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九号楼楼友钱江,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学位。原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曾担任人民日报社图书资料馆、社史陈列馆、中国报纸博物馆筹建办主任。曾主持拍摄《从西柏坡到北京一一人民日报的创建》专题电视片,著有《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纪实》和《人民日报的诞生》等。
1978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同时成立,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新闻研究和高级新闻人才培养领域的大事,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高级新闻人才教育,在中国新闻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新闻研究所
1977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原中国科学院社会哲学社会学部(简称“学部”),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年11月,国务院任命胡乔木担任首任院长,当时全院共有14个研究所。
胡乔木学识渊博,通晓多种学科,理论造诣深厚。他就任后将“抓科研”作为工作重点,很快制订出社科院总体发展框架,首先增设一批新的经济研究所,随后增设一批社会学科研究所。新闻学科是胡乔木关注的一个重点。
1978年6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主管这方面事务的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送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拟增设新所和拟增编200人的的请示报告》(即中国社会科学院(78)办字9号文件),其中提到新建新闻所、南亚研究所和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所(后两个所原设在北京大学),社科院的意见是,这三个所实行“双重领导”,即与支持方合作办所和办学。
报告上有下列文字:
“新闻研究所,原系人民日报的一个机构,人民日报社坚决要求移交我院,新华社大力支持。他们的迫切愿望是,除通过该所整理研究毛主席和马恩列斯有关新闻工作的指示外,还要该所培养一批研究生来迅速解决干部工作中青黄不接的问题。今年拟接收研究生和导师20人。”
对这个报告,李先念于6月15日批示“拟同意”,并提请邓小平、汪东兴、乌兰夫、纪登奎批示。这4位领导人都在李先念写下的名字上画了圈,可视为“没有意见”,或“同意”。
根据这份文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成立日确定为1978年6月12日。
社会科学院任命安岗担任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安岗长期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第一任系主任,现在就任新闻研究所所长是众望所归。
根据新华社提名,社科院任命谢冰岩为新闻所副所长,从新华社抽调的资深记者戴邦也任副所长。
新成立的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和急迫的任务,就是要给当年录取的新闻研究生开课。这些研究生编入刚刚成立的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
时间非常紧迫。因为上年(1977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的同时,决定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由教育部主持的全国研究生统考已于上个月(1978年5月)举行,随后将举行面试,新录取的研究生定于当年秋天入学。
为了适应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胡乔木于1978年春天提出,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这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已经恢复,著名科学家严济慈担任研究生院院长。胡乔木认为,中国社科院也要成立研究生院,这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一方面也与科学院的研究生院相对应。
当年7月,中国社科院筹备成立研究生院。
8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中央宣传部并国务院递交了建立研究生院的请示报告。
8月21日,叶剑英、邓小平、乌兰夫、汪东兴审阅了这份报告,同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我国第一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院由此诞生。
新成立的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是周扬。副院长是中共广播事业的创建者之一、曾任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任新闻部主任,后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的温济泽。他在1958年“反右”运动“补课”时划为右派,1978年2月,温济泽的“右派”问题尚未“改正”,胡乔木就将他调入新成立的社科院任科研局副局长。
