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在施耐甫、严雨清、陈平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校新疆班的30名学生前往宁波市急救中心,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专场“120”开放日活动。
活动伊始,施老师在讲话中强调,急救中心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急救基地的布置和落实,为医校合作项目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接下来,双方将针对特殊岗位人员、核心骨干学生以及班级这三个特定群体,开展一系列应急救护培训,建立起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健康的校园环境。
中心副主任傅杏花也表示,12月4日我校与宁波市急救中心共同签署了《共建校园健康协议》,12月13日,“甬有急救”宁波市急救中心宁波中学实践基地挂牌,这都体现了我校领导对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教育的高度重视。接下来双方还将继续合作全面提升校园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一个培训基地、两个应急机制、三个层面培训”方式,共同推进学校师生健康、共建校园健康长效机制。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大家参观了调度大厅和救护车,了解急救指挥调度的工作流程和救护车上各类急救仪器设备及其功能用途。
活动现场,“甬有急救”志愿者还结合生活实际详细讲解了应如何正确拨打120、如何进行心肺复苏以及AED操作,用通俗的语言让大家听得懂、学得会。志愿者现场教授心肺复苏术和AED使用,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让大家更深入的掌握这些急救技能。
通过参与本次“120”开放日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医疗急救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能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能够更加冷静、有效应对,做一个有能力拯救生命的行动者。
今日,在三位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探访了宁波急救中心。初步了解了急救中心的历史与CPR技术,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学习并实践,力求动作精准。随后,我们进入调度中心,这里平时神秘莫测,其复杂运作让我们惊叹不已,深感急救工作的高效与团队力量的重要。实战演练中,我们在指导下对人体模型实施CPR,成功完成的那一刻,成就感满满。此外,急救中心赠送的时尚急救包,既实用又别致,深受大家喜爱。
——517班 古丽且合热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熬夜、节食等不良习惯增加了健康风险,使意外难以预测。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是急救关键,科学施救能显著提升救治成功率。然而,我国急救成功率仅1%,反映急救知识普及不足。今天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急救是每个人的责任。我掌握了宝贵知识,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生命至上,我们都应学习急救,为紧急时刻做准备。
——416班 温统鑫
在12月初,我校与市急救中心已达成合作共建校园健康项目的共识,其中,在“共同建立宁波市首家校园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基地”的共建中,通过双方前期的协商共议、设计方案确定,近日培训基地的挂牌和建设项目已顺利落成。
基地的落成将进一步提升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确保师生能迅速采取正确急救措施,有效保障生命安全;同时,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师生们能熟练掌握包括心肺复苏术在内的多种急救技能,为校园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