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 ⬆️ 缘起九号楼
周立方,云南景谷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翻译,新华通讯社对外新闻编辑部记者、副主任,中国新闻学院副院长。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合译有《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传播学概论》、《忠于信仰(吉米·吉特传)》,著有《美联社、合众社考察记》。 作者简介:
九号楼楼友周方,1960年8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宜兴。1977年9月高中毕业后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插队落户。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兰州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学士学位。1982年8月至1986年8月,煤炭部选煤设计研究院情报室,翻译。1986年8月至198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专业英语采编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1989年8月至2020年9月在新华通讯社工作,现退休。
说起来有些可笑,本人当年报考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很大程度上是冲着时任新华社所属中国新闻学院周立方院长的名字去的,因为直觉上以为周立方三个字肯定对我周方有利。当然新华社委培生以及毕业后有可能做新华社记者也很吸引我。
当时绝大多数考研的人在选择学校、专业和方向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毕竟招生简章中的相关资料信息十分有限,当时虽然是第一次知道周立方老师的大名,但立刻吸引了我。
录取后我才知道,我的导师是时任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徐学江老师。荣幸的是徐老师同样很优秀,业务水平和人品在国社也是出了名的。1998年秋,徐老师即将在新华社常务副总编岗位上退休,我还有幸陪他在安徽老采访了半个月,一起跟回良玉省长(我们离皖返京前夕得知回已升任省委书记)喝了一场大酒。
不知何故,读研三年期间,从未见过周立方老师。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好像从未给我们上过课。
毕业后我进了新华社。先在参编部待了三个月,后来调入对外部。对外部有不少中国新闻学院毕业生,周院长经常前来探望他们。我带的一位实习生也姓周,她跟周院长关系很好。某日,她热心地把我介绍给到对外部来的本家院长。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跟周立方老师直接对话。
时间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周立方老师去世的时候,我已到对外部办公室,负责离退休干部工作。很遗憾周立方老师不是从对外部退休的,所以我也未能给他送行。某日对外部老同志新春团拜会结束后,我开车送年逾九十的叶周老师回家。叶周老师十分健谈,不知怎么就谈到了周立方老师,没想到叶老师说出了一段往事:
“我跟周立方关系很深。我本姓周,当年因为参加中共地下党改为叶周。虽然我和周立方没有亲缘关系,但跟他是大学同学,同时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北平解放前夕,我因为领导学运遭到国民党政府通缉,不得不躲进周立方家。周立方的父亲周体仁将军当时是北平卫戍司令。周将军帮助过许多进步学生。”
几天后我借调阅一位刚去世到老同志档案的机会,查看了周立方老师的档案,证实了叶周老师的说法。
世界实在太小了!叶周老师这番话令我惊喜交加,因为我意识到自己跟周立方老师竟然还有一段更深的缘分。
家父在世时常常回忆他的青年时代(从不谈及他坎坷的中年时期)。1946年家父考入北大法律系,保人正是周体仁将军。后来因为家父参加学运上了北平市公安局的黑名单,周将军登报声明不再替家父作保。家父三姑周翊只得请她的丝绸学校同学及终身闺蜜费达生先生(费孝通胞姐)给侄儿出任第二个保人。
事后看,周将军登报声明实际上帮了家父,北平警方当局知道了这层关系,自然也就没有抓人。1948年底,家父顺利地被地下党送到了东北解放区……
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前我一直在多方打听当年家父第一个保人周将军,因为家父记不得他的名字而一直没有头绪。
夏珺《饭桌上“捡”来的新闻》
夏珺《【清明追思】忆艾丰二三事》
何庆良《真情有泪 孝心无疆》
栾峰《黑白键上苦与乐》
周方《九号楼情缘:五月逃课》
曾令同《如影相随的九号楼》
徐悦《在篮球场踢足球》
曾宪斌《忆九号楼三故人(二)肖晓琳》
杜迈驰《感念恩师陈砾》
曾宪斌《忆九号楼三故人(一)恩师裴达二三事》
刘少林《摄影作品:祝您及家人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杜迈驰《九号楼内苦与乐》
刘军《两岸民间贸易的破冰内参》
窦其文《也说九号楼》
袁晞《九号楼体育之勃兴》
李富勇《九号楼忆旧:点滴师恩似繁星》
曾宪斌《我的三位于老师》
曾宪斌《感念范老荣康》 顾兆农《楼主·楼品·楼缘 —— “九号楼”生涯札记》 余清楚《乘九路车去九号楼》 夏珺《我的九号楼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