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Lauren Pickel医生等人报道了两例视网膜脱离的病例,它们的发生与乘坐过山车存在紧密的时间关联。乘坐过山车相关的视网膜脱离风险,这一眼科诊室里时常被提及的话题,值得再次引起重视。
#病例 1
24岁女性,在同一天里乘坐3次过山车,2小时后出现视物模糊以及飞蚊症,于是立即就医。
患者就诊时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为20/20。患者为低度近视,母亲有视网膜脱离病史。
散瞳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视盘倾斜,尽管右眼相对正常。左眼可见颞下方视网膜脱离,从4点钟延伸至6点钟方位。黄斑在位,且未见后玻璃体脱离(见下图)。
患者的网脱是由2个血管旁的不规则视网膜裂孔(位于赤道旁4点钟方位)引起的,周围可见视网膜出血。进一步通过360°顶压巩膜仔细检查,未见其它视网膜裂孔。
为患者进行了C3F8气体填充视网膜固定术,以及激光光凝。2年后,视网膜脱离未进展。嘱咐患者避免急性加速/减速运动。
#病例 2
25岁女性,因左眼视野缺损持续5天,经视光中心转诊到院。患者无特殊病史,-7.0D近视,父亲有视网膜脱离病史。患者5天前曾乘坐过山车,此后头部晃动时压力感强烈。
眼底检查可见左眼未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伴视网膜裂孔,位于颞上侧周边视网膜的格子样变性边缘。为患者进行了SF6填充视网膜固定术以及激光加固术。
过山车这类运动为何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
对于乘坐过山车或者蹦极这类骤疾骤徐的运动,因为头位的迅速变化带动眼眶的变化,可改变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的动力学。理论上,这类由头位急速变化产生的力量可能会超过玻璃体视网膜之间贴附的力量。但在没有潜在眼底结构改变的情况下(比如:玻璃体液化、异常玻璃体视网膜粘连、视网膜变性、视网膜变薄),这类力量单独来说可能不足以引起视网膜裂孔。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乘坐过山车可能引起已经存在的视网膜裂孔的进展。乘坐过山车时,玻璃体液流以及突发的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力的变化可能促使液体进入视网膜下空间,无症状的视网膜裂孔短时间内会发展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根据目前已经报告的、继发于急速头位变化损伤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来看,易感风险因素包括:近视或高度近视、格子样视网膜变性。据以往报道,由于视网膜变薄、早期玻璃体脱水收缩以及格子样变性周围异常的玻璃体视网膜粘连,近视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终身风险高于正视眼3倍,而高度近视眼会高出39倍。
小结
涉及急速头位变化的一些活动,比如乘坐过山车或者蹦极,可能潜在向玻璃体视网膜界面传递足够的牵拉力以致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从病例报道来看,易感风险因素包括近视或高度近视(伴格子样变性)以及家族史。
尽管当前基于有限的病例报道,尚不足以形成强烈的证据推荐近视眼等风险人群远离乘坐过山车等急速头位变化的活动。但在进行这类活动之前,建议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评估潜在的风险后再做决定。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474011/