究重点,更多关注驿站在国家军政事务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地方文献档案的不断发掘,国家驿传制度在州县地方的运行实践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经费筹措方式的多样性;其二,差役雇募的紧迫性;其三,驿传物资筹措的商业化。
随后,刘文鹏教授通过地方文献档案探讨了驿站差役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刘教授认为,地方志、驿碑、地方档案和族谱等资料均可作为史料依据。刘教授还分析了驿站财政差役负担下移的主要原因,指出各省驿站差徭的普遍化大多都与乾隆年间的战争直接相关,这种由战时走向常态化的强制摊雇,是清中后期差徭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最后,刘文鹏教授以河南州县车马局的形成为例,介绍了驿站财政摊派在近代的“转型”过程。刘教授强调,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在近代财政体系建立起来之前,驿传赋、役的开销、应对,存在艰难的困境,有一个长时间的过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里甲、乡村市集、市场、商业行会等,都被卷入其中,不仅仅是一个赋役共同体的问题,而是表现得更加多元化、丰富化。而能否阐明一个“活”的清代驿传制度,关键还是在于对地方档案文献的掌握程度。
在互动环节,陈锋教授高度肯定了刘文鹏教授的讲座,认为近年来驿站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驿站作为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众多问题,研究驿站问题需要做专、做深,并由此扩展到其他相关问题,才能找到独特的研究视角;刘老师搜集和运用史料的方法与路径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潘洪钢教授指出,政策的文本规定与实际运作之间往往存在脱节,在历史研究中,不仅要关注制度的制定及其演变,还需要走进历史现场,关注实际运行情况。杨国安教授认为中国社会由多重系统构成,其统一性建立在差异性之上,制度的“地方化”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制度是如何被实践的,以及它在不同地区的实际“落地”情况。刘文鹏教授还就驿站系统与民间商业行会及金融组织的关系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
轮值主编:赖青延
排版:肖琳雨鑫
审核:杨国安 洪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