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 ⬆️ 缘起九号楼
作者简介: 九号楼楼友夏珺,哈尔滨人,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至黑龙江日报当记者。1986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读研,1989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人民日报,担任记者、编辑、副主任,高级编辑。退休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国新网任监审。
2010年,九号楼楼友夏珺在四川都江堰采访。
不知从何时起,过生日吃面条成了中国人的一个习俗。长长的面条,象征着长寿,所以叫长寿面,多么美好的寓意。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生日这一天,妈妈一定会为我煮一碗生日面,里面卧一只荷包蛋,汤上飘着油花、葱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在那短缺时代,这碗面就是一顿解馋的美食,当然更饱含着妈妈的爱。
可是,就在前天,上海的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过生日,想吃一碗切面,这么简单的愿望竟没能实现。事情的经过,有帖文为证,不再赘述。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过生日想吃碗切面而不得,而切面仅距她一公尺,她不得不带着遗憾转身离去,留给人们的是佝偻的孤独的背影。这样的背影让我想到上海的另一位老奶奶,一颗圆白菜吃了一个星期,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不愿给政府和邻居添麻烦。我们看不到这位吃不上生日面的老奶奶的表情,不知道是愤懑,是遗憾,是伤心,还是委屈?
很难相信,这样的事竟发生在大上海,发生在“按下暂停键”(官方口径)两个月后,又按下“恢复键”的上海,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该怪谁呢?
怪老奶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国家早就出台政策,要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可以用其他方法替代啊。
怪那个热心的帮忙者?她本善良想帮忙,无奈核酸检测报告超过了72小时。
怪粮店服务员吗?他们是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72小时核酸是检验进店的唯一标准。事后,粮店有关领导回应,他们是在严格执行集团制定的防疫规定,没做错什么。领导还说,已经据此规定拒绝了许多老年人了——言外之意,这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应拒尽拒。
无人可怪,大家都没错,都尽了自己的本分,可是老奶奶就是吃不上这碗近在咫尺又仿佛远在天边的长寿面,岂非咄咄怪事。无语,只好套用一个网红句型,非必要,不吃面。
要怪,就怪那个该死的坑爹的规定。可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呀!“老吾老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哪去了?制定这些防疫规定的目的不是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吗?改革开放之初,曾有过“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大讨论”,现在似有必要开展一次“社会主义防疫目的大讨论”。说好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怎么就变成机械教条的“核酸至上”了?再说,防疫的政策措施也要与时俱进,根据病毒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做到科学防疫,精准防疫。
想起马季先生的一段相声《多层饭店》:
“马季”到外地演出,饭店主食只提供米饭,他想吃碗面条。饭店说,吃面条可以,需本人申请,报厨师长,厨师长再报伙食科,伙食科再报后勤处,后勤处再报商业局,这是规定。没办法,按规定来吧,层层上报。三天后,“马季”登上了回程的火车。列车刚启动,只见站台上跑来了厨师长,手里端着一碗面条,一边追车一边喊:“马先生,你的那碗面条批下来了!”
荒诞的情节,善意的嘲讽,是对官僚主义的无情批判。
相声是虚构的。上海老奶奶的“切面”故事是真实的。
事实再次证明,再高明的编剧,也要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
张宝林《一夜廬二零二一年记游新作三十六首(下)》
张宝林《一夜廬二零二一年记游新作三十六首(中)》
张宝林《一夜廬二零二一年记游新作三十六首(上)》
夏珺《饭桌上“捡”来的新闻》
袁晞《我认识的老范和未完成的书稿》
周方《“梦中导师”周立方》
何庆良《真情有泪 孝心无疆》
夏珺《【清明追思】忆艾丰二三事》
栾峰《黑白键上苦与乐》
周方《九号楼情缘:五月逃课》
曾令同《如影相随的九号楼》
徐悦《在篮球场踢足球》
曾宪斌《忆九号楼三故人(二)肖晓琳》
杜迈驰《感念恩师陈砾》
曾宪斌《忆九号楼三故人(一)恩师裴达二三事》
刘少林《摄影作品:祝您及家人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杜迈驰《九号楼内苦与乐》
刘军《两岸民间贸易的破冰内参》
窦其文《也说九号楼》
袁晞《九号楼体育之勃兴》
李富勇《九号楼忆旧:点滴师恩似繁星》
曾宪斌《我的三位于老师》
曾宪斌《感念范老荣康》 顾兆农《楼主·楼品·楼缘 —— “九号楼”生涯札记》 余清楚《乘九路车去九号楼》 夏珺《我的九号楼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