在胡耀邦亲自过问下,1978年5月26日恢复了温济泽的党籍。作为老资格的新闻工作者,温济泽积极推动新闻研究所的成立,亲身参加筹组,为该所选调骨干力量。后来,他还成为首届新闻研究生面试的主考官之一,直接参与录取工作。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成立
实际上,成立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和成立新闻系,着力推动新闻研究和高级新闻人才教育的开展,是有预案而且有基础的。那就是,以人民日报新闻研究所为主要依托,增添人员,将它转为社科院新闻研究所;采取人民日报、新华社和社科院3单位合作的方式,创办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
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对此予以关键性的推动和支持。
此前的197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任命胡绩伟为人民日报总编辑。
人民日报在拨乱反正的大潮中奋力搏击,努力消除“文革”的极左思想,其中包括需要清除被极左思想搞乱了的新闻观念,对新闻人才的需要也十分迫切。
“文革”十年,人民日报编辑记者队伍的人才接替受到了极大的干扰。1967年,报社曾接收了一批22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工宣队、军宣队的排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在“五七干校”从事农田劳作。此后又要求他们自己寻找工作。最后,这批大学毕业生只留下了7个人。
在“文革”中“掺沙子”思想指导下,1966年底至1967年初,从军队调来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战士11人补充编辑记者队伍,后来又从“工农兵通讯员”(其中包括从大庆和昔阳的报道队伍)中选调十余人进入人民日报当编辑、记者。1974年,一批“工农兵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人民日报,成为编辑、记者队伍中的新手。
从“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起,大学不再招收“工农兵学员”,因此1979年至1981年间没有大学毕业生入社工作。这期间要从别的新闻单位抽调人才逐渐变得困难,使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新闻单位的领导人深感新闻人才的紧缺。
胡绩伟认为,吸取“文革”的教训,今后人民日报要走正规化、现代化发展道路,吸收新的编辑记者应主要来自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而且应该逐步提高到研究生水平。
在接收新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之前,人民日报领导决心自己动手,在报社内培训年轻的编辑记者队伍,努力消除“文革”影响,全面地提高他们。胡绩伟在1978年初提出,报社要开办新闻研究班,培训在职编辑记者。当时的设想是,每期招收十余人,条件一是大学毕业,二是已有两年实践经验,培训3年后达到研究生水平。培训教师主要从人民日报现有的编辑队伍中选调。
胡绩伟考虑,开办新闻研究班,培训青年编辑记者队伍,就由人民日报新闻研究所来承担。
人民日报新闻研究所是“文革”后期的1975年7月3日,由当时报社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鲁瑛)决定设立的。
设立该所的最初任务是:研究从马克思到毛泽东的新闻思想,编辑每月在内部出版和上送的《报纸动态》(16开48页简装无彩色封面),主要刊登全国各地报纸(包括香港报纸)动态,同时编辑主要在社内送阅的《评报组意见》。
鉴于报社图书馆拥有全国各省区市主要报纸,以及在香港出版的主要报纸,新闻研究所还打算承担编写中国当代报业、特别是中共党报发展史的任务。
为办好人民日报新闻研究所,报社调集了一批资深编辑,由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安岗(此时是报社“宣传小组”副组长)任所长。原任报社秘书长谭立为该所负责人兼党总支书记。资深编辑沈文英任支部副书记。
该所第一批调集的人员(有几位未到职):
王惠平、何匡、沙英、陈泉璧、许仲英、向村、艾铁民、纪希晨、邢象超、张千祥、陈大可、马超卿(女)、方荣萱(女)、刘桂莲(女)、朱德华(女)、李冬柏(女)、张恒滨、吴培华(女)、余章瑞、周文华、胡景瑞。
当年下半年又调入姚炜、傅真、蒋元椿、崔凌、赵佩珍(女)、翁祖尧、袁木尧、曹孔瑞、颜景政。
上述人员中,有不少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就参加革命、投身中共领导的红色报业的老新闻工作者。其中一些人在“文革”初期被当作“走资派”打倒或“靠边站”。如蒋元椿,原为人民日报国际部东方部主任,抗战初期参加革命入党,具有丰富的战场采访经验。在朝鲜战争时期,他以“江南”为笔名撰写了大量国际评论,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
这些人员在“文革”末期进入人民日报研究所,遭遇国内形势的剧烈动荡,一时间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相当部分人员处于“研究”状态,进入1978年春天,他们将主要投入办班培养新闻人才。
得知人民日报开办新闻培训班,新华社负责人曾涛等人与胡绩伟沟通:新华社同样急需优秀新闻人才,尤其短缺英语采编人员。在解放战争中,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曾共同举办新闻培训班,分享毕业学员。因此两单位一拍即合,决定再次合作办班。
就在这时,全国研究生统考举行、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成立,直接推动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培训高级新闻人才的进程。
人民日报新闻研究所负责为新闻研究生的统考出题,由周文华监印了试卷。随后,人民日报新闻研究所和新华社合作,抽调资深业务骨干参加于7月在北京举行的研究生面试。
