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想漫记——我的人民日报记者梦

文摘   历史   2024-03-28 17:01   上海  

点击蓝字关注 ⬆️ 缘起九号楼


作者简介:

九号楼楼友罗茂城19409月生,广东省兴宁市人。1960年考进复旦大学新闻系,19658月毕业,分到西藏日报工作。1978年考进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8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即分配到人民日报记者部,派驻四川,并筹建四川记者站。1988年元月20日人民日报四川记者站成立,先后被任命为首席记者、站长,2000年底退休。

1999年,九号楼楼友罗茂城在人民日报四川分社办公。

每当从电视上、照片中看到人民日报新修大楼的全貌,作为人民日报的一员,一种自毫感便油然而生!大楼挺拔、伟岸、大气,与权威、悠久、读者群众多的综合性中国第一大报的声誉十分匹配。大楼东侧原修建的被林木环绕的办公楼宇以及小巧的金台花园,为办报办刊人员提供了优美的环境,真为世所罕见。

 作为中国的新闻工作者,谁不想到党中央机关报工作?谁又有幸进出人民日报大院? 

回想起我进入人民日报社的经历,可以说有点曲折、运气和意外,也可说完全是靠自己紧紧抓住难得的一次偶然机遇,经努力奋斗,才最终实现。

人民日报社大楼

记得我读中学时老师要大家写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我就说我将来的理想不是人们常说的当什么作家、科学家、发明家,而只是想当一名记者。这也许有人会认为我胸无大志,但想当记者确实是我当时纯朴而真实的想法。为何会有如此想法呢?原因是当时班上有一位同学的大哥是新华社的一名记者,常听他说他哥哥的工作与生活如何如何优越、自由和惬意。因此,对坊间误传的有“无冕之王”称谓的记者职业,很感神秘和向往。几年后当我高考填写志愿时便毫不犹豫地把报考复旦大学新闻系作为我的第一志愿。 

真是天随人愿,1960年我顺利地考进了复旦大学新闻系,认为离当记者近了一大步。当我在新闻系宿舍的墙上看到一张“我愿意为报纸工作,从黑夜直至白天”的横幅时,内心无比激动,下定决心今后努力学习,将来争做一名合格的记者、编辑! 

在复旦大学学习了5年,当时每天常看的是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刊,慢慢对人民日报越来越感兴趣,觉得人民日报权威、内容丰富、视野宽阔、有的报道、文章精彩,让人过目难忘,确实比其他报刊更胜一筹。如某年全国许多地方遭遇大旱,不少报纸的大标题都写“天大旱,人大干”,这本也没什么不妥,而人民日报记者郭小川(著名诗人)写的抗旱通讯,标题叫《旱天不旱地》,热情歌颂人们抗旱的壮举,受到同行的热烈称赞。又如“大地”副刊有篇谈“谜语”的一篇短文,最后他也给读者打了一个谜语:“刘邦闻之而笑,刘备闻之而哭”,打一字。很多人绞尽脑汁,都没猜到谜底竟是个“翠”字。类似这样的好文章好报道太多太多。当时我心想,以后若能到此报社工作,拜高人为师,是我最高的理想!

罗茂城进复旦大学不久后留影。

当年我们毕业是全国统一分配工作的。我们前一届毕业生余焕椿马世琨等4名分到人民日报,心想他们真是幸运!而到我们这一届,38位同学,分到北京、上海各机关的人不少,新华社有几个名额,而人民日报一个也没有。我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意识到即使有人民日报名额,也不会落到我头上,因为比我表现好的同学大有人在。结果我被分配到条件最差、最艰苦且带有点神秘色彩的西藏日报。对此分配,我二话没说,只好面对。 唯一可安慰的是没有打破我想当记者的梦。

到了西藏日报,情况有些出乎我的预料,生活、工作条件虽然不怎么好,且高寒缺氧,但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艰苦。可转念又想,也许艰苦的环境更能考验人、锻炼人。因为编辑部人手缺乏,使我们有更多的釆访、编稿锻炼的机会。 

