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宁中杰出校友王义遒发来新年贺信!

教育   2025-01-04 17:25   浙江  

新年贺信

NEW YEAR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满怀喜悦地收到了来自46级校友、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先生的深情贺信。在这份沉甸甸的祝福中,王先生对与北大同龄的百年名校——宁波中学寄予了厚望,也对母校学子充满了殷切期盼。

1

殷殷叮咛载厚意

HAPPY NEW YEAR


2

“最美教师”奋斗史

HAPPY NEW YEAR


去年,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教师发布仪式》,王义遒先生成功入选“最美教师”。


让我们一起回顾王义遒先生充满挑战与辉煌的成长奋斗路。

1932年,王义遒诞生于浙江省慈溪县黄山村。

1946年春,王义遒进入宁波中学就读。这段求学经历培养了他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

1951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他随清华大学物理系并入北京大学,并在毕业后选择留校,投身于教学与研究工作,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1957年,远赴苏联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

1961年,荣获列宁格勒大学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满载荣誉归国,并担任了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波谱学教研室主任。

1965年,成功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原子钟——光抽运铯汽泡原子频标,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6年,他再次取得突破,成功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批批量生产的“光抽运铷原子钟”,该成果在国防科研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3年,他与同事共同获得的“斜光检测激光抽运铯束频标”科研成果荣获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同年,他领导创立了冷原子物理实验室,取得了磁光阱、冷原子上抛等开创性成果。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王义遒先生还曾担任星载原子钟技术管理组首席专家,参与了对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至关重要的星载原子钟的研制,为国防和科研事业再立新功。

除了科研,他还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讲授了多门课程,并牵头撰写了《量子频标原理》等教材,为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荣获了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退休后,他依然笔耕不辍,编写了《原子的激光冷却与陷俘》等教材,并翻译了国外优秀教材,为科学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演讲亮点回顾

HAPPY NEW YEAR

2024年12月30日,王义遒先生在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央视网《云顶对话》2024年度演讲中的精彩瞬间与深刻思考,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校长以他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独到的教育见解,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人生启智课。

国之所需,义无反顾

通过自己的科研经历,王义遒先生生动诠释了韧性精神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他讲述道,科研工作者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依然能从失败的废墟中一点点挖掘出成功的线索。同时,先生也强调,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科研工作者应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科研事业中去,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科研工作者最为宝贵的品质。

科研成就,激励人心

王先生回忆起汶川地震中,他们研发的原子钟为救援工作提供了精确的时间基准,为挽救无数生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事件让他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他强调,原子钟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精确的时间测量能力对于国防安全、导航定位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歌寄情,精神传承

演讲的尾声,王先生现场演唱了《毕业歌》。这首充满时代感与激情的歌曲,不仅勾起了我们无数的青春回忆,更将演讲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代人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身影,看到了科研人员在漫长探索征途中,遭遇无数次挫折与挑战,面对茫茫未知的研究领域与屡试不爽的实验方法,依然能从困境的泥潭中一步步跋涉出创新之路的坚持。


4

莘莘学子气相求

HAPPY NEW YEAR

听完先生的演讲,我清晰地明白何为义,何为遒。义,是时刻准备着不计名利也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遒,是跨越了近七十载不忘初心的坚劲,先生用其一生诠释他的名字:“争分夺秒,时不我待”。漫长一生却只为那精确到毫秒的短暂而专注,“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为人踏实,也抬头渴望在星上建立一座原子钟。义、遒、专注、踏实,先生就是个全面而立体的人物,这一切都汇成那句温柔的“韧性的力量”。(顾鑫乐)

在中国生,为中国富强,哪怕失去名利,也心怀家国,抱负前行。六十年致力于原子钟事业,守候国家安全。鸿鹄之志安能为流言蜚语所夺?面对谗言,奋毅前行方为正道;无畏艰险,把握核心独立自主。一生奉献,为中国奋斗,半生年华,为时间定义。当您唱起“同学们,为天下兴亡担起责任”之时,吾心已热烈,愿随王义遒老先生的步伐,行大道,报国家!(史烨轩)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王义遒先生的人生是对这句话的完美诠释。走过青年时代,他持韧性的力量攻坚克难,为我国第一台原子钟的研发作出贡献;走过经济腾飞的年代,他不忘初心,守护传承原子钟的事业,走过盛年,他甘愿隐姓埋名,担任首席专家助力研发呈载原子钟。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的满腔热情和为国效力的使命与担当。(童怡鑫)

浙江省宁波中学
发布校园动态,拓宽沟通渠道,引领校园文化生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