在1978年5月的全国研究生考试中,因考生成绩优异,用人单位需求量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所大都扩大了招生名额,到当年夏天,总共录取了440名研究生,其中有86名新闻研究生。新闻研究生占录取总数的接近三分之一。社科院哲学所录取的研究生人数为80人,仅次于新闻所。这两个所录取的研究生均编入社科院研究生院系列,这两个系也由此成为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学生人数最多的两个系。
胡绩伟得知,全国有800多名考生,因符合“具备大学学力”的条件而报考新闻研究生,考试成绩之好超过预期。他感到十分振奋,多次和早在战争年代就相识于延安的温济泽商量,怎样办好新闻系?胡绩伟明确表示了大力支持新闻所系工作的意愿,特别是明确表示了,由人民日报提供办公用房和研究生宿舍,提供诸如食堂等等后勤保障。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三家单位合作办所(新闻所)、办系(新闻系)的方案应运而生,很快达成共识。
根据合作协议,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78年8月成立,任务是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的新闻研究生。新闻系受人民日报编委会和社科院研究生院双重领导,主要领导人由人民日报提名。谭立担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新华社来的沈如钢、李禄参加教学事务。
胡绩伟对创办新闻系的贡献
人民日报要不要调配很大的力量培训在职编辑、记者,乃至要不要和外单位(如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合作培养全日制新闻研究生?是有不同意见的。
首先是人民日报是否有必要出人出钱出办公场所,投入人力财力办学?当时报社有不少人认为,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全国第一大报,想要什么样的人才还不容易吗?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从中央其他新闻单位和省市报纸选调,什么样的人才要不到?何需自己耗费人才物力培养?
胡绩伟等报社领导人坚持立即着手培养高级新闻人才。他多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由人民日报来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好处。自己投入力量参与办学,主要是发挥人民日报人才荟萃、编采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便于新闻人才投入新闻实践,理论密切联系实践,以迅速成材。
通过这样的新闻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适销对路”,适应人民日报的编采需要。
他还认为,已经交付给人民日报的新址(即金台西路2号原北京机械学院)院内有较多的楼房,当时还是空着的,一部分可以用于研究生教学和宿舍。
胡绩伟以豁达的态度看待新闻研究生教育,在各种场合一再讲“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道理,讲培养人才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新老交替是大势所趋。
胡绩伟明确地表示,为支持“办所办系”,人民日报给予全力支持。在人员、办公场所和经费上都予以支持。胡绩伟还确定,将人民日报筹办中的新闻研究生培训班交给新闻研究所主管,负责教学。
根据合作协议,将人民日报新闻研究所的一部分骨干转为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的重要组成人员。
当时人民日报编辑部还在王府井大街的办公楼,因此将人民日报新址——金台西路2号院内的十号楼确定为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办公楼,兼做新闻系教学地和研究生宿舍。随着1979年录取的研究生入学,原十号楼不敷使用,又将十一号楼也用作研究生宿舍。
1978年秋天,人民日报新址大院里出现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怀揣着理想抱负的新闻研究生。他们意气风发地在课堂、办公室和宿舍里学习、研讨,积极参加办报实践,办学育人成为人民日报大院一道新的风景线。
1980年,社科院新闻研究所迁入人民日报九号楼,新闻系随后迁入,新闻所和新闻系使用这座建筑的时间较长,延续到21世纪初,因此人们常以“九号楼”作为新闻系的代称。
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在1981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后,1998年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2021年3月,九号楼楼友钱江在广东新会梁启超故居
夏珺《饭桌上“捡”来的新闻》
袁晞《我认识的老范和未完成的书稿》
夏珺《【清明追思】忆艾丰二三事》
何庆良《真情有泪 孝心无疆》
栾峰《黑白键上苦与乐》
周方《九号楼情缘:五月逃课》
曾令同《如影相随的九号楼》
徐悦《在篮球场踢足球》
曾宪斌《忆九号楼三故人(二)肖晓琳》
杜迈驰《感念恩师陈砾》
曾宪斌《忆九号楼三故人(一)恩师裴达二三事》
刘少林《摄影作品:祝您及家人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杜迈驰《九号楼内苦与乐》
刘军《两岸民间贸易的破冰内参》
袁晞《九号楼体育之勃兴》
窦其文《也说九号楼》
李富勇《九号楼忆旧:点滴师恩似繁星》
曾宪斌《我的三位于老师》
曾宪斌《感念范老荣康》 顾兆农《楼主·楼品·楼缘 —— “九号楼”生涯札记》 余清楚《乘九路车去九号楼》 夏珺《我的九号楼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