西藏人才缺乏,全国支援西藏,每过几年都要从内地调来不少援藏干部。西藏日报与人民日报特别有缘,在我进西藏日报之前,已有多位人民日报的记者编辑调来西藏日报了。据我了解,早在1956年,马逸峰肖俊熙两口即从人民日报调来创办西藏日报,后来他们成了我家要好的邻居。1960年更把人民日报老报人金沙调来当西藏日报总编辑,使西藏日报质量大有提髙。随后又有人民日报国际部的丁浩德周梅生图书馆馆长寿孝鹤等调来支援。这些老同志对我都多有帮助。1975年,为配合西藏自治区成立,人民日报派朱元胜黄发兴两位记者提前进行采访。因黄发兴是我后一届的新闻系同学,朱元胜是我广东同乡,他们自然时常到我家来聚会闲聊,也想多了解熟悉西藏的一些基本情况。他们在西藏采访了一个多月,我从他们口中也了解了人民日报许多让人钦羡的人和事。事后黄发兴还给我寄来两本印有人民日报字样的采访本作为留念,让我高兴了老半天。为写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社论的黄岳军陆宏德,进藏后也到我家来拜访。一时间我家无形中成了人民日报记者到藏的打卡地。

罗茂城在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前留影。

 又过了两年的1977年,我休假路过北京,特地到王府井人民日报编辑部大楼拜访了朱元胜。看到人民日报办公大楼相当气派,门前的王府井大街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报社离天安门广场也很近。心想,今后我若能调进人民日报社工作,该有多惬意啊!转念又想,今生要实现此愿望,恐怕要比登天还难了! 

真是老天不负苦心人,没过多久,一个天大的喜讯从天而降!1978年3月6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下面刊登了一条约200字的简讯: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招收研究生。粗看标题我没多大兴趣,觉得现在我这年龄搞研究还不如搞业务来得实在。但细看内容又有新发现,说新闻研究所招收的研究生中又分英语写作、新闻理论、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新闻业务等专业。我想,新闻业务岂不就是记者编辑业务吗!一下子又调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可是我再仔细一看,报考研究生的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我当年已37岁了,心里一下子又凉了下来! 

也许命运捉弄人,过不了多久,社科院又登报,把报考研究生的年龄放宽到40周岁,一下子又点燃了我的希望。于是我找西藏日报社领导,希望能让我去报考研究生。过了不久,报社副总编任荣魁找我谈话。他说,关于你报考研究生的问题,全报社已传开了,我们编委会也作了研究。想不让你去考吗,没有什么理由,因你未入党,也没提什么负责人,这些虽然都在我们计划中,但不能就此不让你去报考。你若走了,我们实在舎不得你这个业务骨干。于是我插话说,让我去报个名吧,我也未必能考上。任副总编马上说,万一考上了怎么办?我也立即接话说,那你们就做做好事,让我走吧。最后任副总编终于答应,同意报社马上开个证明让我去报名。

 我报考研究生一事很快在社内外传开,有人就对我表示祝贺。我说我只是报了个名,未必能考上。可有人又说,你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生,又是报社的业务骨干,你都考不上谁还能考上? 在这种有形无形的舆论压力下,我只好要求领导暂停上班进行复习。我临时找来相关书籍、资料认真学习,力争考上。心想,若考不上,真有无脸见大家之感!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进入了设在西藏师范学校的考场。我打开试题一看,除了外语较吃力以外,其政治、作文、新闻业务难度都不算很大。在西藏首批几十个各类考生中,我是最先接到复试通知的一个,后未听说有谁接到复试通知。

 虽然“乡试”合格了,但还得“赴京赶考”,要到北京复试。西藏离北京千里迢迢,交通十分不便,按复试日期我很难准时赶到。也曾考虑过我若录取一走,肯定会给妻儿带来诸多不便。若名落孙山,不仅要贴上一大笔盘缠,更会觉得脸上无光。一度曾闪过打算放弃的念头。但妻子和朋友一再鼓励我要紧紧抓住这调离西藏走进北京的大好机会,我也想这离我进人民日报工作的心愿缩短为仅一步之遥,于是决定绝不能放弃!我拿着通知书马上去买一直紧俏的拉萨到成都的机票,紧接着又跳上从成都到北京的火车。尽管我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路,结果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复试地点还是迟了一点。当时复试已基本结束,老师已撤退,偌大的礼堂里铺了不少草席,剩下不多的考生席地而坐,有的在闲聊,有的在交流打听到的复试信息,有的在整理行旅准备返家。

