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设沉井的下水滑道
运输予制构件下河的机桥码头
钢拱架在浮船鹰架上的全貌
夹木拱盔吊装
钢拱架就位后的全貌
湘潭一大桥竣工全景
晚霞与大桥交相辉映
据资料记载,施工期间,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三角交汇法,将基线设在下游,东岸以桥轴线的下游量251.714米作为东岸基线;西岸下游量319.872米作为西岸基线。尽管西岸上游障碍多,采用双基线核算,最后的间距仅差3毫米,很精准地完成桥轴线测量定位。
当时,为了保证赶在洪水来临之前完成桥墩的施工,工程指挥部提出了“大战四个月,保证桥墩出水面”的口号,在这四个月内,捣制混凝土30000余立方米,如期将桥墩抢出水面。全桥吊装构件4000多块,总重10000余吨,采用钢木混合结构物扒杆吊装方案,如期完成了吊装任务。
与此同时,基础施工搭设浮桥的施工船全为木船。由于没有铁驳船和挖泥船,工人们就用木驳船载上苏式吊进行水下作业,装载蛤蚌式抓斗抓泥,装载冲击钻凿岩工作。为了防止抓泥时木驳船倾斜而翻覆,工人们就用钢丝绳将木驳船外加圆木连接在一起,以此稳定船身。
在这场浩大的建桥战役中,湘潭举全市之力,全力以赴。当时,除我们3000多名建桥工人外,自愿参加建设大桥任务的义务劳动中有驻潭部队指战员,有学生、工人、干部、农民,共计约40万人次,甚至有时单日就上10000人次。
由于当时的施工条件有限,没有大型挖掘设备,也没有足够的运输设备,整个大桥的所需取土全靠人工完成。记得那时候的雨湖还只是几个小小的淤泥水塘,因大桥建设在这里取土,挖出了一个湖。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这么说,湘潭一大桥是人工“挖、挑、抬、拉”出来的。
记得湘潭的煤气工程开工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而这座大桥在当时的建设中就在正桥人行道下预留了过江煤气管道,还有电讯、电力、电缆暗槽,这为后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派上了大用场,由此而知,当时设计的预见性、先进性、前瞻性可窥一斑。曾在该工程施工时担任过工长、后来曾担任过我们公司科研所所长的陈振谋老先生说:“当时,越南交通部还派来了8名专家驻现场学习长达半年之久”。
湘潭一大桥比长沙的第一座湘江大桥(现在的橘子洲大桥)早了十来年,故有“千里湘江第一桥”之称。同时,它也是我国最早的大型公路肋拱桥,桥型古朴庄重,尤其是民族传统风格的亭式桥头堡,在全国更是罕见。
沐风栉雨过去60多年了,这座大桥从质量到造型都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一直以来它就是湘潭市标志性建筑,并与这座城市水乳交融着。它定格了湘潭一大桥的似水年华,成为了湘潭市一张亮丽的名片,也见证着湘潭的城市变迁和发展。为此,我们四建人一直引以为荣。
素材: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欧阳岁熟
编审:段洁玲
审核:颜 彦
审定:王霄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