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乔丽雅,王振国,张江琴,范敏,成争先.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05):135-136.
[2]杨彩虹,崔恒.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的筛查与治疗研究进展[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2,2(01):39-42.
[3]段荣荣,孙立新,赵宏伟.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与散发性卵巢癌患者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表型的差异[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56(11):788-795.
[4]李天人,畅华,郭科军.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中BRCA1/2的表达[J]. 解剖科学进展,2014,20(3):233-236.
[5]李艳红,姚元庆.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9):709-710.
[6]朱珏,张可,潘璐,等. 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6):584-587.
[7]马学功,薛凤霞. 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12):955-958.
[8]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2)—家族遗传性卵巢癌[J].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4):1243-1247.
[9]胡铭阳,左鑫,明佳. 乳腺癌并发卵巢癌的可能原因及其防治策略[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8,5(2):34-39.
[10]李达学,厉红元,张 翔. 遗传性乳腺癌及其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3):76-80.
[11]韩有明,贾勇圣,佟仲生. 乳腺癌1、2号基因突变与HBOCS患者生殖系统肿瘤发病风险的关系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2017,57(19):101-104.
[12]金锋. 遗传性乳腺癌[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4):303-305.
[13]王欣,胡丹,李永霞,等. 妇科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9,46(6):693-697.
长按二维码进入微信群
参与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