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麓文学|| 《语文学习》陈晓琼:关注青少年写作——范守纲先生访谈录

文摘   文学   2024-07-01 00:02   安徽  



关注青少年写作——范守纲先生访谈录

《语文学习》 陈晓琼

范守纲,语文教育专家。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审,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语文课本主编,《语文学习》杂志前主编。历任中国青少年写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球汉诗总会荣誉理事。著作有《范守纲写作例话》《作文题型研究》《高中生作文十日谈》《范守纲作文评说》等多部。

     

陈晓琼(以下简称“陈”):范老师好!我写研究生论文的时候,曾就新诗在沪教版教材中的相关问题采访过您。具体问题我已记不清了,但是犹记得您闭上眼倾听问题时的神情。这次应《语文教学与研究》之约,再次采访您,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荣幸。


范守纲(以下简称“范”):是么?我闭眼倾听,说明我很重视你的提问,一面听,一面想,态度认真呀!(笑声)请提问。


一、感悟是写作的关键

陈:写作是语文老师和学生的“老大难”问题。您曾说,写作是一种“痛快”,必经“痛”才有“快”。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感到“痛”,少有体验到“快”。在您看来,该如何解除这个“痛点”?


范:学生作文为什么会感到痛,产生怕?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学生感到无内容好写,无内容而又要硬写,自然很苦。第二个原因,写了也白写,成绩没有提高。我认为这两个因素要解决一下。首先是写作无内容之苦。按理说,学生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怎么会没有内容呢?我认为这中间缺少一个重要的关节,就是学生缺少对生活的感悟。梳理一下,写作从感受生活到下笔成文,其逻辑顺序是:生活(原生态)→感受→感悟(动情+悟得)→行文。青少年有生活,也有感受,但是当中跳去感悟这个环节,生活是生活,文章归文章,搭不起来,自然感到无内容可写。感悟是对生活的认识,包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有认识才有感情。“情动而辞发”,没有“情动”,哪来“辞发”?感悟生活,从中得到认知,所谓写作灵感即在这一阶段产生。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篇学生作文《姐姐走后》。姐妹两个人挤一张床,早上抢地方刷牙,姐姐还要盯着她做功课,她觉得姐姐很烦。后来姐姐进大学了,她感到一下子就空了,感悟到失去了才知道姐妹情深的可贵。“失去的东西才会觉得珍贵”,这个感悟就是文章的核心。如果没有这个悟得的过程,就成不了作文。

成人写作也是这样,出现一个现象,你不思考,它转瞬即逝,而一经思考,这里面就有含义。巴金写过一篇散文《灯》,人教社的教材里面加注:“山那边”,即有灯光的地方,指革命圣地延安、党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我看了整篇文章,觉得此注太实。自然,有“灯光”的地方应包括“革命圣地延安、党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但不仅指此。“灯光”象征光明是泛指的,希望在人民心中,它还包括抗日根据地以外的人民大众,包括沦陷区的人民大众。我把这个看法写信寄给了巴金。巴老时在病中,由于手颤不能写字,就委托女儿小林把他的意思告诉我:你的信,我爸爸看了。他说,你的看法是对的。于是我就按照原话写在稿件上,然后把清样寄给巴老看,巴老亲自做了修改:圈去“你的看法是对的”,改为“他同意你的看法”,加了“他认为教材加的注太实了”。这一改笔引起了我的思索。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容许各抒己见。即便是作者,也只是作为一种意见,而不轻易判定不同意见为错。这是一种宽容,一种气度,更是一种境界。从中我深受教益。巴老的改笔告诉我,发表意见要以理服人,不要盛气凌人。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悟得非常重要。有了悟得就有文章,随后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巴金鲜为人知的一处改笔》。

动情、理解、悟得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二、热情鼓励胜过“精批细改”

陈:您刚才讲到学生怕写作文,一个原因是无内容之苦,还有一个原因是成绩没有提高。写作教学存在一种尴尬的情况,教师教不教,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影响并不大,提高很难,因此也导致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并不高,缺乏写作的动力。您认为语文教师该怎么走出这种窘境?

范:教师批改学生作文费时很多,而学生只看分数,收效甚微。我认为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即学生害怕作文,却欢迎讲评。一篇优秀作文,或张贴,或朗读,同学羡慕不已,竟至于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上海曹杨二中金志浩老师将喜欢写作的同学组织起来,鼓励他们投稿,《新民晚报》登载他们的习作,竟滚雪球似的形成“小作者群”。对待写作水平较差的同学尤需关注,每有创意,每有亮点,哪怕是微小细节,不惜大加肯定、赞扬。须知教师的一次称赞、一次表扬会让学生铭记不忘,说不定就此改变他们写作的心态,从而开创写作的新局面。我认为及时讲评,肯定成绩,肯定进步,激励学生写作兴趣,其指导写作的效果远胜于逐篇的精批细改。我甚至设想,不一定每篇作文都打分数、评等第,而只对优秀学生、优秀习作打高分、评等第。至于中下水平的作文,只肯定成绩、肯定进步,提出希望。一待这些学生作文有起色、有进步再打分评等,以保护、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善待青少年的真实表达

陈:我们倡导真实写作,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体验和感受。那么,能说有真情实感就是好文章吗?讲真话有没有风险?讲的是真话,却是错话,怎么办?