当复试工作人员看到我的复试通知书后马上说,你来晚了一点,我们这个复试点很快要撤。她又说,他们负责马上跟人民日报联系,你到人民日报去复试好了。我一听此话,既遗憾又高兴。遗憾的是没见到那莘莘考生复试的热闹场面,高兴的是同意我复试,并且是到我朝思暮想的人民日报社去复试!我想我离人民日报又近了一步。 我提着简单的行李到了人民日报社,负责接待我的是人民日报新闻研究所所长谭立。他安排我到编辑部大楼对面的人民日报招待所住下,并要我明天去历史博物馆参观周恩来总理生平事迹展览,再过一天进行笔试和面试。过了一天,我准时到人民日报编辑部大楼谭所长办公室。他说,上午在规定时间内让你写一篇文章,你可写这次赴京复试的沿途见闻,也可写你昨天参观周总理生平事迹展览巡礼。其实,那天他叫我去参观,心里就有数打了腹稿,因此写起来自然顺风顺水。下午他又给我一篇报道,要我配一篇评论。对这些我在西藏日报历练过几年,写起来并不费劲。第二天上午我仍然到谭所长办公室进行面试。当中坐了三位老师,我记得有著名的老记者柏生白原等3位。他们拿出几个信封,里面装着口试试题,由我抽出一封来。我打开一看,大部分试题我都回答得八九不离十。当我离开时,看到女记者柏生对我较为认可的表情,心里十分愉快。但是能否彔取,还得等多天以后统一发榜,才知道是否榜上有名。这样我只能回西藏等。 

 在复试期间,我到人民日报编辑部拜访了我的同班同学李仁臣和从西藏日报内调回来的寿孝鹤,他们很热情,听了我的情况,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当我要返回成都到西藏等通知时,前来送行的寿孝鹤对我说,你不用回西藏了,考上了。我问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他打听到了,作文考了85分,评论86分,口试一致通过。听此消息自然十分高兴。但我说我还得回西藏等正式通知。因为有了录取通知书才能到学校报到和办各种关系。事后得知,当年全国有617名考生报考新闻系,彔取了84名,新闻业务专业共39名。我刚到北师大那天碰到我先后届的两位新闻系同学均没考上。 

罗茂城在西南铁路局采访。

我艰辛地回到西藏,边上班边等通知。过了好些日子,才正式收到中国社科院新闻系的彔取通知书。通知书上写着10月5日至7日正式到校报到。由于通知书收得较晚和交通等原因,显然我又不能准时到校报到了。这次我不紧不慢赶路,晚了一个星期才赶到设在人民日报新址的北京金台西路2号的社科院新闻系。 

令我称心的是,研究生都是带薪学习,由工作原单位发工资。当时大学毕业生一般为行政22级,内地是56元,而我们西藏是81.9元,比他们高出一大截。

后来的事实也完全证明了我当初的猜想,

三年学习毕业以后,我们新闻业务的研究生结合自已的志愿,大部分到了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各个部门,后都成为业务骨干。连我共10名选择记者部。记者部领导田流商愷纪希晨第一次跟我们座谈时说,我们记者部很欢迎你们这批年青记者,希望你们都能下到各省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际工作中去,报道各省市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并反映存在的实际问题。记者部主任田流着重说,今后大家的精力和心思一定要放在人民日报上。人民日报是一个大游泳池,你有多大的本事都可以发挥出来。 

我主动提出要到四川去。早些年曾当过人民日报驻川站站长、后任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的纪希晨十分高兴。他说,四川是全国的重要省份,那里长期没有我们的记者。你要好好报道四川的方方面面,既反映取得的成绩,也要反映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天,他给我写了省委几个领导和四川日报总编辑许川的介绍信,要他们对我多多关照。 许总编很热情,看了纪希晨的介绍信与我寒暄几句,便拿起电话打给川报小招待所,要他们马上腾出该所最好的单间作为我住宿和办公用房。

从此以后,我便成为人民日报的一名记者,常驻四川。后来为解决多年未能解决好的四川记者站的办公用房问题,在我退休前一年,我们找到成都市和四川省领导,在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关照下,人民日报未花一分钱,在市中心的王府井百货大楼B座顶层要了一千平米清水房,后装修一新,很是气派,令人向往。现已过去二十多年了仍在使用。我在四川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退休。也就在我走进人民日报办公大楼起,人民日报记者证替换了我原有的西藏日报记者证,终于实现了我多年的宿愿。

往期回顾:
扫码关注 ⬇️ 缘起九号楼


缘起九号楼
以文会友,快乐人生。缘起九号楼是楼友们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发表作品的一块园地,欢迎来稿,欢迎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