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编传承人——顾留芳

文摘   2024-09-23 17:34   江苏  

微光  |  民生群像

第10期


关键词:民生故事;微光;文学


前言:我们的身边总有这么一道道微光,彼此温暖着,充满着力量,更唤醒着希望。《微光》栏目所刊发的,正是这种温暖、力量和希望。同时,也希望这些微光,为凤凰的社会民生,照亮前行的路,带动更多的人,汇聚成我们的灿烂星空。


在顾留芳老人的记忆里,藤编器具曾经深受周边百姓的喜爱,在他十八岁想要学一门手艺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选择了藤编。


顾留芳老人生于1945年,今年已经八十岁了,由于年事已高,也就不太外出,只在自己家里制作一些藤编器具,譬如篮子,匾子之类。他擅长制作的这些家用器具如今很少有人使用,人们买了这些藤编,更多的是当成工艺品那样来欣赏。


顾留芳依然记得十八岁那年,他来到恬庄,在藤编店跟随张师傅学手艺。这条名叫恬庄的街道很是繁华,街两边有着各色的店铺,直到今天,也依然是江南地区保存完好的古街之一。人们走在青石板路上,说着吴侬软语,买些生活用品,花费也不多,而藤编店则是人们经常驻足的地方,一群人,围着藤编店,当伙计将藤编制品递到他们手上时,他们会用力压一压边框,看看结实不结实。藤编店的生活气息就是这么的朴实。


只是这样的生活很快便结束了,学了手艺的顾留芳并未继续留在张师傅的店里,他去了生产资料部制作藤编器具。生产资料部这个词如今听起来已经有些陌生,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部门,对一些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商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销售。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顾留芳在恬庄生产资料部待了十多年,在港口生产资料部待了十多年,两个十多年在他的指尖滑过的同时也让他的藤编技艺变得更为精湛。


不过在顾留芳四十五岁时,生活的变化让他不得不放弃藤编手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工业的快速发展让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变化,工厂里机器生产出来的制品冲击着手工编织品市场,人们开始选择色泽漂亮,形状各异的塑料制品、金属制品。不做藤编的顾留芳开始了打工生涯,他去了塘桥华芳集团下属的一家五金厂,一干便是十来年,到了退休年龄后,他离开了五金厂,但此时并未回家休息,而是去女儿的纸制品厂继续打工,这是一家专门为布厂做配套的工厂,他在这里干了九年,直到七十一岁才正式回家休息。


其实,顾留芳老人的生活轨迹也是江南地区大多数老人的生活轨迹,有着一股生生不息的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无用。


回到家中的顾留芳并未闲着,他重拾起藤编手艺,这项聊以慰余生的技艺也让他重新焕发出活力。


他说,“买回来处理好的藤片,就可以制作器具了。”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藤编是以藤类植物茎干的表皮和芯为原料编织的用品。一根藤一分为二,柔软的藤壳剥离出来编织外表,而坚硬的藤芯则用来做支架。藤片需要蒸煮、干燥、漂色、防霉、消毒杀菌等工序处理,这样制作的器具坚固耐用,不仅不易变形,还防虫防蛀。


在江南,藤编与竹编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江南有许多竹园,竹编可以就地取材,而藤类植物通常长在深山里,藤编的原材料需要购买。


如今的藤编其实已成为一种工艺品,而藤编技艺若是不经过学习,根本无法掌握。顾留芳在家默默编织藤编器具时,并未想过这件事究竟有什么意义。用欧阳修在《卖油翁》中描述卖油翁的话来说,“无他,但手熟尔。”藤片在他的指尖绕出了花,在他看来如此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却因为带着岁月的印记,再现出了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


顾留芳说,镇上有小姑娘来看他,看他制作的器具,小姑娘告诉他,这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姑娘是凤凰镇的工作人员,也正是镇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遗余力的挖掘,才让顾留芳的藤编手艺被大家所认识,在岁月长河里,成了可以被留下的永恒。


《微光》民生群像栏目联合发起单位:

凤凰镇人民政府 | 张家港市作家协会 | 凤凰镇慈善会



主办单位丨凤凰镇社会事业办公室
常务主编丨钱晓阳
策划编辑丨周八文艺 
文章来源 杜宏娟
图片来源 王宏
常务审校丨徐月霞



*文章版权归凤凰镇社会事业办公室所有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凤生水起 我们一起
花,象征美好生活,让每个人拥抱美好生活,是民政工作之首务。河阳、桃花、青山、绿水,汇成一朵幸福之花、文明之花、荣誉之花。凤凰镇立足自身优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传播手段,助力民政民生事业朝着专业化、人文化、本土化的目标阔步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