范:“修辞立其诚”(《易·乾·文言》),这是古训,也是至理。学生写作当然要讲真话,表达真情实感。问题在于青少年的情感自有特点。不认识这些特点,对于青少年表达的情感往往会产生误判,伤害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例如,有一篇学生作文《金色的童年》。写的是儿时一场荒唐游戏。那是农村学校,一群男孩子放学路上,忽然兴起,举行“撒尿比赛”,得“冠军”的“我”捧回泥制的“奖杯”,兴奋不已,晚上还尿了床。这篇作文形象生动,语言活泼,尽现天真无邪。欢乐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的特权,这样立意符合他们的心态,是积极的情绪释放。说这样的“童年”是“金色”的,并不为过,孩子就是孩子,批评它“格调不高”,显然言之失当。

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作文表达情感,总体是真实的,有积极意义,但也确有不足,甚至差错,那就应该是好说好,是错说错。例如有一篇作文,题为《乡音》。“乡音”是指地方语言。人们出门在外,各奔东西,一旦“老乡遇老乡”,则“乡音无改”,它“愉快地从一方口中飘出,温柔地落进对方的耳中,轻轻地回旋一阵之后,又从其口中飘出,以相同的方式回应着”,这就是“乡音”的神奇的魔力。一名中学生能对地区语言(方言)有如此的感情(亲情交流),如此的认识(文化价值),实属难能可贵。但在肯定乡音作用和价值的同时,她担心普通话“一统天下”,认为外语是“偷渡者”,把普通话和外语视为乡音的对立面,这就失之偏颇了。外语不是“偷渡者”,而是文化使者;普通话更是国家法定的通用语言。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乡音和外语、普通话,各有价值。少年作者敏于思考,勇于表现,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他们又往往同时表现出某种不成熟性,这又需要我们细加呵护,“倒掉脏水,护住孩子”,正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还有一类“问题作文”,着意渲染青少年生活“轻狂”的一面,而且是以欣赏的态度表现的。如一篇题为《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的作文,写一场足球比赛,为了夺冠,队员们只要进球不要命。对裁判“只要一做出对我们不利的判罚……一律开‘骂’”,“青春就是该有这样的冲劲和冲动才名副其实”。青少年在球赛场上有激动的表现,是正常的,但不问是非,无理取闹,则是不可取的。足球场上这些表现是真实的,情感也是强烈的,但却是不文明的,是应该批评指正的。文章以欣赏的态度,冠之以“风华正茂”“热情奔放”等语言表达,是不妥当的。这篇“问题作文”来自考场,发表于报端,推荐者说它是“我手写我心,我心传我情”的佳作,我不认同。


四、重视实用写作

陈:您好像更强调写作的实用功能。义教语文新课标和高中语文新课标设置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还分别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比如学写诗歌、小小说、文学短评等等。您怎么看待中学生的文学写作?

范:是的,我很看重写作的实用功能。我认为中学生学习写作,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是为了将来进入社会能适应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生活中人际交往,如写信、留条、询问、应答、问候等;学习中,如摘记、资料整理、课题报告、论文写作等;工作中必要应对,如自我介绍、新闻报道、请示、回应、申诉、声明、计划、说明、建议、发言、演讲、通告等。这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这或可称为公民写作。这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

我注意到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我认为,这些设置是有新意的,反映了新时代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语文学科写作教学理当有效地完成这些教学任务。我这样说,与我强调中学写作应以实用写作为重的看法是并不相悖的。这里有主次之分,实用写作能力是公民必需,是中学写作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文学写作是修养,并不要求学生进入社会人人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再说,我们看待“实用写作”和“文学写作”,不仅要看到它们相异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想通的一面。它们都是面向社会生活,凭借语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进行表达与交流,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写作教学目标有主次之分,又是相辅相成的。这从课标“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和“教学提示”中可以看出,它要求学生“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话剧表演等活动”,这些要求和举措同时对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大有助益。再说,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多方面的。对于一部分对文学写作特别有兴趣和爱好的同学,课标设定的这一任务群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的条件,让他们有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一展身手的空间。


五、写作训练序列的必要性和可变性

陈:您在给叶圣陶先生的信中提到“写作训练应该编排序列”,叶圣陶先生表示非常欣赏这句话。当时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这句话的?序列有不同的编排方式,现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则建构了单元写作任务序列。您认为的写作序列应该是怎样的?

范:我给叶老写这封信是在19795月,其时,我任职于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1978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发文,呼吁改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一时应者云集,我也积极投入,正着手试编语文教材。为向叶老请教,我贸然投书。“写作训练应该编排序列”是这封信里的话。我这样说,是针对当时写作教学处于教师各行其是的散漫状态。教师设题,学生作文,一学期作文8次,如此而已。循序渐进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无序进行,教育效果必然大受影响。

问题在于怎样编排写作训练序列才是合理的、有效的。这是需要科学研究和经验积累的。培养写作能力要与阅读教学相配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与相关语言知识相对应,从说到写,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由生疏到熟练,还有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别差异,等等,都在考虑的范围。我这里特别强调一点的是,编排写作训练序列,应特别要关注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过程,比如进入新班级遇见新同学、新老师,十四岁生日,十六岁宣言,十八岁成人礼,毕业赠言,儿童期、少年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兴趣、激情所在。20世纪80年代,我提出“写作要追寻青少年的动情点”的观点就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写作过程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写作能力的结构化及发展的阶段性是编排写作训练序列的依据。

说到写作教学序列,我想起当年叶圣陶先生的话,他十分赞赏吕叔湘先生的一个比喻:语文教育类似农业,而不是工业。叶老说:“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如果把他们当作工业原料,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硬要把他们制成一色一样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败的。(叶至善《父亲的希望》,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在写作序列编排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为老师最熟悉学生,为他们成长提供的条件往往最“适当”,“照料”也最及时。

你提到现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建构的单元写作任务序列,我认为,这是一次重大的实验,以阅读为引领,对写作的要求,有项目、有层次,是比较明确和具体的。认真实施,会有成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以阅读引领写作符合认知规律。可以讨论的是,在安排这些学习任务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需求的关照,如何顾及,如何适应,还可进一步研究。要求中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力求有个性,有创意”,这与他们的写作兴趣、写作动力密切相关。另外,课标要求高中生“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也是编排写作训练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宜一笔带过。当年北京景山学校提倡写“放胆文”,学生自由写作,曾出现不少好作文,课外的自由写作,也应是写作训练序列的组成部分。


六、一生与青少年作文为伴

陈:您当过语文老师,做过语文杂志编辑,主编过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人生经历丰富,建树颇多。最显著的是您在中学生写作方面的研究和著述,最近又出版了新著《范守纲写作例话》(上海教育出版社2024年1月版)。听说您手头收集有数以千计的好作文,是吗?

范:是的。这出于个人爱好,又有工作条件,多年来我参加各类作文比赛评选,还有朋友协助,每有优秀作文都寄给我。另外,各种作文选本,古今中外,我都收集,凡六十年,说数以千计,并不为过。日常每见学生佳作,我都爱不释手,细加把玩。我还发现,在教学中,学生也特别关注同龄人的优秀作文。由于年龄相仿,生活相似,知识相类,心理想通,优秀作文不仅便于模仿,而且“你行,我也行”,能大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就是优秀作文的示范价值。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我为《文汇报》编辑学生优秀作文专版《不同年代的青春之歌》;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又为《新民晚报》编辑《少年强,则国强》专版。这项收集、介绍青少年优秀作文的事情,我乐此不疲,如今年岁已老,但一息尚存,我会坚持。我想到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写《咏鹅》诗,王勃14岁写《滕王阁序》,流传至今。“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相信若干年代后,我们这个时代也会有青少年优秀佳作流传于世。这样说,近乎幻想,却是我的愿望。(笑声)

陈:祝您愿望成真!谢谢范老师!

(图片来自网络)



END


    

         赭麓文学社

文学顾问:邓有民 

总      编:江   锐

副 总 编:阿  牛

编     委: 紫   诺   朱启莲 

                梁   风  杨东民

刊头题字:董金义



投稿须知

1.题材不限,字数四千以内,诗歌不少于三首或十五行。稿件须原创首发,杜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15日内未收到用稿信息可转投其它网络平台。

2.投稿邮箱:jiangrui0715@sina.com。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及照片和联系方式,以便编辑联系。

3.关于稿酬:稿费全部来自赞赏。文章自刊发日起一周内,8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朗诵:作者和主播各40%),其余留为平台维护。稿费通过微信发放,请加总编微信13966010102。

4.其他注意事项: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其他网络平台转载需经本公众号同意,否则,视为侵权。



愿你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度过自己的一生


赭麓文学社
走进文学,感知生命的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